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幹部從菜鳥到老手的6條幹貨


機關幹部從菜鳥到老手的6條幹貨




機關工作,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其實除去材料寫作這一重要能力之外,想要在機關幹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注意。


而要迅速從一名剛進機關的菜鳥快速過渡到機關老手,不僅要熟悉機關辦文辦事的依據和程序,更要準確把握機關工作的方法技巧。


基於此目的,筆者拋出“六條”乾貨供大家參考:


01.

既要把準意圖,又要大膽建議


做到“三通”:


搞懂弄通。首長安排工作、部署任務時,要認真聽、重點記,有疑問的地方主動問清楚。


融會貫通。首長的意圖,有時只是一個方向,是概略思路,如果機械套搬、依葫蘆畫瓢,只能產生“半成品”,必須進行連貫思維和綜合考量。


各顯神通。領導需要的是有主見、有思路的機關幹部,必須發揮本部門、本專業“行家裡手”的作用,積極出謀劃策。

02.

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講究靈活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該請示的問題絕不能自作主張,該堅持的順序絕不能隨意顛倒,該落實的步驟絕不能輕易省略,特別在重大敏感問題上,更要慎重從事。


非常之事,行非常之法。遇到緊急情況,不能按部就班、四平八穩,要加快節奏。如果“火燒眉毛”還按既定的程序請示報告,就會錯過處理的最佳時機。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無原則的靈活是隨意,無靈活的原則是死板。要在工作實踐中去體味、琢磨和感悟。

03.

既要辦好大事,又要做好小事


事小眼界不能小。辦好小事同樣要有戰略眼光、宏觀思維、大局觀念,要跳出業務、部門的思維侷限,站在領導的角度思考謀劃、站在全局的高度統籌安排。


事小用心不能少。小事也有籌劃、有組織、有反饋、有報告。要把小事當大事辦,不厭其小、不厭其煩。小事辦多了,就會積累一種無形的經驗和作風,遇到大事就會泰然處之。


事小標準不能降。只有小事辦精細,大事才能辦出彩。處理日常性、事務性工作時,不能滿足於一般化、過得去,寫一個材料就要寫成經典,辦一次會議就要辦成精品,抓一項工作就要抓出亮點。

04.

既要雷厲風行,又要嚴謹細緻


要“案無積卷,事不過夜”。對領導交辦的事,快速反應、儘快落實;對下級呈報的事,不推不拖、迅速處理;對今日要辦的事,立刻去做,利利索索;對緊急的事,加班加點、爭取主動。


在機關綜合部門如作訓、組織等部門,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統籌好工作力量,緊緊抓住核心任務和急事要事,把事關全局、事關部隊戰鬥力提升的工作優先完成好,做到主次有別思路清晰,輕重緩急層次分明。


要“文無錯漏、事無紕漏”。出手的材料要認真把關,受理的任務縝密地籌劃,參加的活動周密地組織,做到滴水不漏、盡善盡美。


機關文案無錯漏,是對參謀幹事最基本的要求,重要材料出手之前一定要請同事幫忙把關,通讀2-3遍,有時候一個錯別字可能就毀了一名參謀的大好前程。


05.

既要務求穩妥,又要創新求變


敢吃螃蟹,開闢新路。穿新鞋走老路,始終踩著別人的腳印走,只能永遠落在後面。要敢於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從內破殼,善闢蹊徑。俗話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辦文,要思想深刻、富有新意,領異標新二月花,起筆不甘與人同。辦事,要不斷進取、能出新招。


學習秒針,永遠在路上。秒針一直向前,湊成天湊成年,到達世紀,乃至無窮。要學習秒針的精神,把創新內化為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真正讓創新永遠在路上。


06.

既要盡好職責,又要善於協調


協調要環顧四周。協調上級要客氣,遵從而不盲從;協調下級要謙和,服人而不壓人;協調同級要真誠,友好而不討好。


協調要善用法則。一條是“黃金法則”:你想人家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另一條是“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樣對待他,你就怎樣對待他。如此就能協調自如、處於主動。


協調要講究藝術。一種是方法的藝術,在哪協調、向誰協調、怎麼協調,什麼時候文件協調,什麼時候電話協調,什麼時候上門協調等,都要深思熟慮、心中有數;另一種是語言的藝術,把握好說話的分寸,在和風細雨中達到如沐春風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