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菱

菱角,又名腰菱、水慄、菱實等,是一種菱科、菱屬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後剝殼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味甘、涼、無毒。

菱,原產歐洲。在中國南方,尤其以長江下游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菱肉含澱粉24%、蛋白質3.6%、脂肪0.5%,幼嫩時可當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製成菱粉,風乾製成風菱可貯藏以延長供應,菱葉可做青飼料或綠肥。


水生植物——菱

菱角,又叫菱。二角為菱,形似牛角。三角、四角為芰。生長在湖泊中。菱落在泥中,最易生長。有野菱、家菱之分,均在三月生蔓延長。葉浮在水上扁而有尖,很是光滑,葉下有莖。五六月開小白花,在夜裡開放,白天而合上,隨月亮的圓缺而轉移。它的果實有好幾種:沒有角、兩角、三角、四角。角中帶刺,尖細而脆,長在角尖。 一種水生植物。一年生浮水或半挺水草本。根二型:著泥根鐵絲狀,著生於水底泥中,同化根,羽狀細裂,裂片絲狀,淡綠色或暗紅褐色。莖圓柱形、細長或粗短。葉二型:浮水葉互生,聚生於莖端,在水面形成蓮座狀菱盤。

葉片廣菱形,長3—4.5釐米,闊4~6釐米,表面深亮綠色,無毛,背面綠色或紫紅色,密被淡黃褐色短毛(幼葉)或灰褐色短毛(老葉),邊緣中上部具凹形的淺齒,

邊緣下部全緣,基部廣楔形;葉柄長2—10.5釐米;中上部膨大成海綿質氣囊,被短毛;沉水葉小,早落。

花小,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一1.5釐米;萼筒4裂,僅一對萼裂被毛,其中2裂片演變為角;花瓣4,白色,著生於上位花盤的邊緣;雄蕊4,花絲纖細,花葯丁字形著生,揹著藥、內向;雌蕊2心皮,2室,子房半下位,花柱鑽狀,柱頭頭狀。

果具水平開展的2肩角,無或有倒刺,先端向下彎曲,兩角間端闊7—8釐米,彎牛角形,果高2.5—3.6釐米,果表幼皮紫紅色,老熟時紫黑色,微被極短毛,

菱角果

果喙不明顯,果梗粗壯有關節,長1.5—2.5釐米。種子白色,元寶形、兩角鈍,白色粉質。花期4一8月,果期7—9月。又稱“菱角兒”。為種子植物。


水生植物——菱

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莖可作菜蔬,果有尖銳的角,俗稱菱角。生長在湖裡,每年8月份左右成熟,菱角藤長綠葉子,葉子形狀為菱形,故果實稱菱角兒。莖為紫紅色,開鮮豔的黃色小花。 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稱“水中落花生”,果實“菱角”為堅果,垂生於密葉下水中,必須全株拿起來倒翻,才可以看得見。秋後成熟,果實變硬,野生菱角如不採摘則漸漸從莖上脫落沉於水底,來年發芽。通常在進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設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種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後,就將稻田整地築地、築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種苗。

菱角種類繁多,人工栽培的大可有火柴盒大小,野生的較小,小的僅有指甲蓋大。有青色、紅色和紫色,皮脆肉美,味道可口,算是佳果亦可做為糧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後食之,或曬乾後剁成細粒,熬粥食之亦可。

菱角一般栽種於溫帶氣候的溼泥地中,如池塘、沼澤地。氣候不宜過冷,最佳在25攝氏度到36攝氏度。水深要有60釐米。

菱角原生於歐洲和亞洲的溫暖地區。但只有中國和印度進行了馴化和栽培利用。中國南方尤其以長江下游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湖北洪湖最多。長江中上游陝西南部,安徽、江蘇、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臺灣等人工栽培。俄羅斯、日本、越南、老撾等也有栽培。尚志市也有發現野生菱角。


水生植物——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