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書法的藝術性?

素手國風


書法是我們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書法區別於一般的寫字,它的核心就是它的藝術性,一幅書法作品已經是一個藝術品,。那麼怎麼理解這個藝術性呢?第一是他的一個意像,也就是一個總體形象。現在展覽的書法一般寫六尺到八尺,書法作品要用文房四寶來完成。一件書法作品,掛出去給我們第一個印象是一個整體的印象,或端莊的,或古樸,或靈動,或奔放,或散淡……不一而足;第二是它的內容的美。寫的內容有優美的詩詞對聯、經典的古文,或者書家的個人自作的詩詞文章等等,這些內容本身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第三是作品的形式美。書法的形式很多,由橫批、條幅、長卷、冊頁、斗方、扇面、對聯等等,用紙、印章都非常精美,本身就是一個裝飾品。再加上西墨色的變化,濃淡枯溼,還有它的品相是經過精心的設計。最後一點,也是核心的一點,也是一般人很難說得清楚楚的一點,就是他的一個韻味格調。在我們中國非常非常看重格調跟神韻,這個也是我們評價藝術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包括詩詞對聯文章,中國畫等等。比如說我們欣賞毛澤東主席的狂草巜沁園春雪》,就是一個內容跟書法藝術的形式完美結合的非常非常高藝術價值的一個作品,情感的充沛,堅定的信心,浪漫主義,豪邁氣魄等等,給人藝術震撼。又比如王羲之的第一行書《蘭亭序》,非常灑脫典雅;而弘一法師的字像脫盡塵泥,不食人間煙火;而張旭的狂草,又讓人暴風驟雨一般感覺。


文仰山人


書法的載體是文字,但卻沒有被稱作文字藝術,而被稱作書法藝術,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既然沒有被稱作文字藝術,說明,書法並不全是為文字服務的。同時,其之所以被稱作是藝術,又就決定了它必須要有藝術性,而不能只是一種普通的技巧性的東西。所以整體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文字只是書法書法的載體,而不是靈魂,它的靈魂才決定了它的藝術性。

二、書法藝術像人一樣必須具備肉體和靈魂的二重性,也就是書法需要有內在的精神氣質和外在的形式的高度統一,尤其是內勝於外,但不能脫離外。

三、外在的東西主要是字的結體,線條的運動感,筆墨的運用等方面。

四、內在的東西主要是文字的內容與書寫者心靈的相互感通,而又通過筆墨反映到紙張,形成完整的作品。

五、要看重靈魂的重要性,需多看似漂亮的作品,只是一種熟練的炫技,可以稱作文字的藝術,但離書法尚有距離。而只為博人眼球的作品,其靈魂本身就是卑劣的,更是背離了藝術的初衷的。

所以書法藝術的藝術性,簡單來說就是肉體與靈魂的結合,這才是活生生,具有生命力,具有氣韻,能感動人,也能被人長久記憶的的書法作品。






無心隨墨


關於書法的藝術性,我認為主要是在於個人的藝術造詣,對書法深厚的基石,才能獨樹一枝。

書法的藝術,自古以來,沒有一個著名大家的書法作品是相同的,就是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的書法也不相同。書法的藝術性也與時代,藝術興盛有很大關係。

我們今天評說書法的藝術性,範圍更加廣泛,如真草隸篆的美化,電腦演變過來的不計其數的藝術字,千變萬化漢字藝術,讓人們不認識的醜書藝術,有的甚至容入了外來文字的書法,真是舉不勝舉。百花齊放,甚是熱鬧。

我認為書法的藝術性,首先是被使用漢字的大多數人接受,而不是陽春白雪。要讓人一看是漢字或是漢字的演化,而不是澥毒漢字。要對漢字的傳承有連續的積極作用,而不是讓眾人不認的異類。

真正的藝術是廣大人們所喜愛的,接受的。真正的書法藝術是流傳千古的不滅的藝術精華,所以,對書法的藝術性的理解,也是一個人的藝術水平的體現。








墨泉郡


關於書法藝術性這個問題,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觀點,個人觀點,歡迎各位朋友指正交流。中國是一個有了五千多年曆史的國家,而漢字是中國人民用以記載日常生活的符號,是世界各國文字中,最為獨具魅力的表現形式,是我國勞動人民對美的追求一種體現,上至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後演變為大篆,小篆,隸書,直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楷書,行書,草書等等,無論如何演變,唯一不變的都是在用線條來體現漢字的美。每一點,每一撇,每一捺,都形成它自己特定的法度和美感,所謂的藝術性,就是書者在用筆在跳舞,都力求自己的寫出來的字充滿了精,氣,神。要想在書法中有更高的成就和藝術感,就要對中國的歷史和中國書法歷史有深刻的瞭解,再加上自己的修為,學識,智慧的完美組合,在古人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書寫風格,千變萬化,書法的藝術性不外就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






向前書畫


書法的藝術性體現在:

1、整體形態美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

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

就後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二為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三為章法影響。

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

2、點畫結構美

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過將各種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

中國字的部首組合方式無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這些原則主要是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奏原則、簡潔原則,等等。這裡特別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則,其中黃金分割比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對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

3、墨色組合美

結體墨色組合的藝術性,主要是指其組合的秩序性。作為藝術的書法,它的各種色彩不能再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非常有秩序的。

這裡也有些共同的美學原則,要求書者予以遵守。如重點原則、漸變原則、均衡原則,等等。

書法結體的墨色組合,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背景底色的分割組合。人們常說的“計白當黑”,就是這方面的內容。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從作品的整體效果來看,不但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平面結構,還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分層效果,從而增強書法的表現深度。


