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岳父入宮探望女兒,為何會被賜死?

文史磚家


這個倒黴的岳父就是開國名將胡美,本來是陳友諒的部下,後面投靠了朱元璋,入了他麾下後,胡美立下了不少戰功。大明開國後,朱元璋封他為豫章侯,授予世襲罔替的特權,把他比作東漢名臣竇融。

可是在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什麼都不說,突然就把胡美下獄了,八年後,朱元璋才說胡美因為女兒是貴妃,經常帶著女婿入後宮,擾亂宮禁,對後宮聲譽影響不好,下令賜胡美自盡,連帶他的女婿也受以極刑而死。



這樣來看,胡美確實是罪有應得,古代男女授受不親,連嫂溺叔援這樣合乎天理倫常的事,嫂子都得為了“名節”二字自殺,何況胡美還帶著女婿,兩個大男人大搖大擺地進後宮,雖然表面上沒問題,可實際上他們淫亂後宮的風聲早就傳得街知巷聞了。再說了,胡美進宮看女兒可以,他把女婿帶上是怎麼回事,真的沒事也被說成有事了。

不過此案有個疑點,就是既然淫亂宮闈的證據已經坐實,朱元璋為什麼要拖到八年後才說出來呢?在胡美下獄那天馬上宣佈不是更加顯示有理有據嗎?考慮到洪武十七年和洪武二十三年這兩個非比尋常的時間點的話,似乎胡美之死也是內有隱情的。



洪武十七年,這一年正在丞相胡惟庸大案的醞釀階段,胡美或許在此時就被朱元璋當作是胡惟庸的餘黨而被捕,只等到錦衣衛製造出大案就可以下手了。洪武二十三年發生了封績事件,胡惟庸通倭一事坐實,朱元璋大開殺戒,三萬多人被誅殺,連早就退休的老臣宋濂也被流放,死於途中。

胡美案只不過是胡惟庸大案中的一點配菜,本來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單從他和朱元璋是親家的關係來說,朱元璋卻對他下如此狠手,賜自盡還不夠,還要滿門抄斬,而且這還不是獨例。

像涼國公藍玉,他女兒是蜀王妃,藍玉也是朱元璋的親家,可在藍玉案後,朱元璋將藍玉剝皮實草,傳示各地,在經過蜀地時被蜀王留了下來,藍玉皮才得以留在蜀地,免得死後繼續受辱,朱元璋的狠辣心性可見一斑。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朱元璋的岳父叫胡美,女裡女氣的名字,不過胡美原來可不叫這個名字,他原來的名字相當高端大氣上檔次,叫作胡廷瑞,因為朱元璋字國瑞,所以胡美為了避諱,不得已改了名字。

胡美是開國功臣之一,當年他跟隨陳友諒,位高權重,最高做到了江西行省丞相,後來被朱元璋策反了,又反過來攻打陳友諒,屢立戰功,陳友諒被滅之後,胡美又開始打張士誠,不久之後,朱元璋娶了胡美的女兒。


朱元璋之所以娶胡美的女兒,更多是政治上的考量,因為胡美成了朱元璋的岳父之後,就是一家人了,他就不再是為別人打仗,而是為女婿打仗,所以打仗打的格外賣力。

明朝建立之後,胡美因功被封為豫章侯,當時中原局勢剛剛穩定,元朝殘餘勢力尚在,胡美再次披掛上陣,替小婿掃除了餘孽。

至此,胡梅名利雙豐收,不僅是功臣,還是國丈,還獲得了免死鐵卷,可謂是志得意滿,春風得意。

然而,世事無常,樂極生悲,誰能想到幾年之後,“人生贏家”胡美被朱元璋處死了,一同處死的還有胡美的兒子以及另外一個女婿。


對於處死胡美的原因,朱元璋諱莫如深,一直不願公佈緣由,搞得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戰戰兢兢。

直到6年之後,李善長案發,朱元璋才公佈了胡美犯下的罪過:

偕其子婿入亂宮禁。

有人說“入亂宮禁”是淫亂後宮之義,實則不然,後宮又不是妓院,不是誰都能進入的,胡美就算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淫亂後宮。退一步講,你見過老爹帶著兒子還有女婿一起淫亂後宮的嗎,那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象。

原來,朱元璋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非命婦不得入覲後宮”,意思是如果沒有皇帝召見,任何人不得入後宮探視。


然而,作為父親的胡美想念女兒了,進宮看一看女兒以解相思之苦,到底能有多大罪過啊,至於把他處死嗎?朱元璋殺掉胡美真的只是因為“入亂後宮”嗎?

