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的老師郭鬆齡為何是張作霖“五虎將”中能力最差的一個?

烏文俊


張作霖身為一方梟雄,能力自然是不錯的,一個人強不是所有,唯有擁有一個強勢的團隊才是硬道理。

張作霖出身草莽之間,自然也有不少的結拜兄弟。


雖然在一些武俠小說中,幾兄弟一起建立基業才是應有的劇情,但張作霖的幾位兄弟確實能力不足,放開這幾兄弟不說,張作霖還有他引以為傲的五虎將。

五虎將,也基本上都是張作霖的左膀右臂,每一個都十分重要。

五虎將中的五個人分別是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

或許有人說,在五虎將中,郭松齡是最差的,但具體差在哪裡卻沒幾個人能說的出來。

在筆者看來,郭松齡的確是“最差”的,差不在軍事指揮能力,相反,郭松齡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差,曾在直奉戰爭中立下大功,而且他還是張學良的老師。


郭松齡曾經與馮玉祥組團,進行反奉戰爭,當然,最終的結果還是失敗了。

雖然郭松齡不是負責牽線的人,但他的確是馮玉祥的有力幫手。在張作霖勢大的時候他選擇了馮玉祥而不是選擇張作霖,這就是郭松齡最錯誤的決定。

郭松齡雖然個人的能力不錯,但卻在關鍵時刻站錯了隊,這就是他最失敗的地方。

五虎將的另外四個人。

姜登選,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無論是能力還是品性,姜登選絕對都是上上之選,在幾位五虎將中,姜登選都是最優秀的那一批。

韓麟春也是如此,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他指揮的也是奉系軍閥中的主力部隊,個人能力較之姜登選也是不俗。

李景林,或許最強的並非軍事指揮能力,但他的個人能力卻是幾人中最強的,在張作霖的要求下,他訓練了一隻精銳部隊,同時在戰爭中,李景林表現突出。

這幾個人出身都不低,也就只有張宗昌出身最低,張宗昌部魚龍混雜,有許多是收編而來的土匪,張宗昌本來是直系中的一位將領,後來兵敗投靠了張作霖。

張宗昌最強大的時候,曾經是山東之主,算得上一方大軍閥,不過名聲卻不太好。

張宗昌也是出身草莽之中,但他卻站對了隊,站在可張作霖一邊,相反,郭松齡卻是選擇了馮玉祥,背叛了張作霖,從這個角度來看,郭松齡確實是有能力,但卻是五虎將中最差的一個。


魏青衣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軍大敗,而當時只有張學良與郭松齡的三旅跟八旅的軍隊不僅沒有潰敗,更是穩穩地守住了山海關,從而給了張作霖整理軍隊並且後退的時機。戰爭過後,使得張作霖意識到,他的這些老哥們(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孫烈臣)在正規戰場上是不堪重用的,

於是大規模整軍紀武,興辦東北講武堂,為奉軍注入了不少的新鮮血液,同時也為第二次直奉大戰奉軍的完勝奠定了基礎,而這些人中雖為人熟知的就是張作霖的五虎將:姜登選、韓麟春、郭松齡、張宗昌、李景林。

那麼為何說郭松齡是五虎將中能力最差的一人呢?我們先來分別看看五虎將的能力:

姜登選和韓麟春

這兩人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都是屬於奉軍中的士官派,其中姜登選是五虎將中人品與能力比較好得人,大局觀也很清晰,其為人豪爽仗義,和藹可親,與士兵能夠同甘共苦,並且輕財重義!因此在奉軍中的人緣極好,也為張作霖喜歡。

韓麟春也是五虎將之中能力突出的人,有勇有謀,曾被北洋政府任命為陸軍中將,進入奉軍後,與楊宇霆一起興辦東北兵工廠,在他的管理下,兵工廠每年可以生產大炮150多門,機關槍1000挺,步槍6萬支。而且他指揮的四方面軍和張學良指揮的三方面軍都是奉軍的主力,能力可見一斑。

