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現狀和知足常樂是一回事嗎?它們本質的區別是什麼?

俗人不裝


不是一回事。

從字面上解釋,安於現狀指在於不願改變現在的狀態去改變;而知足常樂指在於稍微改變後就已滿足,不會再去深究。

世界有三種人,安於現狀的人、有動力卻起不了大事的人、有動力能成大事的人。

安於現狀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多大的能耐,覺得現在的生活已足夠,甚至有的養成了“月光族”、“啃老族”,只看當下不看未來。

而有動力卻起不了大事的人,知足常樂,有著想改變的動力,並付出了努力,等看到了一點效果後就已經滿足,不必再去最求更高的層級。

兩個本質在於是否有行動過。


悶騷社會人


安於現狀和知足常樂並非是同一回事,它們之間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安於現狀相對來說是帶有一定的消極情緒和心態,而知足常樂則可以是一種完全積極的態度。

首先,我們說一下所謂的“安於現狀”,其實就是說不思進取、不求改變,無論是好是壞,都自願或是被逼接受現實的一切狀況,這就是說向現實低頭、妥協;說到底,這樣的所謂“安於”,真正並不是滿足於現狀,而是受消極的心態影響,決定了做人處事的態度,失去了求變的鬥志,放棄了進取之心,這樣想或不安也難,也就說只能接受現實,這就是人們說的安於現狀了。

而我們所說的“知足常樂”,則與“安於現狀”完全不同,知足常樂則是表現出人們的一種樂觀心態, 含有比較積極的性質 ,它並不是就等於不求上進,不思進取,不圖改變的了,而是並非是帶著貪婪之心去爭奪,更多的積極行動都是為了他人謀,也就是說自我滿足、樂於助人的了,這種有著崇高道德品格的人,從古到今都是不少的。

所以說,“安於現狀”和“知足常樂”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的,一個是帶有妥協、消極的心態,一個是充滿快樂、陽光、積極的態度。


老樹時光倒流


安於現狀是行動的偷懶,知足常樂是精神上的安逸。

安於現狀,是不思進取,知足常樂,無過多奢望。兩者有本質區別。

字面上解釋,安於現狀指在於不願改變現在的狀態去改變;而知足常樂指在於稍微改變後就已滿足,不會再去深究。

世界有三種人,安於現狀的人、有動力卻起不了大事的人、有動力能成大事的人。

安於現狀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多大的能耐,覺得現在的生活已足夠,甚至有的養成了“月光族”、“啃老族”,只看當下不看未來。

而有動力卻起不了大事的人,知足常樂,有著想改變的動力,並付出了努力,等看到了一點效果後就已經滿足,不必再去最求更高的層級。

兩個本質在於是否有行動過。

歷史為何前進,社會如何進步,正如偉人曾說過的,推動歷史前進的是人民大眾,而人民群眾所以能推動歷史發展,社會進步,背後的動力又是什麼?,又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說白了是為了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要,試想人人都安於現狀,小康社會如何實現,遠大的理想共產主義,也只好遙遙無期了。安於現狀,不僅是不思盡取,而且也是鼠目寸光,僅僅侷限於眼前的既得利益,而看不到美好的未來,可能放棄遠大理想。因此安於現狀,僅是消極的滿足,並不可取,也不提倡。

知足常樂,說明一個人通過積極努力後,並沒有過多奢望所求,是說的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正如古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試想一個胸懷寬廣,奢望不多的人,面對並不過高的期求,就有可能出現滿足感。這就恰好與一些私心重,慾望不易滿足者,行成鮮明對照。“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又是多麼鮮明形象。因此知足常樂,只有思想境界較高的,大多數的勞苦大眾具備的正常,積極的心態。

這就是安於現狀和知足常樂的根本區別。



當代曹植


安於現狀,是不思進取,知足常樂,無過多奢望。兩者有本質區別。

歷史為何前進,社會如何進步,正如偉人曾說過的,推動歷史前進的是人民大眾,而人民群眾所以能推動歷史發展,社會進步,背後的動力又是什麼?,又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說白了是為了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要,試想人人都安於現狀,小康社會如何實現,遠大的理想共產主義,也只好遙遙無期了。安於現狀,不僅是不思盡取,而且也是鼠目寸光,僅僅侷限於眼前的既得利益,而看不到美好的未來,可能放棄遠大理想。因此安於現狀,僅是消極的滿足,並不可取,也不提倡。

知足常樂,說明一個人通過積極努力後,並沒有過多奢望所求,是說的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正如古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試想一個胸懷寬廣,奢望不多的人,面對並不過高的期求,就有可能出現滿足感。這就恰好與一些私心重,慾望不易滿足者,行成鮮明對照。“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又是多麼鮮明形象。因此知足常樂,只有思想境界較高的,大多數的勞苦大眾具備的正常,積極的心態。

這就是安於現狀和知足常樂的根本區別。


老兵4200


我試談一下。

安於現狀是願意目前所處狀況,不想改變。這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表現。而“知足常樂”是對自己已經取得的物質的,地位的和精神上的成果感到滿足滿意從而快樂的心境。兩者不是一回事,前者告誡人們在目前日新月異的環境下,不能安於現狀,要勇於進取,奮發圖強。百丈杆頭,更進一尺。後者要求人們要有獲得感,要自己比自己,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感到高興滿足。這樣就能無憂無慮,快樂生活。


賴何能


安於現狀與知足常樂,一個是被動的“受”,一個是主動的“覺”。

安於現狀是無奈的困守,是心在此外部環境下被動的蟄伏,是妄動心的暫停狀態;知足常樂是覺悟後的持守,是心魔被自己降服後的自發靜態。


正德搏遠


肯定不是一回事啊,安於現狀是不思進取,停滯不前,不想拼搏。知足常樂是珍惜當下的同時還會努力拼搏,盡力而為,不驕不躁。


辰慌慌


有點不一樣,安於現狀可能是一種無耐的選擇,並不表示他(她)已知足,更談不上快樂。知是常樂這個成語本身就有自我安慰的意思,有點類似阿Q精神勝利法。


2289616615440


個人觀點,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安於現狀——對當前狀態滿意,對進取和改變現狀積極性不高。

知足常樂——因知不足,而能享受當前的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