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固收|張繼強團隊」疫情衝擊下清晰可見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數據點評

張繼強 S0570518110002

研究員

張 亮 S0570518110005 研究員

張大為 S0570119080165 聯繫人

報告發布時間: 2020年03月12日

摘 要

核心觀點

2月新增信貸9057億元,社融規模8554億元,存量同比10.7%,M2同比8.8%,M1同比4.8%。信貸總量穩定主因政策對沖,結構上居民信貸下滑明顯,疫情壓抑消費,也造成房地產銷售凍結。企業信貸總量穩定,但主要是短貸增長貢獻。企業中長期貸款、表外非標下滑幅度較大,體現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存款角度,財政與貨幣信貸政策齊加碼,企業資金壓力緩解,也有利於復工復產。居民端存款增長乏力,可選消費或承壓。海外疫情仍在演繹,國內外貨幣政策仍處於放鬆週期,債市趨勢尚未逆轉。但在波動加大環境下,建議用高流動性資產參與久期交易。

居民、企業信貸衝擊明顯,但政策對沖下新增貸款保持平穩

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057億元,同比增加199億元。因疫情影響,企業生產活動放緩,但信貸同比仍多增,主因政策對沖力度加大。結構上,居民信貸明顯下滑,一方面疫情壓抑居民消費,商業銀行個貸發放也有所謹慎,居民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同比多減1572億元,另一方面,房地產銷售凍結,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減少1855億元。而政策對沖下企業信貸總量影響有限,短期貸款同比多增5069億元,但中長期信貸、票據融資均有較大幅度的下行,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仍值得高度關注。

非標融資大幅下滑,新增社融弱於去年同期

2月社會融資規模8554億元,同比少增1111億元,存量同比10.7%,持平於上月。剔除政府債券的增速走高0.1個百分點,顯示政策對沖之下,非政府部門融資保持平穩。其中政府債券融資1824億,與當月國債和地方債淨髮行出現較大偏差,主因發行與託管登記存在時間差。表外非標受到的衝擊較為明顯,非標融資-4857億,達去年7月以來新低。疫情影響下,商業貿易活動暫停,企業開票需求大幅減少,委託貸款、信託融資也有較大程度的下降。企業債券融資3860億,同比多增2985億,2月資產荒加劇,信用債一二級市場火爆,同時疫情防控債券發行較多。

財政與貨幣信貸政策齊加碼,力促企業資金壓力緩解

2月M2同比8.8%,走高0.4個百分點。一方面,專項再貸款積極投放,信貸增長相對穩定,另一方面,財政補貼與減稅等紓困政策加大對實體支持力度,財政存款同比少增3034億元。分部門看,企業端資金壓力有所緩解,新增存款2840億元,同比多增1.48萬億元,M1增速反彈至4.8%,或由壓降薪資支出、政策減免緩繳稅收社保等費用、專項債再貸款積極投放三方面促成,體現了財政與貨幣信貸政策加碼,企業資金壓力緩解也有利於復產復工。而居民端存款因收入放緩而增長乏力,當月減少1200億元,同比多減1.45萬億元,後續可選消費或承壓。

宏觀短中長目標平衡,債市內外力量PK,久期策略進入富貴險中求階段

疫情衝擊下,宏觀面臨短期疫情衝擊,中期實現全年經濟目標,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平衡。國內復工加速,債市最有利的階段正過去。但海外疫情仍在演繹,美國及全球金融體系難言穩定,國內外貨幣政策仍處於放鬆週期,國內基本面還沒有實質好轉,債市向上空間不大,趨勢尚未逆轉。在波動加大的環境下,建議用高流動性資產參與久期交易,力度需要在逢利好逐步減弱,配置價值弱化。外資是當下的邊際力量,但國內投資者仍有最終定價權。後續關注復工及經濟恢復速度、海外疫情進展、美聯儲降息和中國數據、美國金融體系穩健性、中國利率債供給放量。

風險提示:外需收縮幅度超預期、國內財政政策對沖力度超預期。

事件

央行公佈2020年2月金融數據:

(1)新增人民幣貸款9057億元,市場預期11960億元,前值33400億元。

(2)社會融資規模8554億元,前值50674億元。

(3)M2同比8.8%,市場預期8.5%,前值8.4%;M1同比4.8%,前值0%。

點評

居民、企業信貸衝擊明顯,但政策對沖下新增貸款保持平穩

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9057億元,同比小幅增加199億元。在疫情衝擊下,企業生產活動按下“暫停鍵”,但是信貸同比仍多增,主因政策對沖力度加大。為了應對疫情的衝擊,銀保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對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同時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予以展期或者續貸,支持相關企業復工復產戰勝疫情影響。此外,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了對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

不過從結構上看,疫情對信貸的衝擊較為明顯,尤其是居民信貸出現明顯下滑。一方面,疫情影響下,居民消費遭遇衝擊,商業銀行個貸發放也有所謹慎,2月居民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同比多減1572億元;另一方面,春節期間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消失、多地關閉售樓處,導致房地產銷售“冰凍”,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減少1855億元。後續需高度關注疫情對居民信貸影響的持續性。

而政策對沖下企業信貸總量受到的衝擊相對有限,主因政策對沖下,企業短期貸款同比大幅多增5069億元;但企業中長期信貸、票據融資均有較大幅度的下行,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仍值得高度關注。