李景林

李景林是當時民國時期有名的武術高手,曾經幫助張作霖訓練了一支精銳部隊,名為疾行軍,並且受到張作霖的很大的賞識和重用。在作戰方面,他指揮的軍隊也在因此和第2次直奉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他手下的幹部基本上都在武術方面有一技之長,實戰能力比較突出。

張宗昌

其實張宗昌沒啥好說的,他是奉軍五虎上將中唯一的土包子,本是土匪出身,直奉戰爭中張作霖兵敗後,為了急切的擴充兵力,講張宗昌的土匪部隊改編,收歸賬下,其人被人稱為“狗肉將軍”,這人只能算是中庸。

郭松齡

說郭松齡最差,其實並不是說他的治軍帶兵能力差,郭松齡畢業於中國陸軍大學,並且訓練有方,其指揮的部隊,在1、2次直奉戰爭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並且他個人品德不錯,平時和士兵吃穿住都在一起,深受底層軍官厚愛。

但是差就差在郭松齡為人心胸狹隘,明顯缺乏大局觀,在東北軍中交心的朋友並沒有幾個,得罪的人卻是一大把。得勢時趾高氣揚,失勢時眾叛親離。

與馮玉祥這樣臭名昭著的人合作,說明他的戰略眼光很差,跟張作霖這樣的梟雄鬧翻,說明他缺乏大局觀,沒有認識到東北形勢的複雜性。本來身靠張學良,等其完全掌政時,終究會有成就大業的那一天,但是他耐性太差,不會看待時機,說明這是一個心性不定的人。

所以綜合看來,郭松齡的確是奉軍五虎將中綜合能力最差的一人。


丫丫說史


認真說,奉軍裡並沒有什麼“五虎將”的說法,所謂的“五虎將”,即傳說中的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這樣排列其實是有些不倫不類的。

先說張宗昌,這完全是外來的和尚,本就不是奉系的人馬。

清末時期,張宗昌是在海參崴混社會的,辛亥年投機革命,失敗後又投入馮國璋門下,老馮死了才改投張作霖,成為一支有生力量,但他和原奉系的關係,一直是疏離的。

至於郭松齡、姜登選這兩位,之前的經歷也與奉系無關,也都曾投入南方陣營,和北方派系基本是對立關係,直到二十年代後才改投張作霖,由此發家的。

很大程度上說,所謂的“五虎將”只是民國小報的編排,想必是看多了《三國演義》的原因,湊數罷了。

事實上,和張作霖早期的老兄弟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孫烈臣等人相比,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這批人其實是奉系的“少壯派”,而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

他們都經歷過正規的軍事教育(張宗昌除外),如姜登選、韓麟春,這兩位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而郭松齡、李景林是國內軍校畢業。

在學歷上,郭松齡算是最高的,他是一路連讀,是北洋時期少有的陸軍大學畢業生。

不過,也有人說,郭松齡這個人為人孤僻,學業上並不怎麼優秀。

大概是因為做人不行的緣故,郭松齡早年時發展並不順利,跟了幾個人,後來還跑到廣東跟孫文,結果一事無成,最後還是在同學的介紹下,來到了東北。

之後,因為張學良的緣故,郭松齡這才一飛沖天。無他,當時張學良年輕幼稚,正好在郭松齡下當學生。

於是乎,在攀上張學良這條大腿後,郭松齡也跟著張學良水漲船高。而張學良畢竟是張作霖的長子,尤其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後,更是把最好的資源全部傾斜給了小六子。

由於小六子是個花花公子,由此,郭松齡實際上掌握了奉系中最精銳的部隊。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奉系將曹錕、吳佩孚的直系打得落花流水,而其中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這五位確實表現卓異,由此才有“五虎將”之稱吧。

