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何美國不同意?

在中國近代史上,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開始走上了被欺凌被剝削的日子。自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打來中國的國門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都遭受了很大的打擊,領土完整也逐漸被破壞。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何美國不同意?

到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軍閥的全軍覆滅,標誌著自洋務運動以來,清政府耗費了大量的資源構造的國家水軍部隊力量的瓦解。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的戰敗,也讓西方列強看到,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泱泱大國居然被一個島國――日本,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

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後,清政府還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舊沉迷於渴望恢復清王朝統治的幻想當中,政治制度上落後於他國,經濟發展水平又不如他國。清政府自從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以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的落後於世界上許多其他的國家。忍氣吞聲,清政府的代表們一次又一次地與外國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當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英國用鴉片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市場大門,給中國百姓淨身和肉體上帶來了嚴重的傷害。終於,有人忍受不了了。許許多多的人開始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義和團運動就是當時一股具有代表性的力量。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何美國不同意?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企圖將侵略者趕出中國,當時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對於義和團運動秉持著默認的態度,畢竟統治階級也希望能夠有股力量可以抑制列強的行徑。然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卻給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藉口。

1900年,以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意大利,奧匈帝國為代表的八個國家侵入了北京,開始了罪惡的燒,殺,搶,奪行徑。八個國家組成的部隊,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將義和團運動打的連連後退,慈禧太后也帶下光緒皇帝逃離了北京。

西方列強在北京城內大肆活動,圓明園就是在這場入侵活動中被燒燬的,當時無數的珍寶被入侵者破壞,這些人搶的搶,帶不走的就燒,許多的金銀財寶流落到國外。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何美國不同意?

在這些罪惡行徑過後,八國聯軍還提出了一個更過分的要求――瓜分中國。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以八國為首的列強爭相搶奪自己在華的利益,根據當時的《時局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已經沒有完整的土地了,呈現出一種四分五裂的局面。

然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提議瓜分中國,這個提議卻遭到了一個國家的反對,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美國當時強烈反對刮分中國。許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作為戰勝國,美國應該十分開心,但是當時的美國卻強烈反對瓜分中國。

難道真的是因為美國良心發現,覺得八國聯合起來欺負中國是不道德的行為嗎?其實美國對這個提議表示強烈的反對,本質上還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

在此之前,當其他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的時候,美國卻忙著內戰,根本沒時間去發展本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美國雖然作為戰勝國,但是如果真的要瓜分中國的話,美國在這次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沒有那麼大,想要憑藉自己的國家實力獲取更多的利益根本不會得到其他國家的贊同,如果硬碰硬,只會給本國帶來麻煩,是得不償失的舉措。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何美國不同意?

於是,為了本國可以獲取更多的利潤,美國決定暫且採用延緩的政策,鼓動其他國家不要瓜分中國,遊說其他國家,等中國發展再稍微好一點時,到那個時候在對中國進行瓜分,這樣每個國家獲得利益就會更多。

除此之外,美國距離當時的清朝距離比較遠,不好控制清朝,這也是美國不同意瓜分中國的原因之一。

美國不同意瓜分中國的提議,在當時居然得到了其他七個國家的同意。這個提議,在表面上看來是出於人道主義的思想,但是在本質上,依舊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而做出的延緩政策。

美國想利用時間優勢,加快發展本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對中國進行瓜分,那個時候,美國就有足夠的話語權對瓜分中國的方案進行表態,也有足夠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為自己的國家贏得更多的利益。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何美國不同意?

落後是會被捱打的,清政府盲目不仁的狀態使清朝最終走向滅亡,因此只有站起來,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和軍事實力,才能在世界之林佔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