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遊業如何自救與發展?

戶外旅行大寶


2020年旅遊業,開年就遭遇了滑鐵盧般的下降,迎來史上最大的寒冬,直接被國家強制關停休息。但是,旅遊業作為一個國民的支柱性產業,是眾多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的收入支柱和經濟來源,疫情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應該尋求突破和改變!第一:旅遊業應該遵守政府的政策和指導,聽從統一安排,什麼時候恢復,什麼時候接客聽從統一安排,不能擅自營業和接納遊客。第二:各景區旅遊景點,要做好長期的防控防疫準備,建立有效的機制,避免恢復以後產生的交叉感染。第三:旅遊企業要做好前期的準備,提前整理好資源,做好路線的規劃,人員的培訓,加強與景區酒店等的合作,做好成本預算。第四:旅遊從業人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發展線上旅遊和副業,利用短視頻等做好資源積累和吸收,利用手中現有資源進行網絡銷售,實現資源變現。疫情終將過去,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國家,相信自己!


明月愛李白


2019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統計。但今年春節黃金週已成泡影,景區關門,酒店歇業,娛樂業停擺。即使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景點、旅館、餐飲逐步恢復。但今年旅遊業受傷是不可避免的。

2019年,我國國內旅遊總人次達60.1億人,旅遊收入5.7251萬億人民幣,佔到了GDP的5.78%,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2003年的“非典”到7月份才完全結束,今年疫情何時結束?旅遊業何時完全恢復正常?我不知道。

所以面對旅遊業面臨的這種局面,旅遊業該如何自救呢?建議如下:

一:旅遊企業要“外樹形象,內練苦功”。景區要利用疫情期間的時機,更換、提升旅遊設施,更新旅遊節目,努力改善形象,加強人員培訓,提高人員素質,改善服務質量,改變我國旅遊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的情況,大面積提高服務質量。旅行社乘機進行崗位練兵,提高導遊素質。旅遊餐飲住宿企業也可以重新裝修,創制新的菜餚等。吸引大量國外遊客到中國旅遊,也把那些準備到國外的遊客留在國內,也就是說盡可能增加內需。

二、旅遊企業要拿出真正的誠意。從景區、旅行社到餐飲住宿,採取各種優惠措施,讓利於民。有些人認為,疫情過後,旅遊業會出現“井噴”式的增長,這有可能是“一廂情願”。一則旅遊業不是“剛需”,二則,今年的疫情,讓很多人收入減少,大家的預期變了,要省錢了,那首當其衝就是減少旅遊的開支。景區、酒店只有大幅度降低門票、房費,才能吸引大家去旅遊。

三、各地政府制定優惠政策,採取稅收優惠,返還旅行社等企業保證金,為企業爭取低利率貸款等方式,減輕旅遊企業壓力,共渡難關。

四、幾個景區也可以組成景區聯盟,通過發售年票的方式,把景區捆綁在一起。年票應規定遊玩次數,讓遊客多到景區來。年票定價要有很強的吸引力。讓大家願意買單。這樣景區可以鎖定一部分收入,遊客也獲得了實惠,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五、開放多樣化的旅遊產品,滿足大家的旅遊要求。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對旅遊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而大部分景區固守單一的門票經濟,想方設法提高門票,把人擋在景區外,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景區應該多樣化經營,開發增值業務。把重點放在旅遊二次產品的研發上,如旅遊文創產品開發,特色餐飲住宿,參與式娛樂項目開發等。

總之,今年註定是旅遊業困難的一年,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總會渡過難關。


行走絲路


2020年的開場對於旅遊業來說是很殘酷的,為了防控疫情1月27日,文旅部下發通知,全國暫停境內外跟團遊和“機票+酒店”半自助旅遊產品,這無疑於給全國旅遊業按下了“暫停鍵”……時至今日,雖然中國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但是隨著世界上其它國家“疫情爆發”而形成“全球抗疫”,形勢依然嚴峻……

對於旅遊業來說,該如何自救?如何保證隊伍的穩定性?如何保持財務的穩定性?……這些將會是旅遊業企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個人認為必須採取的措施是:1 嚴控成本,歇業,減薪,前提是做好員工們的思想工作,讓大家都能一起共渡難關。對於資金風控能力差的企業可運用一些良性負債保持運轉(企業成本與管理)……