當然,在這次的戰役中,表現最出色的是張宗昌,並非其他四位。事後論功行賞,張宗昌得了山東,其他幾位雖有獎賞,但大大不如。

尤其是郭松齡,本想像張宗昌一樣出任地方大員,但原本安排給他的安徽督辦卻被姜登選給搶了。無他,張作霖要郭松齡繼續率領精銳,一舉剿滅馮玉祥的派系。

結果,郭松齡卻怒髮衝冠,最終於1925年發動兵變,他不僅截殺了姜登選,而且還帶領精銳進攻東北,欲置張作霖於死地。

可笑的是,郭松齡竟然還打著張學良的名義要“清君側”(但卻拒絕張學良來軍中)。可惜啊,張作霖畢竟對奉軍不薄,郭松齡帶著老張家的子弟兵去打老張,結果身死命裂,可謂死不足惜。

因為郭松齡的內訌,奉系也元氣大傷,張作霖一統中原的計劃也就泡湯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郭松齡確實是奉系少壯中最爛的一個。


坑爹史冊


郭松齡和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五人被稱為張作霖麾下“五虎將”,是奉系的五個戰將,為張作霖所倚重。

不過,郭松齡絕不是“五虎將”中最差的一個,相反,他應該是“五虎將”中最厲害的一個。

只是,他在1925年突然反奉,最後不僅沒反成功,自己反倒被槍斃了,又被曝屍三日,這或許便是造成他被人誤以為是“五虎將”中最差的一個的原因。

楊宇霆被張作霖視為左膀右臂,可要說到軍事,楊宇霆顯然不是郭松齡的對手,否則的話,張學良也不會這麼看重郭松齡,更不會說“茂宸就是我,我就是茂宸”這樣的話。

當時,郭松齡得到了張學良的絕對信任。

郭松齡在1918年返回奉天后,經同學秦華的舉薦,被任命為奉軍督軍署少校參謀,自此成了奉系之人。

這個督軍署少校參謀是郭松齡投入奉系的起點,卻不是他崛起的起點。

郭松齡的崛起,實際上始於一所講武堂。

1919年,張作霖已經完成了對黑龍江省、吉林省二省的吞併,成了控扼三省的一方軍閥,讓人為之側目。

不過,張作霖也很明白奉系的劣勢,他的發家所依靠的是他的一幫老兄弟,他的老兄弟又多是鬍匪出身,不論是眼界還是軍事才華,已經跟不上他的野心了,所以他才會到處招攬人才。

所以,這一年,張作霖為了解決自己的人才需求,重辦了東三省陸軍講武堂。

這講武堂一開,最缺的是什麼?教官!於是,郭松齡這個高學歷軍事人才也被調到了講武堂,成了講武堂裡的一個戰術教官。

可巧的是,張作霖為了培養張學良,將時年18歲的花花少爺張學良也給塞到了講武堂。更巧的是,郭松齡成了張學良的老師,他在軍事上的才學折服了張學良,和張學良成了亦師亦友的“老鐵”。

郭松齡也正是因為得到了張學良的賞識,從而得到了張學良的舉薦,成了奉軍的將領。

所以說郭松齡的崛起,實起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

後來,張學良掌握了軍權後,便基本上將軍隊交給了郭松齡管理,郭松齡拿到了軍隊的管理權後,硬生生將之訓練成了奉軍中難得的精銳之師。張學良晚年也不得不承認,郭松齡訓練軍隊很厲害,郭一叛變,他自己手裡的軍隊便廢了。

1922年,奉張和直系打了起來,奉軍被直軍打得連連敗退。

可是,在奉軍一路敗退的慘狀之中,郭松齡卻率領所部直抵山海關,阻擊直軍,讓吳佩孚寸步難行,也讓張作霖得以順利撤退,從而保住了奉系的老底。

這一役,郭松齡絕對功不可沒。

當時,張作霖麾下“五虎將”中除了韓麟春一人是在此次直奉戰爭之後投入奉系之外,姜登選、張宗昌和李景林三人也皆已在奉軍之中。

不過,當時張宗昌還沒有取得張作霖的信任,所以沒有參與直奉之戰,而是趁機率一小支軍隊去吉省平叛,經此一事,他也得到了張作霖的信任。姜、李二人則參與到了直奉戰爭中,姜登選的表現可謂是僅次於郭松齡,李景林則又次於姜登選。

