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意大利、伊朗、韓國等國家,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何少?

目前,日本公佈的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到700例,相比意大利、伊朗、韓國等國家,日本的疫情進展似乎平緩很多。日本國內一直有聲音質疑日本確診病例少是因為檢測數偏少。有專家指出,日本維持相對較高的檢測門檻是為了避免醫療機構不堪重負,減輕疫情對日本社會經濟的衝擊。

相比意大利、伊朗、韓國等國家,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何少?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不少專家認為,日本疫情之所以看起來並未暴發,是因為檢測數較少,而實際的感染人數遠超確診數。日本醫療管理研究所理事長上昌廣10日在日本參議院會議上表示,日本確診患者數量較少是因為沒有進行充分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

日本媒體也大量報道民眾“檢測難”現象,放大了社會上對“檢測數過少”的不安和不滿,甚至質疑官方隱瞞疫情。但其實,所謂“檢測難”現象符合日本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方針。這份2月25日發佈的基本方針主旨就是先諮詢後就診,要求輕症患者居家隔離靜養,確保醫療機構收治重症患者。

事實上,日本維持相對較高的檢測門檻原因在於,日本政府認為目前大量發燒者並非新冠肺炎患者,如果放寬檢測標準將給醫療機構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也增加交叉感染風險。

館田一博解釋說,新冠病毒感染者80%以上都是輕症,無需就醫也可以自愈,即使就醫也沒有特效藥。另外,不少日本家庭一戶只有一兩人,而且年輕人也通常不和老年人同住。因此他認為輕症者居家隔離靜養是現實可行的。他說,日本沒有中國那樣的動員能力,能迅速建成一座大醫院或者大範圍集中隔離感染者。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相對容易重症化和死亡,醫療資源還是要以優先救助重症患者為主,這是日本目前最佳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