非也!

朱元璋其實一直忌憚胡美,當年朱元璋招降胡美之時,胡美提出一個有些“過分”的條件,即不能把他的部隊拆散,而且必須由他指揮。

朱元璋當即勃然大怒,但一旁的劉伯溫極力勸阻,並講了劉邦當年安撫韓信的故事,朱元璋這才消了氣,同意了胡美的無禮條件,朱元璋後來娶胡美的女兒估計也是劉伯溫出的高招。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對胡美仍然心有餘悸。



還有一點,朱元璋讀過歷史,瞭解外戚專權,禍亂朝綱的危害,所以他強力壓制外戚勢力,不讓外戚干政,他之所以作出“非命婦不得入覲後宮”,估計也是基於此。

然而,胡美卻枉顧規定,擅自出入後宮,無疑犯了大忌諱,朱元璋殺了老丈人,也是基於殺雞儆猴,以儆效尤之目的。

朱元璋確實開了個好頭,終明朝一朝,連一例外戚專權現象都沒發生。


一半秋色


朱元璋的後宮佳麗很多,因此老朱的岳父也很多。胡貴妃就是老朱其中的一位寵妃,據說長得很漂亮:“要盤有盤,要條有條,增一兩太肥,減一分太瘦。”老朱視其為心肝寶貝。(如圖)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胡貴妃的父親去宮中探望女兒,卻被女婿朱元璋砍了,老丈人因何得罪了朱元璋?

這事還得從老朱稱帝前兩年說起:胡貴妃的老爸叫胡廷瑞,原是元末群雄之漢王陳友諒的得力干將,官至江西行省丞相,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可謂一方封疆大吏。

老朱在攻打江州時,派特使招降胡,胡廷瑞是個明白人,眼看陳友諒大廈將傾,他也想找個退路,於是提出:“我投降可以,但要保留我的軍隊番號。”

胡廷瑞深知,有兵權才能有話語權,才能投降後被重用,否則成了光桿司令,誰拿你當回事呢?老朱起初不同意,當著老胡的特使要發脾氣,此時軍師劉伯溫用腳踢了老朱一下,衝他擠了擠眼。老朱馬上領會了老劉的意思:“分明告訴自己先答應穩住胡,以後再慢慢消弱他的勢力”。

老朱答應了胡廷瑞的要求,胡投降了老朱,官職照舊。



在隨後的戰鬥中,胡用自己的威信招降了許多老部下,不費一槍一彈為老朱貢獻了數座城池,老朱很高興,不久加封其為榮祿大夫。

1368年,40歲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史稱明太祖。之後大封功勳,胡廷瑞因功封中書平章(相當於宰相)。

老胡也會來事,既然老朱稱帝了,他的名字要避諱,因為老朱字國瑞,他叫胡廷瑞不合適,“瑞”字犯忌。於是改名為胡美,美好的美。同時把自己漂亮女兒送給老朱充入了後宮,這就是胡貴妃。

老胡雖然和老朱年紀相當,卻成了老朱的岳父老泰山。

剛開始翁婿關係很鐵,老朱常說老丈人是漢之竇融。說他棄暗投明堪比竇融歸漢一事。

然而二人融洽的關係沒有超過16年。



洪武17年(1384年),朱元璋突然把老丈人和老胡的女婿(老朱的連襟)及全家處死,當時也沒有公佈罪狀,誰也不知道他老丈人一家犯了什麼法?