此役之後,張作霖終於想明白了一個事實——奉軍確實已經到了應該整頓的時候了,否則別說逐鹿中原了,這樣繼續下去的話,恐怕得被別人吃掉。

所以,他成立了陸軍整理處,由張學良任參謀長。可是,張學良也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便將具體事務扔給了郭松齡,郭松齡這才幫張作霖練出了可打仗、可打勝仗的虎狼之師。

張作霖的“五虎將”中,出身最野的要數張宗昌,郭松齡讀過中國陸軍大學,李景林是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出身,姜登選和韓麟春則是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只有張宗昌是半路出家,沒有正正經經地學過軍事。

不過,張宗昌這個“狗肉將軍”卻不是“五虎將”中最差的,最差的應該是李景林。

後來到了第二次直奉戰爭,郭松齡也可說是頭功,縱使不是頭功,第二也絕對跑不了。

可是在事後封賞的時候,張作霖對郭採取了打壓的策略,李景林當上了直隸督軍,姜登選當上了安徽督軍,張宗昌當上了山東督軍,張的心腹楊宇霆也當上了江蘇督軍,偏偏郭松齡被張作霖刻意遺忘了。

這也為郭松齡日後反奉埋下了禍根。

1925年11月,郭松齡反奉,有趣的是他反奉時還將李景林拉下了水,如果不是他們的盟友馮玉祥想在背後捅李景林的刀的話,郭、李聯合反奉,奉張絕對招架不住。

即便李景林和馮玉祥打了起來,郭松齡也將張作霖打得手忙腳亂,奉系也險些姓了郭。

郭松齡反奉,錯便錯在選錯了盟友,馮氏可是近代倒戈界的執牛耳者,和他合作豈能不敗?

當然,郭松齡也沒有算到日軍會突然介入,如果沒有日軍的介入,恐怕張作霖也撐不到最後,所以才會有人說郭松齡是敗給了日本人。

如果郭松齡真是“五虎將”中最差的一個,又怎麼會打得張作霖向日本人借兵?

張作霖對郭的痛恨也很咬牙切齒,否則也不會在郭松齡夫婦被槍斃後,將郭松齡夫婦曝屍三日。

後來,張學良曾感嘆道:“如果當時郭松齡在,日本人就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于軍事一途,郭松齡算得上是“五虎將”中最厲害的一個了,可是,放到政治上,郭松齡卻算不上高明,所以他才會受到楊宇霆的打壓。

郭松齡在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缺點,一則過於自負,二則過於急切,所以張學良晚年時才會忍不住說他“比女人還小器”。

不過,不論是他在政治上的短板或是在性格上的缺點,也終究掩蓋不住他在軍事上的才華,姜、韓、李、張四人不如他。


流浪的侯爵


首先,你這個問題就說反了,郭松齡的軍事才能,不要說在什麼“五虎將”中,在整個奉軍中,都是最強的。

郭松齡是具有新思想的新式軍人,不同於奉軍中大部分舊軍人,他一身正氣,不喝兵血,不準打罵士兵,他帶出來的部隊,戰鬥力是很強的。

二次直奉戰中也證明了這一點,張學良在晚年的回憶錄中說,他自己就是在二次直奉戰爭中真正起來的,而主要就是因為郭松齡支持他。

二次直奉戰中,奉軍取勝的最大功臣就是郭松齡。

郭松齡倒戈之前,他直接掌握的部隊有七萬多人,這幾乎是奉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這也是他最後下定決心反奉的重要依恃。

郭松齡失敗被殺後,張作霖將郭松齡部隊中幾乎所有營長以上的軍官都換掉了,換上行伍出身的舊式軍官,直接導致奉軍戰鬥力的斷崖式下跌。

郭松齡失敗被殺,對整個奉系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不利影響,從此奉軍的軍事實力就走下坡路了,幾乎成為了一支沒有靈魂的軍隊。

在九一八事變中,請示過張學良後命令東北軍“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的榮臻,就是這支人數眾多、裝備精良的“軍事殭屍”的典型代表。

