《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新生代導演中,甯浩、徐崢、陳思誠的電影一直都是備受期待的,徐崢、陳思誠在轉型做導演之前,自身本就有點小名氣,而甯浩的口碑則是靠著自己的作品,一點點積累而來,更被稱為新生代“鬼才導演”。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2006年,一部小成本黑色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讓甯浩一夜成名,並因此劇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本、最佳導演等多個獎項,開創了中國喜劇的先河,但又不僅僅是喜劇,且極其巧妙、尖銳的諷刺了社會的批判性,以及人性的貪婪和愚蠢,說出了很多導演、觀眾想說而沒有說的話。

然而隨著《瘋狂的石頭》(豆瓣8.4分)大火,以至於甯浩這十多年來,一直延續著“瘋狂”系列,2009年《瘋狂的賽車》(豆瓣8.1分)雖沒有超越《瘋狂的石頭》,但是依然口碑、票房雙豐收,而2019年《瘋狂的外星人》(豆瓣6.4分),網友們卻對甯浩導演能力遭到質疑,稱“視野和趣味狹窄,《瘋狂的石頭》後至今裹足不前,沒有一點突破”。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其實在我看來,《瘋狂的外星人》並不是“一無是處”,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究的地方。

荒誕喜劇不荒誕,還能稱之為荒誕?

黑色、荒誕、諷刺都是典型的甯浩風格,只是少了多線條敘事的手法,所有的荒誕喜劇,荒誕必為其根基,荒誕對於整個影片而言,往往都有兩個作用:1、推動劇情發展,2、成為黑色幽默必要的底料;而荒誕喜劇與爛片邏輯是有本質區別在於,荒誕劇能夠前後呼應,沒有因為天馬行空而丟棄原來的故事設定和驅動。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簡單點看,這就是一個外星人造訪地球,然後又離開地球的故事,只是劇情反轉、反轉再反轉,增添了些許黑色與荒誕。

比如在美國人在和外星人在太空中,和平建交的過程中進行拍照發抖音耍外星人;以及狂妄自大的外星人卻被兩個“無所作為”的市井小民,抓住了當“猴”耍,又抓住機會奪回了繩圈,然後將耍猴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在打擊報復之後,外星人又被耿浩、大飛倆兄弟拿去泡酒;還有“強悍”的外國特工欺凌兄弟二人的同時,又被耿浩和大飛把猴假扮成外星人來戲謔。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剛建立好的威嚴和食物鏈,可能下一秒就會崩塌和打垮,每一個都自以為是主宰者,結果卻被自己從來都看不起的物種給戲弄,這幽默的荒誕也暗含著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權利始終是相互制約的,萬物始終是平等的,你可以無情的耍我,同樣我也有辦法制裁你。

荒誕的根本更多是在於身份不斷轉換,以及反擊對象循環的交替,縱觀整個影片,在這麼荒誕、毫無聯繫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太大的邏輯問題,還能如此連貫、自然的串在一起,外星人泡酒、外星人特工被“山寨”建築滿世界跑、外星人被酒文化馴服、和平建交等,一切我們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電影裡都顯得十分合理,這或許就是《外星人》的厲害之處。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現實的荒誕,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電影的內核

甯浩曾稱該片的靈感來自於《鄉村教師》,但是實際上,區別挺大,劉慈欣通常故事都是浩瀚且宏大,而甯浩則更偏向於用小人物引入故事。

劇中的耿浩,是一個經營慘淡卻又立誓捍衛國粹精華的“耍猴”人,而好友大飛,是一個看似精明、油滑卻又經營不善的賣酒商人,二人都是生活在食物鏈最底層的“小人物”,在經歷了諸多“驚險”的事件後,最終兄弟二人守護地球,成功與外星人和平建交。

在與外星人互相制服、相互制約的過程中,相比於永不服輸的耿浩,大飛才是懂得這個世界生存法則的“小人物”的最典型的代表。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起先大飛以為外星人是一個“天賦異稟”的猴,賣一個好價錢作為自己的經商啟動資金,並對外星人呼來喚去,此時的外星人,聽從派遣,是為了生存(因為自己沒有超能力);但是一旦身份發生改變後,大飛從“統治者”淪為“階下囚”後,一夕之間,他可以從吆喝變成諂媚,一切好東西都如數奉上。

同樣,在被外國特務制服後,也會給他一杯酒,會用他能想到最快辦法拉近彼此關係求得生存,“裝孫子”、諂媚的他讓人心生厭倦,可是關鍵時候卻又離不開他,嚴格意義上來說,他是一個性格有缺陷的人,唯利是圖、愛貪小便宜這些都是他的“標籤”,可是沒有他的“裝”孫子,兄弟二人又怎麼次次都化險為夷,並意外的完成了與外星人和平建交的大業呢?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自詡高尚,變成“蝙蝠俠”,成為教育者和統治者,也沒有因為“拯救地球”而被世人歌頌,而是依然迴歸到自己的崗位,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為之奮鬥,耿浩一直都是在尋求外人對他職業的一種認可,大飛還是一門心思的鑽研他的發財大夢,側面反映,在中國的社會中,小人物真實的生存日常。

當然影片也有不足之處,通篇致敬經典的“梗”,把觀眾喜愛、消費過的動詞串起來重新複製一遍,雖然依然有趣,但是缺少新意,所以說甯浩還是那麼我們熟悉的甯浩,只是不是那個最好的甯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