非標融資大幅下滑,新增社融弱於去年同期

新口徑下2月社會融資規模8554億元,同比少增1111億元,社融存量規模257.2萬億,同比增速10.7%,持平於上月。剔除政府債券之後,2月社融同比增速9.9%,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顯示政策對沖之下,非政府部門融資保持平穩,有利於緩解疫情下的企業生產經營壓力。

其中2月政府債券融資1824億,同比大幅少增2522億,與2月國債和地方債淨髮行出現較大偏差,主因國債、地方債等發行與託管登記存在一定時間差,2月份部分政府債券發行尚未計入社融統計。後續仍需關注地方債發行節奏,年內赤字率、專項債額度等是否上調。

2月份表外非標受到的衝擊較為明顯,2月非標融資-4857億,為去年7月份以來單月最少。其中2月表外票據融資-3961億,同比多減858億,反映疫情影響之下,商業貿易活動暫停,企業開票需求大幅減少。此外,2月份委託貸款、信託融資也有較大程度的下降,也受到企業生產活動暫停的影響。

其他分項中新口徑企業債券融資3860億,同比多增2985億,2月資產荒加劇,信用債一二級市場火爆,同時2月份疫情防控債券發行較多。此外,企業股票融資449億,同比多增330億。

財政與貨幣信貸政策齊加碼,力促企業資金壓力緩解

2月M2同比8.8%,走高0.4個百分點。一方面,專項再貸款積極投放,信貸增長相對穩定,另一方面,財政補貼與減稅等紓困政策加大對實體支持力度,財政存款同比少增3034億元。

分部門看,企業端資金壓力有所緩解,新增存款2840億元,同比多增1.48萬億元,M1增速由0反彈至4.8%。第一,企業復工延遲、線下商業活動凍結,部分行業員工績效不佳導致收入下滑,不排除部分中小企業降薪裁員縮減支出。第二,階段性減免緩繳稅收、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政策,也導致企業端存款向居民與財政端的轉移減少。第三,專項再貸款等紓困資金積極投放,企業短貸大幅增長。居民端存款因收入放緩而增長乏力,當月減少1200億元,同比多減1.45萬億元,合計前兩個月仍同比少增1.07萬億元,可選消費或承壓。財政與貨幣信貸政策齊加碼,企業資金壓力緩解,有利於企業復產復工。

債市啟示:宏觀短中長目標平衡,債市內外力量PK,久期策略富貴險中求

疫情衝擊下,宏觀經濟面臨短中長目標的平衡,短期疫情衝擊,中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長期高質量發展。

而債市方面,內外兩大力量PK,外部因素暫時仍處於上風。疫情是全球結構弱點的試金石,除了疫情本身衝擊,意外引爆了石油價格戰等風險點,後續需要觀察美國大選、美國金融穩定等潛在風險點,全球總需求萎縮成為最大擔憂。

這種背景下,中美利差是最大安全墊,中國債券仍是全球避險資產和窪地,外資仍可能是近期的邊際力量。當然,中美利差是弱約束,並無明確的合理區間。且中國經濟一季度挖坑後向上,美國經濟大概率逐步下行,合理利差有可能較歷史均值高。

與此同時,國內復產復工短期加速,對債市最有利階段正在過去。債市已經走在了政策的前面,就算MLF繼續下調五次,每次10bp,仍超過當前十年國債利率水平。負債端下行慢導致市場缺少真正的配置盤,交易思維盛行。

謹防後續全球總需求和全球金融穩定衝擊,國內經濟迴歸正軌的難度增大、時間拉長,PPI在3-4月份大幅轉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短期難有明顯改善,國內債市核心資產荒延續。儘管央行貨幣政策定力較強,但是貨幣政策仍處於放鬆週期。

我們在三週前建議將三十年國債換持為十年國開,時間略早。但意圖明確,在享受當下的同時,站在離流動性出口近的地方,利率低了之後操作難度明顯加大,同時各類資產輪轉較快,需要增強資產端的流動性。近日投資者分歧明顯加大,多空因素交織之下,利率可能已經進入高波動區域和時段。好在海外疫情仍在演繹,美國及全球金融體系還難言穩定,國內外貨幣政策仍處於放鬆週期,國內基本面還沒有實質好轉,向上的空間還不大,債市趨勢尚未逆轉。在波動加大的環境下,我們繼續建議投資者用高流動性資產參與久期交易,但力度需要在逢利好逐步減弱,配置價值大為弱化。外資是當下的邊際力量,但國內投資者仍有最終定價權。

後續關注復工及經濟恢復速度(V還是U及高度)、海外疫情進展(歐洲)、美聯儲降息和中國數據(PMI大幅反彈及較差的一季度經濟數據)、美國金融體系穩健性(顛覆基本面判斷)、中國利率債供給放量。

信貸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疫情冲击下清晰可见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社融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疫情冲击下清晰可见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貨幣與存款: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疫情冲击下清晰可见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疫情冲击下清晰可见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風險提示

1、外需收縮幅度超預期。海外疫情快速演繹,或對外需造成較大打擊,若外需收縮幅度超預期,國內經濟修復的難度也較大,貨幣政策寬鬆力度也可能加大。

2、國內財政政策對沖力度超預期。為應對疫情衝擊,財政政策或前置發力,若對沖力度超預期,意味著利率債供給規模較高、經濟修復的彈性也可能較強,對債市不利。

本材料所載觀點源自03月12日發佈的研報《疫情衝擊下清晰可見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數據點評》,對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請以上述研報為準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疫情冲击下清晰可见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華泰固收 · 張繼強團隊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疫情冲击下清晰可见的政策支持——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體會、經驗與教訓,

願我們一起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