如果郭松齡在,當時東北坐鎮的就是郭,也許日軍根本就不敢以區區幾百人挑釁駐軍八千多人的北大營,也許九一八事變就不會發生。

即使九一八事變發生,郭松齡也會自行抵抗或說服張學良進行抵抗,有很大可能改變中國近代史的走向。

若論軍事才能,當時奉軍沒有一個將領能超過他,這也是張學良如此看重他的重要原因。

甚至後來張學良殺楊宇霆,最少有一半的原因也是因為郭松齡。

郭松齡兵敗被俘後,張學良是想保他一命的,但楊宇霆請示張作霖後,很快將郭松齡夫婦處死。

並且郭松齡倒戈,很大程度上也與楊宇霆有關。


流浪成海顧爛泥


我是日航君,為您分解。

小郭其人,評價呈現非常大的兩極分化。有的人認為郭松齡是五虎將中最能打的一個人,有的人認為郭松齡是五虎將中最差的那一個。那麼究竟郭松齡的能力幾何呢?下面就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第一次直奉大戰

要說到能力一事,自然就是戰績說話,別的都不好用。我們就撿取郭松齡一生中經歷過的三次大戰來說吧,分別是第一次直奉大戰、第二次直奉大戰、倒奉戰役。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中,奉軍全線潰敗,只有郭松齡和張學良率領的部隊沒有潰敗,而且還在山海關一代防禦住了直軍,考慮到了張學良經常做個甩手掌櫃,在此時郭松齡應該起到了大作用。

那麼真的全是郭松齡的作用嗎?恐怕未必。當時第一次直奉大戰已經接近結束,郭松齡的部隊是張作霖部隊中的精銳,而且裝備精良,人員齊整。憑藉著山海關阻擊直軍也不能說是特別厲害。

而且我們常說一句話,“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當時的進攻的吳佩孚的部隊可以說就是強弩之末了,因此也沒有完全進攻山海關。

因此第一次直奉大戰中雖然郭松齡表現不錯,但是也還談不上是很好。

二、第二次直奉大戰

第二次直奉大戰為什麼要打?因為直系當時處理關係不好,因此四面樹敵,最後有了一個反直三角聯盟,最終直系才被暴揍一頓。

而且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之中誰是最大功臣呢?那就是臨陣倒戈的馮玉祥了。因此從宏觀層面看,郭松齡不能算是最大功臣。

而戰術的角度看,郭松齡居然表現得跟個小孩子一樣,因為姜登選和韓麟春的幾句調侃,居然受不了刺激,直接帶兵走人,差點導致整個戰局的崩潰。最後還來了一出“少帥月下追小郭”,說來真是讓搞笑。

雖然後面郭松齡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從正面戰場突破,但是因為之前郭松齡的愚蠢的舉動差點導致了整個戰局的失敗。

因此說實話,郭松齡這個人,有著軍校背景,打起仗來確實很猛,左衝右突無人能擋,但是他當不了三軍主帥,因為他情緒化太厲害了。郭松齡可以是一個好師長、好旅長,但是當不了一個好司令。

三、倒奉戰爭

之後,郭松齡因為奉軍內部新老的派系鬥爭,居然聯合了馮玉祥倒奉,其中還有他想要聯合日本人的企圖。

郭松齡當時有整整七萬大軍,他將所部整編為5個軍,郭親任總司令,原炮兵司令鄒作華為參謀長,劉偉、霽雲、魏益三、範浦江、劉振東任軍長。然後掀起了一場倒奉戰爭。

在這場戰鬥中,郭松齡再次暴露出了自己的致命缺點。他雖然在戰場之上非常勇猛,打得張作霖節節敗退,差一點張作霖就宣告下野了。但是在戰場之外,他卻沒有選好自己的盟友,而是選了著名的反骨仔馮玉祥作為外援。果然最後馮玉祥背後捅了郭松齡一刀子,最終也導致了郭松齡的大敗。