古籍人生


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以中國漢字的文義為內容,以某種字體的書寫為形式,書寫出來的有章、有法的一種藝術形式。

“書”是“書寫”。“法書”是“寫得好的書作”;“書”是一種運動,“法書”是行動的一種結果,而“書法”不單包括了“書”、“法書”,還包括了有關“書”、“法書”中的諸多問題的一門學問。

“氣”從“聿”“者”,後從“聿”“日”,本義作記載,書寫講,當然引申義很多,如書籍、書札、書體等等。是一個動詞,表示一種動作。既是動就有動的規律,在規律中最根本的規律是屬於“原理”性問題。

書法是用漢字書寫成文,文書相映,煥來昇華的一門學問。符合這種要求的作品是一種藝術品,遵循這種要求而進行的活動是一種藝術美的活動,即用中國特有的工具書寫出的規範漢字,字與字組成了閃閃發光的文辭,以點畫煥來,布白成章,整體如一,熔古鑄今。而對其道其理的研究以及如何治學的規律等等,都是書法藝術這門學問所涵蓋的內容。

如果從其所及來看,則牽涉極廣。譬如,漢字的規範問題,包括歷史的來龍去脈,文字的起源,字體的流變等等問題。書寫內容則牽涉到名種文學形式,諸如詩詞曲賦等等。書寫形式,則大小橫豎,字體書體、載體不一等等。可以說,中國文化所到之處,文字的書寫無不所在。然而,諸多內容中最關銀之點是漢字文、書與美的集中體現。

瞭解書法藝術,對於每一個人都有意義,人們從中會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品德修養的教育、藝術美學的教育以及作風嚴謹的教育。學習書法藝術,可以使工作的疲勞得以緩解,使緊張的情緒得以調劑,使鬱結得以舒展,使精神得到煥發。

這一切都表明了我國文化傳統的豐厚綿遠,這種深蘊在人民群眾之中潛在的文化素養,正顯示了一種天然的傳統以及民族凝聚力的無形魂魄,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種表現。因此,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國書法藝術的正道,以便使它沿著正直的道路健康向前發展,放出更燦爛的光輝,超越歷史上的高峰,取得更大的成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幅好的書法藝術作品需要經過千錘百煉,需要經過歷史之沉澱才能成就!

東方永紅自2009年51黃金週舉辦中國淮海經濟區首屆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來,接觸了眾多名人名家,對中國的書法有一定的瞭解,但還需繼續學習,為推廣名人名家書畫文化而勤奮努力!

2018年3月5月起東方永紅和好友龍的傳人一起策劃了人民領袖書畫展全球行活動,分別在江蘇無錫盪口古鎮、江蘇徐州、安微靈璧搞了三次大型書畫展活動,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名人名家的大力支持,其影響力己通過網絡傳播,享譽世界!

通過東方永紅走南闖北,吃遍千辛萬苦才留下了唯一“東方永紅百米長卷“,它將給中國書法史留下濃重的一筆,它似一條巨龍展示在世界之東方,現展示給國人及世界各國人民欣賞之!!

由於版面有限,東方永紅百米長卷將分期展出,敬請各位名人名家、書法愛好者、收藏家等共欣賞之!圖片展示根據長卷順序而展!2020年3月12日於梁溪!東方永紅











註冊高級經營師


中國書法是一門珍貴的傳統藝術。用有節奏的線條,表現出豐富獨特的韻味 ,她的古色古香,既有提按 、輕重、快慢、轉側的變換,又有粗細、長短、方圓、枯潤的變幻。不加任何修飾楷隸行草篆,各有千秋,其流動感和多姿多態的線條美,讓今古賢人墨客為之陶醉。








WuSuoWei


答題了:

高雅的書法藝術作品,象一幅幅精美的抽象畫。把自然萬物之景和書法家的內心世界,盡收畫中,表達不同的意象和境界,氣象萬千。

書法是以漢字的文義為內容,以某種字體的書寫為形式,書寫出來的有章、有法一種藝術形式。

給人們豐富藝術聯想!

下邊是我師友:墨顏閣的作品








風景女貞855226578


高雅的書法藝術作品,象一幅幅精美的抽象畫。把自然萬物之景和書家的內心世界,盡收畫中,表達不同的意象和境界,氣象萬千。給人豐富的藝術聯想。

如王鐸書法,頗有氣勢,象蘇東坡詩詞描寫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有雄強豪邁之氣。

濃墨宰相劉墉行書,用墨厚重而有拙趣。像一群胖乎乎,圓滾滾,憨態可掬的熊貓。是那樣的悠閒,那樣的自在。

淡墨探花王文治行書嫵媚秀逸,婀娜多姿。像三月的斜風細雨,有天然之趣,作品還透出一股禪氣。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如何理解書法的藝術性?

當能夠理智的解讀“藝術”之時,才能解讀出書法的藝術性問題。

如圖所示,有誰會把書法寫在這張被蟲蛀過的破紙上嗎?


只有具備了‘’藝術‘’理念才會讓這張破紙獲得重生,這就是“書法藝術”,跟書法和寫字是有區別的,儘管也是寫字而已。

那些傳世名作難道就不是藝術啦?

事實上這些名作有著更為高大上的稱呼,應該叫做“經典”,不懂“藝術”的人才喜歡把“經典”簡單的稱之為“藝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