時隔8年後,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1392年),朱元璋突然宣佈,說老丈人胡美仗著女兒受寵,帶著女婿借進宮看女兒之機,和女婿一起淫亂後宮。

也就是說,後宮佳麗很多,老丈人和女婿經常進宮和宮女、妃子們胡搞。這屬於道德敗壞範疇,這罪名最容易打倒一個權臣。

胡美真的“大頭沒管住小頭”嗎?我看不見得!胡美位高權重,大明朝美女又不少,他完全犯不著染指女婿的女人。

從胡美被殺這個時間點來看,正是朱元璋清算新銳宰相胡惟庸勢力時期。

胡惟庸是老朱一把提起來的丞相,目的就是打壓江浙和淮西兩派,當這兩派勢微後,老朱以謀反罪大肆屠殺胡惟庸勢力。

老朱擴大打擊面,“瓜蔓抄”誅連上萬人,胡美被牽連其中,老朱迅速以“疑罪從有”殺了胡美。



然而經過多年的調查,好像老丈人沒有罪,老朱不肯認錯,於是宣佈老丈人淫亂後宮。

這罪行恐怕只有老朱一個人才能知道,沒人敢質疑,如果有人質疑,那就說明你也曾去過後宮,同樣有罪,誰敢惹這樣的麻煩呢?

我們可以反推一下結論,民間老百姓尚知家醜不可外揚,老朱並不傻,他為什麼要以淫亂後宮之名定老丈人的罪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惜一切也要把胡惟庸案件定為鐵案,無罪強按一個罪名,反正在那段時間殺的人不許翻案。

文/秉燭讀春秋


秉燭讀春秋


有一種人不撞南牆不回頭,有一種人不知道天高地厚,還有一種人沒有自知之明,其實這三種人是一類人,活的太自我,不分場合,給人一種特立獨行的感覺,習慣於不把自己當外人。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一路走來,收了不少義子,納了許多姑娘,自然也得到了一堆岳父。而在他的眾岳父中,恰好就有一位符合上述個性的人,這個人名叫胡美


這個世界上,向來都是一物降一物,如果把胡美比作是一根刺兒,那麼朱元璋恰好是那個酷愛拔刺兒的人。誰敢露鋒芒,第一個滅誰。狼遇到羊,是羊的悲哀,狐狸遇到獵人,悲催的是狐狸,朱元璋碰到胡美,是胡美的不幸。羊知道狼的兇殘,狐狸知道獵人的厲害,而胡美看不透朱元璋。所以,死到臨頭,叫苦不迭。

那麼,朱元璋收拾胡美的理由是什麼呢?單是因為他入宮看望了女兒了嗎?當然不是,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胡美,人如其名,胡作非為,感覺挺美。胡美做事很高調,做人亦如此,招搖過市,顯山露水。這樣,不免讓我們想起了那個坑了乾爹的某美,事後想想,兩個美還真有同病相憐之處。只不過,胡美誤了卿卿性命,某美生活照樣滋潤。



胡美原名胡延瑞,漢王陳友諒的擎天一柱,曾任江西行省丞相。朱元璋滅掉陳友諒後,胡延瑞望風而降,為此朱元璋讚歎其為:“持兵兩雄間,可觀望而不觀望者”的智者,識時務的俊傑。胡延瑞表示死心塌地追隨朱元璋,特意改名為胡美,以避朱國瑞(朱元璋,字國瑞)的諱。

歸順朱元璋後,胡美猶如三百年後的吳三桂,勇猛無敵、所向披靡。所不同的是,吳三桂為滿清橫掃西南,胡美則縱橫東南,同徐達一道滅掉了張士誠,助朱元璋完成統一大業。因此,朱元璋於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時,將胡美列為開國元勳,封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同年,朱元璋賜胡美豫章侯爵位,食祿一千五百石,而且還當眾表彰胡美如歸漢的竇融,特賜丹書鐵券一塊,可免死二次。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既然老朱這麼慷慨,胡美也不吝嗇,於是將如花似玉的女兒胡順獻給了朱元璋。朱元璋見到胡順心花怒放,心說:如果大臣們都這麼懂事兒,只怕身體吃不消啊!胡順是一個難得的尤物,一夜過後,竟讓故意壓制慾望的朱元璋愛不釋手。不久,朱元璋便晉升胡順為嬪妃,夜夜召幸,巫山雲雨。

女兒受寵,胡美臉上有光,回首自己多半輩子的成就,很有飄飄欲仙的必要。記得朱元璋曾把自己比作是助劉秀一統天下的竇融,而竇氏家族最終又成為了東漢最顯赫的名門世家,而我胡家徒有其表,無有其實。到頭來,不過是被朱元璋扣了一頂高帽子。想到此,胡美的心又涼了半截,誰讓自己碰到了一個把外戚防成賊的皇帝呢!