因此說實話,郭松齡如果單論軍事能力,在五虎將中可以排在上位,但是綜合來看,郭松齡只能是個下位。因為他只會打仗,在打仗之外的東西一律不懂,這樣也必然會導致其後來的失敗。

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五虎將都是師長,那麼郭松齡是裡面最強的;如果五虎將都是司令,那麼郭松齡就是裡面最弱的。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有著“東北王”稱號的張作霖能夠在東北呼風喚雨幾十年,甚至入主北京城,靠的不僅是自己的個人能力。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張作霖麾下就有五個得力的助手,他們分別是韓麟春、姜登選、張宗昌、李景林、郭松齡,因為突出的軍事才能,被人們附上了“五虎將”美號。

韓麟春

韓麟春19歲就進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因為軍事天賦頗高,還根據自己的思路製作出了“韓麟春式”步槍,因此得到了張作霖的器重。

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從未上過戰場的韓麟春擔任第一軍副軍長,帶領部隊進入關內,擊敗了直系吳佩孚。之後在天津蔡園會議中被授予安國軍陸軍上將軍銜。

姜登選

姜登選同樣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加入過中國同盟會。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與韓麟春搭檔擔任第一軍軍長。在1925年郭松齡反奉時被殺害。

張宗昌

有著“狗肉將軍”綽號的張宗昌雖然詩作的不怎麼樣,但是軍事上確實是把好手。

出身貧苦的他先是投了胡瑛,之後又投靠馮國璋,1920年作戰失敗後軍隊被迫解散,轉而到達東北進入張作霖的麾下,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軍長。1925年任蘇皖魯剿匪司令,這個時候的張宗昌其實已經有獨立軍閥的趨勢。

李景林

李景林出生於武術世家,因為體格健碩被送到了奉軍中,後來與郭松齡一起反奉脫離了奉系,之後又出任直魯聯軍副司令。

郭松齡

郭松齡在成為張學良老師之前,在軍隊中的地位其實一直不高,擔任著陸軍講武堂教官這樣一個職務,沒有丁點的軍權。

也算是被張學良發掘,才開始走上軍旅,擔任團長兼參謀長,後升任八旅旅長。雖然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成為了第三軍副軍長,但一直遭受到奉軍內部“洋派”的排擠,自己的主張從未被重視,在192年在灤南反奉。

一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被髮掘的晚,二是因為在奉軍內部的主張未被重視。正是因為這兩點原因才有郭松齡是“五虎將”中能力最差的說法。


一介草寇


一個人的能力,在什麼時候能最能凸顯?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一個人在和一群有能力的人共同做事的時候還能表現突出,那就是他最能凸顯能力的時候。這樣的人一般都是真正能經得住磨鍊的,是精英中的人才。

而這次要說的這個人物,顯然並不屬於這種人。

他就是郭松齡,奉系軍閥裡的高級將領,也是張學良的恩師,他的一生較為曲折,並且經歷了許多大的轉變。

他也是個優秀的將才,在第一次對直軍戰爭中及時指揮軍隊撤離,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早期的時候調停四川的民眾運動,沒有動用一個兵士就完成了任務,關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不過由此可以看出他有些能力,但和他的同僚比,他還是不夠出色。

那麼,他到底哪裡不夠好呢?

論資歷

在首次對直系作戰之後,奉軍頭領張作霖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正規作戰中,自己原來那一幫子兄弟不行,他們沒有系統的規劃,只懂得蠻幹硬打。

因此為了下次能打贏,提拔一批新人就很緊要了。

1923年,張作霖根據學歷及戰場上的表現等方面,選出了一批骨幹,這批人裡面最受首領青睞的有五個人,分別是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以及張宗昌,和其他四人比,郭松齡的資歷並不算太深。

其他四人中有兩個畢業於日本陸軍學校,一個畢業於中國陸軍大學,還有一個土包子。畢業於日本學校的兩人在之前對直軍的作戰後就成為了軍中的中堅力量,因為他們懂先進理論,熟悉作戰的門路。