2 活下來以後要做的是: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開拓思路,做好疫情過後旅遊市場的預測,準備好相應的素材打造自己的產品內容,做好產品與服務,產品要主題化,特色化以此來順應未來的市場趨勢……

3 線上系統的維護與研發,多個角度精進在線化發展……

4 利用這一特殊時期,增加企業凝聚力,集中員工採取線上培訓的方式,整體提高員工素質與業務能力……

以上所有,必須有一前提,那就是堅定信心,堅信我們一定可以撐過這段困難時期,會以一全新的姿態面對更加美好的未來。



kangge999


2020年旅遊業因疫情受挫是不爭的事實,可預見的未來兩三個月不可能有多少起色。

作為消費重點,旅遊業的振興發展是舉國關注,世界關注的熱點產業鏈,是拉動相關幾十個服務業、製造業、運輸業、創意業的牽引,是釋放廣大人民情懷,提升幸福指數的獨特業態。

受突如其來,曠日持久的疫情影響,旅遊業必將出現新需求、新變化。明顯的應該是:智慧旅遊,數學旅遊、雲端旅行,俗稱的“人在做天在看”等高新技術,虛擬現實、時空與心靈穿越性項目會熱棒!

與此同時,強身健體、行醫問脈、疫病防範、自然景觀、動物世界、悠靜村落會成為關注重點。

鑑於此,旅遊業應該從幾個方面自救。

一是確立轉型升級,精準把脈、精心策劃的思維。由傳統性的遊、購、樂,轉變為遊、樂、趣,為遊客創造遊中取樂,樂中有趣,趣中受教的氛圍;

二是由過去的偏重於硬件設施建設,轉變為經典故事為核心價值理念。在已有的景觀中,植入活靈活現的故事,讓遊客在欣賞風情萬種中靈魂擺渡,增加駐足量,拉長停留期,提升消費值;

三是推出共享品牌,吸引文創企業、投資基金、數據公司強強聯手,優勢互補,資源配置,為疫情過後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視角、新感覺奠定堅實的智力、資源、資本基礎。


牛廷相


分享一下我們旅遊公司的一些轉型計劃,過去幾年都是以一種票務、帶團和定製線路的常規操作為主。這樣的傳統做法也已經迎來越來越大的競爭。特別在這疫情的衝擊下,更是顯得水深火熱,很多同行已經翻身不了,只能轉讓或者直接倒閉,實在讓人唏噓。我們只有跟著互聯網的時勢改變經營策略,幸運一點的是我們都有互聯網的職業基礎,團隊可以迅速重新定位,以發展網紅短視頻製作為主,讓所有線路不再是單純的景色圖片,切入了更多的是人文故事,另一方面也切入了一個旅遊產品的網絡銷售,打造流量級的文旅公司。








小驢旅行日記


旅遊業受疫情影響整體上都會偏弱,如何抓住疫情穩定後的發展,我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入手:

1.疫情後恢復生產,週末時間,因為待在家的時間長了,短途和周邊遊會火爆,特別是山水農家等,人們太需要新鮮空氣了。

2.疫情後集中出遊人的年齡段當在60左右,特別是“中國大媽‘’,旅遊點和旅遊公司在這點上多花力氣。

3.促銷,這是直觀又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

4.提高全景區服務質量,疫情下正是調整服務佈局以及整頓服務項目的好時機。

每個景點不同特色,抓機遇、抓特點、促發展,為2020下半年打好基礎,迎接高峰。


隨遇而喜


疫情使眾多行業受創,旅遊業是受傷較為嚴重的行業之一,2020年旅遊業如何自救與發展,是所有行業及業內從業者所關注的問題。

一個多月前,在病毒來襲之時,政府一聲令下,所有旅遊行業全部關門歇業,在旅遊黃金期內,沒有迎來客人,卻迎來了整個行業的嚴冬,至今末止,大部分旅遊從業人員仍然在苦苦等待行業春天的到來。我認為要想生存與發展應著手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自救就要優勝劣汰,自己整合,自我完善。

疫情使旅遊行內許多相關行業面臨困境,一些規模小,不正規,沒有競爭力,抗擊能力差的企業或個人受傷慘重,此時在困難面前,要勇於自救,自主創新,及時利用自身小而靈的優勢,在經營種類、項目上做文章,不一條腿走路,在逆境中拼搏尋求生存之路。自救不了的,看不到希望的,應激流勇退,轉型尋求其它出路。