人一旦懷有不滿的情緒,多數不會憋在心裡,必然會找到一個發洩的出口。胡美為了給心裡找平衡,竟然想到了私自出入朱元璋後宮的方法,既新鮮又刺激。當然,理由是看望女兒。可是他不明白,自古皇帝的後宮是禁區,到處是雷,只要越入,就會被炸的粉身碎骨。而朱元璋規定,只有命婦、而且是在規定的時間段,才能入後宮探視,男人是絕對禁止入內的。

開始,胡美是一個人進進出出,猶如在探雷,當發現“安全”後,乾脆把女婿和兒子也叫上,來了一個“風流三俠”的組合,大有替朱元璋分擔勞累的意思。正當“三賤客”得意忘形之際,危險悄然而至,原來他們的一舉一動早被錦衣衛畫成圖像,送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看到這三個“裸奔”的小丑之後,迅速出擊,全部抓入大牢。最終,胡美的兒子與女婿被大刑伺候至死,胡美自盡而亡。當年正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距胡惟庸案僅過去四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況朱元璋是一個熱衷刨根究底的皇帝,所以朝廷百官戰戰兢兢,如臨深淵,更沒有人敢去探聽胡美的死因。

洪武二十三,老黃牛李善長案發被誅,朱元璋下詔列舉奸黨啟示,將胡美歸為胡惟庸餘黨,並公佈了胡美的罪行——攜眾擾亂宮禁。


其實,朱元璋想收拾胡美,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如果給他按一個謀反罪名,御賜的“免死鐵券”也就作廢。不過,朱元璋並沒有那樣做,而是把“家醜”揚了出來。敢在皇帝的後院點火,同樣罪孽深重、十惡不赦。群臣知道真相後,交頭接耳,拍手稱快,都覺得胡美罪有應得,太活該了。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其他看法!


國史春秋


朱元璋雖然是窮苦出身,但是當了皇帝后,他也納了不少妃子,其中有一位姓胡的妃子,她的父親就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大將胡美。

胡美原本是陳友諒手下行省丞相,公元1361年,朱元璋招降胡美。可是胡美要求不解散自己的部隊,才肯投降,朱元璋起初大怒,後來還是在劉伯溫的勸說下,朱元璋才同意了。

胡美投降朱元璋後,也是盡心盡力,立下了不少戰功,後來深受朱元璋重視。朱元璋娶了胡美的女兒後,胡美地位更是尊崇。

後來胡美因為想念女兒,進宮去看了一次女兒,結果被朱元璋賜死。朱元璋也不是個糊塗皇帝,那麼朱元璋究竟為何要賜死功臣岳父胡美呢?

朱元璋給胡美的罪名,讓人哭笑不得。

胡美作為大將,作為國丈,又立下不少戰功,朱元璋殺他,總要找到合適的理由,否則恐怕很難服眾,還有可能引起兵變。

《明史》記載:“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這句話的意思是,朱元璋給胡美的罪名是,他仗著自己的女兒是貴妃,就不經皇帝允許,帶著兒子和其他的女婿進入後宮。



在我國古代,後宮之中,除了皇帝其他男人是不可以隨便進入的。就是一些王爺和皇子,有時也要經過皇帝的允許。所以朱元璋給胡美羅列的這個罪名,殺他也算是名正言順。

當然,這雖然是犯了律法,但是和胡美的身份比較起來,這似乎並不能讓他一死。那麼朱元璋究竟為何,非要因此小事,殺了胡美呢?