另外一個和他一樣從中國軍校的出來的李景林,本身就是一個高手,手下的軍官也都有兩下子,帶的兵也不少。

剩下那個沒什麼出身又土的張宗昌,儘管他沒什麼專業知識,但是他有本事,手下有白俄羅斯士兵,戰鬥力很強悍。

相比之下,郭松齡是資歷最淺的,也是帶兵最少的,如果不是後來被張學良舉薦,他可能一直就是個講武堂的教官。

論眼光

一個合格的軍事指揮官,一定會有長遠的軍事眼光。他必須清楚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在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防止不必要的損失。

從這個角度看,郭松齡顯然是不合格的。

1925年,他起兵反戈,目的就是得到整個東三省,不過和一般犯上的人不一樣,他反戈並不全是因為野心。

在他開戰前,曾經得到過張作霖要和國民軍開戰的消息,他當時的態度是,他是國家的軍人,不是誰的臣子,如果張作霖動手,他就會反。

由此可以看出他心中是有民族大義的,但是後來的事情卻讓人有些意外,他反叛未成,導致奉軍內戰,使得軍隊內部實力大損。

張作霖無奈之下和日本人妥協,但最後因為利益問題被日軍殺害,張作霖一死,整個東北都被日本人佔了。

如果說郭松齡本想改造東北,使這片土地脫離軍閥控制,那最後的結果可能還不如被軍閥控制。

論品德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品德,做事最重要的就是正派。像郭松齡這樣手握重兵,又一心想要報國的將領來說,這兩種品質尤其重要。

但是就他後來做的事情來說,他並沒有能堅守這兩種品質。1925年,他以張學良的名義,起兵反戈,並且聯合馮玉祥一起發動作戰,還將上門和他講理讓他回頭的人殺死。

張學良本不相信他會反叛,就給他寫信,得到的回應卻是要由他接管東北才肯罷休,就這樣,一場戰爭開始了。

同年12月,日本人橫插一腳,他兩面迎敵,最終支撐不住,在24號帶著小部分手下逃走,後被抓住處決。

他做的這件事,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都背信棄義了,如果沒有張學良的推薦,他後來就不會在奉軍中有一席之地,並且張學良平日對他百般信任,一開始說他造反還不相信,沾著別人的光還害別人,這是怎麼都說不過去的。


小小嬴政


郭松齡,字茂宸,人稱“郭鬼子”,畢業於北京陸軍大學,張作霖起初並不看重他。1920年直皖戰爭時,張作霖以調停的名義入關。在天津小站,郭松齡指揮奉軍一個團擊潰了皖軍兩個旅的進攻。郭松齡開始在奉軍中聲名鵲起,原來瞧不起的張作霖也開始重用郭松齡。


第二次直奉大戰中,郭松齡為奉軍第三軍副軍長。在進攻山海關的關鍵性戰鬥中,郭松齡身先士卒,擊潰了直軍的主力,為奉軍取得最後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925年郭松齡與李景林、馮玉祥結成聯盟準備反奉,然而馮玉祥的國民聯軍為了爭奪地盤對李景林發動了進攻,李景林抵擋不住,不得不投降張作霖。反奉的“三角聯盟”頓時土崩瓦解,郭松齡依靠自己手裡的7萬兵力反張作霖。郭松齡的部隊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奉天,如果不是日本帝國主義出兵幫助張作霖,郭松齡反奉是不會失敗的。

因此,郭松齡絕對不是奉軍五虎將中能力最差的一個。


歷史軍魂


題主的這個問題並不準確,並沒有資料可以證明郭松齡是奉系五虎將裡能力最差的一個。

奉系五虎將

奉系五虎將指的是郭松齡、李景林、姜登選、韓麟春和張宗昌這五個人。在第一次直奉大戰裡奉軍大敗,大部分奉軍一觸即潰,戰鬥力低下。只有郭松齡指揮的第3、第8混成旅和李景林的第7混成旅表現尚可。特別是郭松齡部,在奉軍前線潰敗之際守住了山海關,擋住了直系大軍的追擊,為奉系保存了實力,變現尤為出色

