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創新社會治理 “妙”解防疫難題

(常德市委政法委訊)社會治理的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2019年歲末,一場空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中國,漢壽縣地處319國道、石長鐵路、沅澧幹線交匯樞紐,人口流動量大,返鄉人員多,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挑戰。自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漢壽縣政法機關上下聯動、通力協作,不斷創新舉措,頻出“妙”招,有效破解疫情防控與社會治理難題。

編織一張網,牽動萬顆心

“你好,請出示一下出入證,測一下體溫,登記一下……”你隨便走進漢壽縣城鄉某一個居民院落,立即就會被亮眼“紅馬甲”“纏”住。他們會總是帶著口罩和遮蓋不住的笑容,不厭其煩地好心提醒你,現在特殊時期需要注意的事項。他們遍佈大街小巷,是一群“無所不在”的平安創建志願者。

疫情爆發,舉縣上下同心戰“疫”。針對城區疫情防控,漢壽縣在傳統基層治理“縣—鄉鎮(街道)—村(社)”的三級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發動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平安創建志願者下沉到社區,走進居民院落,共同參與疫情防控與基層治理,實現社區防控與服務功能進一步向下延伸,編織出一張縣域“全覆蓋、無死角”的“五縱四橫”立體“防護網”。

“五縱”就是縣指揮中心、鄉鎮(街道)、村(社)、駐區單位、院落網格單元“五級聯動”。以政法機關為成員單位的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全縣調度督導,鄉鎮(街道)則主要抓好防控基礎保障和一線指揮,村(社)負責統籌推進,轄區單位負責協同落實,院落網格單元則直通居戶管理末梢。“四橫”就是“駐區單位”聯繫小區(院落)、聯繫樓棟、聯繫樓層、聯繫住戶的“四線聯動”。每一個網格單元都有一個駐區單位負責聯繫1-3棟散居樓棟,每個幹部志願者則包保聯繫20-30名居戶,並被科學調配到本小區(院落)卡點值守,構建200米範圍、5分鐘步行時間的微防控“責任圈”。整套工作機制暢通單位協防、行業聯防、區域統防互聯互通互補渠道,形成橫向互動、資源共享的“聚合”態勢,變街道社區“獨唱”為多部門“大合唱”。

據悉,該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近100個單位參2萬多名平安創建志願者下沉到社區,進到居民院落,駐到工廠企業,共組建防控分中心3個,社區防控小組37個,院落網格單元90多個,值守卡點若干。他們“輪班”值勤,微信聯絡,在疫情防控和基層治理中走在前、作表率。

搭建一類臺,服務千家民

“法官,現在能立案嗎?可是我又不便出門……”

疫期防控期間,漢壽縣絕大部分政法機關,暫停群眾來訪接待,可是群眾事情怎麼辦?——不用急!衙門是“冷”了,但是網上卻“熱”開了花。

為了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群眾服務的問題,該縣政法機關以科技為支撐,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搭建了各種網絡平臺,開始了網上辦公。

縣公安局利用“雙微”平臺做好宣傳工作,引導群眾通過“湖南公安服務平臺”在網上申請辦理各項事務,既有效降低工作人員及群眾感染風險,又服務了群眾各種業務需要。縣交警大隊開通交管服務網上辦理業務,2月份就辦理了30多件。

縣司法局開展“線上監管”“線上服務”,利用“12348”熱線、“如法網”等平臺,採取線上預約、線下錯峰辦理等服務模式,讓群眾得到更便利的法律服務。自疫情防控以來,縣網上法律諮詢54人次,辦理援助案件4件,辦證172件,涉及金額60萬餘元。

縣法院、檢察院推出司法“雲服務”,立案、庭審、執行網上進行,僅通過“湖南移動微法院”小程序和“正e漢檢”開展網上辦公,年初上班以來就立案辦案50多件,回覆群眾網上諮詢330人次。

此外,該縣政法系統還推出“風控平臺”、“一站式”服務等網絡平臺或工作方式,為群眾疫情防控期間提供各種便捷的法律服務,確保了疫情防控與群眾服務工作兩不誤。

據瞭解,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該縣政法機關共受理案件200多起、辦理各種業務370多件,服務群眾2000多人次。

鋪好一條路,成就百代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展以來,該縣防控效果持續向好,雖然出現個別病例,但整體穩定。截至3月10日,新增疑似病例0例,確診疑似病例全部清零,被省衛生健康委列為疫情低風險縣。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疫情防控良好成績的取得,與我縣紮實的基層治理工作是分不開的。”該縣政法委副書記、平安辦主任周聖怡如是說。

疫情防控期間,該縣堅持走“智能化、網格化、社會化”基層疫情防控和社會治理之路。

一是運用大數據技術。啟動“雪亮工程”全天在線監控協助督查防疫工作開展,並通過綜治視聯網大數據平臺統籌政法、公安、環衛、城管等部門及各鄉鎮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基層治理和疫情防控可視化、智能化,提升了疫情防控和社會治理的針對性和精準性。截至2月底,共協助排查疫情相關人員164637人次、外地車輛87576多臺、聚集性活動200多起,有效預警1051起,處理交通事故171起,遠程看護需隔離人員75人次。

二是堅持網格化管理。堅持以疫情防控為抓手,統籌全縣各級各部門力量資源,實現“多網合一”,全面推進城區、鄉鎮(街道)、社區網格化建設。村(社)、院落和“幹部志願者”小組分級建立平安網格微信群,全部開啟“掌上防控”工作模式,將各方力量和住戶納入“指尖管理”,形成2分鐘內快速響應、一貫到底的工作機制,實現(村)社居民群眾“吹哨求助”和機關單位、志願組織及社區幹部“服務上門”線上無縫對接,線下精準服務。

三是引導群眾自防自治。開展“四級幹部聯點包片防疫情”專項行動,實行聯點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單位和鄉鎮領導包村(社區),聯村縣鄉幹部和駐村(社區)工作隊以及村(社區)幹部包戶到人的工作制度,壓實疫情防控工作責任。落實“聯防聯治、群防群治”機制,發動村(社)黨員、幹部、“五老”人員、村民志願者組建“義務宣講員”、“義務巡邏隊”等志願組織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和村(社)治理。他們以村(社)為單位進行地毯式排查,到組、到戶、到人,層層設卡管控,建立健康臺帳,嚴格實行“一人一戶一專班”管控,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推動平安創建志願者服務活動,鄉鎮(街道)、村社綜治委牽頭,根據志願者專長在村(社)分類組建家電維修、法律援助、糾紛調解、急病救助等平安創建志願者服務隊伍,開展“情曖家庭”活動,在疫情期間為群眾提供各種生產、生活服務。

據悉,該縣有20多名縣級領導、378名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39952名鄉村黨員、幹部、村民志願者始終奮戰在防疫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已由黨政部門的“單兵獨進”,演變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行動”,大大地提高了疫情防控與社會治理的水平和實效。

“通過這場疫情,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群眾力量的強大,更深刻地認識到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量才是實現基層之治的關鍵。我縣為此做了一些'墊土鋪路'的工作,其功在當代,其利在千秋。”漢壽縣委常委、政法書記朱進友說,“但真正通往基層之治的路還很長,我們還要加倍努力……”

疫情肆虐的寒冬已經過去了,基層之治的春天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