朱元璋忌憚胡美,懷疑胡美捲入黨爭。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曾大開殺戒,當然這些人中,有些是因為功勞太大,被冤殺。也有一些人是自己要往刀口上撞,比如胡惟庸和李善長。

胡惟庸事發後,李善長的事情也暴露了,李善長借官府士兵,建造私宅,放縱部下,還為親屬求情,這些都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最終朱元璋殺了李善長,並且決心清除黨派。

當時朱元璋覺得老丈人胡美也是李善長一黨,但是他又找不出證據,最終就因為老丈人沒經允許進入皇宮,將他賜死。

朱元璋能從普通人,成為皇帝,對他來說,心狠手辣是必須學會的,所以但凡是他不放心的人,他都要除掉。


斯幽說歷史


這個人名叫胡美,原來是陳友諒的部下,後來投靠朱元璋,為朱元璋統一天下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受到朱元璋的嘉獎,封侯拜相。不但如此,胡美的女兒也被朱元璋封為貴妃,還為朱元璋生下了一個兒子,名為朱柏。



胡美帶著女婿入宮看望貴妃,被朱元璋知道後,胡美以及他的女婿二人都被賜死,賜死的表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胡美以及他的女婿違反了宮規。朱元璋這個皇位得來不易,他為了防止外戚與後宮聯合干政,所以下過禁令,嚴令禁止外戚男子入後宮看望妃子。這胡美無視朱元璋的禁令,直接敢堂而皇之的進入與貴妃見面,那不是自找死路嗎?


要說胡美一個人來見面也就罷了,偏偏還帶著個女婿,胡美見女兒,為什麼還要特意帶著女婿,這其中是不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朱元璋疑心如此重,自然不可能不起疑。並且胡美擁兵自重,早就受到朱元璋的猜忌,胡美在歸順朱元璋之時便有個請求,要求朱元璋不能遣散他的軍隊,否則就不歸順朱元璋。朱元璋迫於當時情況,不得不答應了胡美的請求,如今朱元璋已經當上了皇帝,而胡美卻養著私人軍隊,只聽命於胡美,這就相當於在大明安了一個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炸。


加上胡美又在朝堂上拉幫結派,為朱柏暗中陪養勢力,朱元璋最忌諱的就是拉幫結派,胡美屢屢犯朱元璋的忌諱,估計朱元璋早想除掉胡美,胡美這時候偏偏不顧宮規見貴妃,讓朱元璋可以名正言順的賜死胡美。


傳奇歷史觀


這位倒黴的“岳父”並不是馬皇后的家人。

他是朱元璋的胡順妃之父,也就是開國功臣豫章侯胡美。胡氏家族因為這件事被朱元璋滅門。

作為朱元璋的妃嬪,其實是一項高危職業。

不僅要給朱元璋這個糟老頭子殉葬,而且老朱的脾氣也不好,有幾個妃嬪都因為觸怒他而下場悽慘。


其中,魯王母郭寧妃、唐王母李賢妃、伊王母葛麗妃,不知何故就被朱元璋處死,她們的屍首被宮人用筐扔到了太平門外。

楚王母胡充妃,因宮中有人墮胎被發現,內侍說是胡充妃的鍋,朱元璋就殺了胡充妃,並且拋屍城外。


由此可見,這位胡順妃的下場其實也在正常範圍內,誰叫朱元璋就是一個殘暴的丈夫呢。

關於這位倒黴的岳父,根據《明史· 胡美傳》記載:

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


胡美的原名是胡廷瑞。

此人曾經是陳友諒的宰相,暗中勾結朱元璋,幫助他消滅了陳友諒。因此在事後,胡美的女兒入宮為妃,算是朱元璋對他的嘉獎。

但是,朱元璋是個喜怒無常的人。終於,他指責胡美因為女兒是貴妃,就敢帶著女婿入宮行走,穢亂宮闈,將胡氏家族滅門。

至於胡美為何被殺,朱元璋是說他為胡惟庸之奸黨。

但是,你別把朱元璋的話都當真。朱元璋,是最喜歡羅織罪名的皇帝,所以未必是勾結了胡惟庸。



HuiNanHistory


被朱元璋處死的這個岳父大人就是胡美,胡美這個名字是後取的,他原本叫做胡延瑞,朱元璋字國瑞,胡美的原名犯了忌諱,因此就改為胡美。實際上在瞭解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後,就會很清楚的瞭解到為什麼朱元璋會殺死胡美。