所以戰後張作霖意識到自己原來那幫草莽出身的老兄弟並不適應真正的戰爭,開始提拔軍校出身年輕軍官編練部隊。其中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的郭松齡、李景林就在其中,此外還有姜登選和韓麟春,而張宗昌是自己慢慢拉起的隊伍。

第二次直奉大戰時,奉系編成6個軍向直系發起進攻,其中第1、2、3軍是奉軍主力。這3個軍的指揮官是第1軍軍長姜登選,副軍長韓麟春,第2軍軍長李景林,副軍長張宗昌,第3軍軍長張學良,副軍長郭松齡。

此戰奉軍擊敗直系,取得了第二次直奉大戰的勝利,除了張作霖事先收買了馮玉祥,和第1、2、3軍的奮戰也分不開,所以扣除張學良不算,其他5人後來就被稱為奉軍的五虎將。

這3個軍中,第2軍負責攻擊熱河,其對手恰恰就是馮玉祥,因為馮玉祥回師發動北京政變,實際第2軍幾乎打了一個空門。

而第1、3兩軍聯合攻打山海關一線,是第二次直奉大戰裡打的最慘烈的地方。第1、3兩軍以張學良為總指揮,不過實際上是郭松齡負責前線指揮工作,先後奪取了九門口,石門寨等要地,和直系主力殺的難解難分。最後利用馮玉祥政變之機殲滅了直系主力。從兩次直奉大戰的表現來說,郭松齡顯然不能算最差的一個。

說郭松齡是五虎將最差的緣由和辨析

之所以現在網上有說郭松齡軍事能力差,主要是兩個原因:


1、張學良回憶在山海關一線戰鬥時,說由於遲遲不能正面突破,最後由韓麟春率部迂迴攻擊九門口,結果由於直系內訌,取得了成功。於是他下令郭松齡所部3個旅也迂迴九門口,但是由於郭松齡和姜登選、韓麟春不和,所以自作主張撤軍,後來被張學良追了回來。郭松齡因為私人恩怨擅自行動,不是合格的軍事家。

2、在郭松齡反奉以後郭松齡行動遲緩,結果給了張作霖準備的時間,而郭松齡在掌握奉軍主力的情況下,在巨流河戰敗,因此他的軍事能力不行。

但是這兩個說法都有待商榷

1、迂迴九門口根據戰史記載,是張作霖親自做的決定,而實際執行這個決定的,恰恰是郭松齡。所以雖然迂迴成功的是姜登選、韓麟春的部隊,但是郭松齡作為總指揮並非沒有功勞,沒有必要意氣用事。

而且增援九門口的3個旅,也並非是郭松齡的部隊,而是奉軍的第4軍等預備隊。郭松齡手下3個旅和兩個炮兵旅,則是按照張作霖的命令直接攻擊石門寨,並一舉獲勝。

而張學良的回憶裡把九門口,石門寨,龍王廟,秦皇島幾個不同時期的戰役混在了一起,還漏掉了直系的幾次反擊作戰,錯誤百出,可信性不高。

2、郭松齡反奉以後行動遲緩並非是他不懂兵貴神速的道理,而是當時他拒絕了日本的不平等條約,而張作霖則全面接受日本條件,所以日本決定支持張作霖,禁止郭松齡部隊在南滿鐵路附近運動,導致郭松齡部隊行動受到影響。

而在巨流河之戰時,日本關東軍更是赤膊上陣。日本關東軍除了大量提供武器援助,還派部隊接管了奉天的防務,使張作霖可以集中軍隊在一線。而在張作霖奉軍的炮兵部隊裡,大批的日本炮手更是直接參戰。此外關東軍一個師團的部隊也已經被調到巨流河附近,隨時準備加入戰鬥。

在這種情況下,郭松齡實際上是被張作霖聯合日本一起打敗的,並不能說他的能力有問題。

所以綜合看的話,郭松齡在五虎將裡即使不算最好的,也不可能算最差的,題主的問題並不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