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近1700年!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自1989年起,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GDP在30多個省市中,連續佔居第一位。目前,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2個副省級市)。其中,就縣級興寧市來說,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近1700年,縣城曾被譽為“小南京”,外地則有“無興不成市”之說。

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近1700年!

首先,縣級興寧市,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扼東江、韓江上游,地處粵東最大盆地興寧盆地,東連梅州市梅縣區,南鄰豐順縣,西接五華縣、龍川縣,北界平遠縣、江西省尋烏縣,總面積2104.85平方公里。興寧工商業和交通運輸業歷來比較發達,縣城曾被譽為“小南京”,外地則有“無興不成市”之說。興寧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名由興寧江而得。

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近1700年!

由此,對於該地區來說,自公元331年建縣,已有接近1700年的歷史了。對於建縣之初的興寧縣,縣境廣跨古興寧江(今五華河)、右別溪(今五華琴江)、左別溪(今寧江)流域,包括今興寧、五華兩縣全境和龍川縣東部、紫金縣東北部地區。南朝齊至宋天禧三年(1019)析興寧置齊昌縣(府)。南漢國時期為附都城齊昌府,地位僅次於廣州興王府。公元1071年,北宋朝廷從興寧縣分設長樂縣,為循州府治。自此之後,興寧縣的縣域面積變化較小。

廣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近1700年!

最後,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惠州為惠州路,興寧縣屬之。明朝這一歷史階段,興寧縣屬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惠州府。清朝建立後,興寧縣屬廣東省惠州府。1958年11月,平遠縣併入興寧縣。到了1961年1月,興寧縣、平遠縣恢復原來的建制。1994年6月8日,興寧撤縣設市,為縣級市,由廣東省梅州市代管。如今,縣級興寧市距梅州市區(梅城)57公里,至廣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總人口約為122萬人,為廣東省人口較多的縣級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