胡美本來不是朱元璋的手下,他原本是跟隨著陳友諒,後來朱元璋在攻打陳友諒時獲勝,就順帶將胡美招降了,此後胡美成為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在攻打張士誠和元軍的過程中胡美都有突出表現,所以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將胡美列在功臣的名單中,並給予封賞。不僅如此,朱元璋後來還娶了胡美的長女,並將她封為順妃,後來順妃給朱元璋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湘王朱柏。這個時候的胡美可以稱得上是風光無限,不僅是大明江山的功勳,還沾上了皇親,像胡美這樣的身份,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非常了不得的,可是朱元璋卻很在意這些外戚的所作所為,他深知外戚專權的可怕,因此心中一直對這些人有所防範。

但是當時的胡美早已被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功名衝昏了頭,他的女兒順妃在後宮中深得朱元璋的寵愛,讓胡美在前朝臉上有光,不免有些放肆。後來胡美被朱元璋下令殺死,同時也處決了胡美的兒子和女婿,但是在這件事發生後,朱元璋沒有給外人任何解釋,所以胡美因何而死不得而知。但是這件事情只是一個開頭,在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因為受到胡惟庸案件的牽連而被處死,這個時候朱元璋才順帶提到了胡美,並將胡美也列在了奸黨的行列中。

原來朱元璋之所以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將胡美殺死,是因為當時胡美私自入宮看望自己的女兒,這樣在做法雖然看似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朱元璋來說,這件事非同小可。在朱元璋看來,胡美敢未經旨意就擅自入宮,就等同於沒有將朱元璋放在眼裡,而朱元璋是十分注重權勢的人,他在登基後就一直想方設法集中權力,所以胡美這樣的行為在朱元璋看來和姦黨沒有什麼兩樣,而且當時胡美入宮時還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婿,如果他擅自帶著刺客入宮,朱元璋豈不是早就命喪黃泉了,所以胡美的死和他自己的行為有關,也可以看出胡美根本就沒有摸透朱元璋的心思,他被處死也是早晚的事。胡美也成為明朝亂入宮禁被賜死之第一人。


歷史課課代表


一句老話說的好,“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順眼”,老丈人雖然不比丈母孃,但是作為女婿,無論如何還是要給岳父岳母多一點薄面,但是朱元璋卻不是如此,甚至還給自己的岳父一家給咔嚓了,這又是為何呢?

朱元璋殺岳父胡美

明朝初期,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朱元璋將自己的岳父胡美以及自己的小舅子,還有胡美的女婿一起給咔嚓了,朱元璋殺了自己的親岳父一家,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是這樣,因為起初朱元璋就定下了一個規律,自己的妃子的男性家屬不得私自入宮與朱元璋妃的子見面。而胡美則犯了大錯,不僅僅自己入宮見了自己的女兒,還帶了自己的兒子以及女婿,所以惹怒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便將其全部殺害。

朱元璋到底為何殺害自己的岳父?

胡美無論如何也是朱元璋的岳父,甚至還有其女婿,以及朱元璋自己的小舅子,胡美雖然犯了錯,但是也罪不至死啊,而且還是死了一家,那麼朱元璋為何非要殺死胡美呢?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政治因素,胡美不是錯在了站隊,而是錯在了選擇站隊,在朱元璋眼中,只要是你選擇了站隊,選擇了拉幫結夥,便是犯了大錯。

胡美為了在朝廷中更有地位,選擇了結黨營私,尤其是和朝廷中權貴又的非常的近,比如胡惟庸、李善長等人,而朱元璋最恨的便是朝廷中所謂的權貴。因此,也對自己的老丈人越來越煩,到起了殺心,又到行動起來。