規模大,人浮於事,經營困難的大中型企業在此時,要不等、不靠,應抓住契機,自身整合,自我完善,該分的分,該合的合,精減機構,斷臂求生。

整個旅遊業內的所有行業,要加強自身完善,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行業標準上下功夫,以適應新的競爭形勢。

二,發展就要立用行業優勢,依託政府,與困難做鬥爭。

我國是旅遊大國,很多省是旅遊大省,旅遊業做為國民支柱性產業,無論是從地方財政收入還是行業從業者的生存就業,與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都是至關重要。即關乎民生,又與城市建設與發展息息相關。在困難面前,要相信政府,一定會給旅遊行業更多的政策性幫助與資金上的扶持。如前段時間包括現在,在疫期形勢好轉的情況下,許多省市提前開放景區,這就是政府在幫助扶持面臨困境的整個行業,是為行業儘早脫困在造勢助力,是為行業復甦在預熱加溫。還有的地方政府直接注入啟動資金,幫助行業脫困。這都充分證明了政府對整個旅遊業的重視和信心。

三,抓住機遇,在逆境中前行。

遇到國難時,整個行業都要冷靜沉著,抓住每一線希望。俗話說;"中國人不出門,世界都冷清了",這正是證明了中國旅遊人口的數量眾多。目前國外疫情嚴重,出國旅遊受阻,那麼疫情後大批出遊的客人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此時各省市要積蓄力量,做好準備,迎接疫情後新一輪的旅遊高峰。還有,一場疫情,使國人飽受災難,但是我們有偉大的祖國和人民,政府一聲令下,舉國上下同心抗疫。並在短期內控制疫情,令世人囑目,武漢受人關注,中國令世界震驚。並在自已國內防控沒有解除的情況下,彰顯大國風範,向世界向困難國家出手援助,這一切都證明祖國的強大與胸懷。令世界它國刮目相看。在引起關注的同時,我想在不久後就會有大批國外遊人湧入中國,來目睹一個東方大國的風彩。對旅遊行業來說,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旅遊行業一定要抓出機遇,憑藉自己的內功,做好服務,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世人,也是對國家、對自已最好的宣傳。

總之,在困難面前要不氣餒,要有決心有信心,困難是暫時的。相信在政府的領導下和旅遊業全體從業人員的努力下,一定會很快度過難關,迎來嶄新的行業春天。


清波920


我覺得2020年旅遊行業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啟自救模式:

①明確當前旅遊市場趨勢,與趨勢融合。據報道顯示:休閒旅遊的需要旺盛,並且已經成為了消費慣性;隨著我國生活水平提升和私家車的增多,自助出行自助遊將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自助旅遊將成為疫情後的旅遊主力軍。跟隨市場趨勢調整以往的營銷政策,才能自救。

②創新,打造差異化的旅遊線路。基於休閒旅遊團、自助遊需求旺盛的市場形勢,如果結合目標精準客戶及手上現有的旅遊資源,策劃規劃符合市場形勢的差異化旅遊路線,衝出同質化市場重圍的一個自救方法。

③顛覆傳統營銷,與5G直播營銷時代相擁。做好5G時代的變革營銷,利用直播等工具吸引消費者促成線上交易,跟緊5G時代腳步 不落後,這是旅遊業能否在2020年產生引爆點 新增長點的重要自救舉措!





全球旅行酒店


旅遊業只能等下半年,政策原因 不能群聚,不能接團,散客一般自駕遊為主。

沒辦法的。

就如我在的婺源, 三月 油菜花開,往年人山人海,今年只有零星的自駕遊客人,沒辦法的











WX52LY婺源逍遙遊


目前還處在疫情末端,但想2020年的旅遊能夠取得好的成績,現在是最主要歸劃的時候。一旦全面解禁再去歸劃,睌人一步,也許全局乏力。當前應做好三步:

1著重整理所有硬件和人力資源,在防疫方面做到無死角。進行一定的宣傳。

2專人關注哪些地方防疫更得力有優先開放的地方,也最適合於自己景點的客源。

3萬事俱備,坐等東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