朱元璋殺老丈人,表面上是因為胡美犯了錯,實際上是朱元璋因為政治原因,早已經對胡美起了殺心,所以最後找了個理由,殺之而後快。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眾所周知,朱元璋喜怒無常、陰晴不定。可沒想到他岳父胡美探望女兒,隨即就被朱元璋打入大牢斬首,而他的女婿竟然也被一同處死。


一時間,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因為古人很講究事出有因,但是此事朱元璋卻沒有給出任何的理由,而且也沒有任何徵兆。直到李善長案上,朱元璋給出了答案。

表面原因——私自進宮看望妃子犯罪

李善長案解決後,朱元璋親手書寫《昭示奸黨錄》。在該書中胡美被歸入“奸黨”一列。而朱元璋給出的解釋是:

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

這句話的大意是:胡美帶著兒子和女婿看望自己女兒的行為違反了皇宮的制度。因此賜死了胡美,而他的兒子和女婿也受刑而死。

這個理由可能使在座的各位更加迷惑了,難道父親看女兒也是違法行為麼?在明朝還真是這樣。可即便是違法了,也不至於株連懲治吧。

朱元璋這麼做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朱元璋農民出身,疑心很重。為了防止后妃與朝堂之上的官員勾結,他下令禁止外戚男性見妃子。很明顯胡美違反了這一規定。


但這似乎並不能成為朱元璋賜死他們的理由。為什麼這麼說呢?胡美是開國功臣,戰功赫赫,手握鐵券丹書,被賜死時爵位為候。

朱元璋也曾誇讚他:“汝以陳氏丞相來歸,事吾數年,忠實無過。”不僅如此,胡美的長女入宮第二年便為朱元璋誕下一名皇子,並被老朱冊封為貴妃。

看起來應該是再和睦不過的一家人,朱元璋怎會因為這樣的一件事就賜死了胡美呢?筆者認為,老朱痛下殺手的理由並非表面上這麼簡單。

深層原因——政治因素,想政變?

其一,胡美原在陳友諒麾下。雖說良禽擇木而棲,但胡美接受朱元璋的招降的條件之一便是朱元璋不能打散他的軍隊。

胡美沒有意識到自己一旦接受朱元璋的招降,就是臣子。他提出的條件不僅讓朱元璋心生懷疑,同時也讓老朱感覺面子上掛不住。


特殊時期,朱元璋也就沒說什麼。但開國後,胡美雖然戰功赫赫,忠心耿耿,但朱元璋一直對他心存芥蒂,因此他也無法進入大明朝的政治核心圈。

胡美大概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又不想捨棄當前的榮華富貴,於是就選擇在朝堂上的黨派之中站隊。

殊不知,自己的這一舉動又把自己往絕境上推了一把。如果他老老實實地做一個臨川侯,或許還可能善終。

但朝堂之上拉幫結派是朱元璋的一個禁忌,朱元璋本就生性多疑,寧可錯殺,不可漏殺。

而當年的胡惟庸案,也是牽扯了很多的人。朱元璋大開殺戒,凡有牽扯者,都只有死路一條。胡美本意是為了自己的仕途,但是朱元璋並不這樣想,這一舉動也是朱元璋將他滅口的重要原因。


胡美站隊後,免不了要通過自己的女兒來了解朱元璋的一舉一動。然而他竟然選擇帶著自己的兒子女婿入宮,這麼明目張膽的違反規矩的舉動還沒有提前告知朱元璋。

其實細想,即便是父親想女兒了,也不會帶著兒子和女婿來吧,胡美本身的動機就不純。胡美要是帶個閨女進宮看女兒的話,或許朱元璋還能理解。

而且胡美長女還育有一子——朱柏,再加上胡美手握兵權,朱元璋有理由懷疑他們妄圖改變準太子人選。

草根皇帝的天下本來就來之不易,胡美成為了威脅,朱元璋必然要將他除去的。而胡美百密一疏又送給他一個機會,堂而皇之的違反規定,私自進宮,當然只有死路一條。

封建社會,伴君如伴虎,只有那些淡泊名利的人才能得以善終。胡美這一生,敗在了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