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學校讓學生填寫家長工作單位,職位,以及家庭收入?

杯水煮史


作為一個高中班主任,我感覺我可以把我的想想法給你表達一下,我們學校也讓做類似的事情,但是這些都是領導給予的任務。當然我在這兒也不否認,有些班主任會對孩子區別對待,但是從我與同事們的交流經驗中可以得出,只要學生和家長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包括老師是不會因為家長的職業,工作單位來對孩子區別對待的,作為成年人來說,我們不得不否認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些職業是比較好,有些職業是比較一般的。但是我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只要家長與班主任相處的得當的話,這些都不是問題。


小鎮教師談教育


每當開學的時候,或者新生入校的時候,學校往往都會讓學生填寫《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其內容主要包括:班級、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父母親姓名及工作單位、父母聯繫電話等等。需要指出的是,這是一種學校行為,而不是班主任的個人行為。讓學生填寫基本信息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學校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以便更好的建立家校聯繫。填寫基本信息的對象,從幼兒到中小學生,甚至包括部分大學生都包括其中。統計學生基本信息情況的主要作用如下。

第一,完善學校檔案和班級檔案。現在國家和上級教育部門對學校規範辦學行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越來越細緻。以往很多學校都不太在意學校檔案的建設工作,但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學校迎接各類檢查不斷增多,很多學校都在爭創文明校園單位。因此,學校會把檔案建設規範化、科學化、系統化、過程化作為一個追求的目標。學生填寫的基本情況登記表往往會分成一式兩份,學校存檔一份,班主任留存一份,以此作為過程性材料的一部分。

第二,是建立家長委員會的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如果沒有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僅僅指望學校教育,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全面的,也是有害的。所以很多學校為了讓家長能夠更多的瞭解學校,認識學校,宣傳學校,讓家長從思想上轉變觀念,認識到家長的參與也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往往會建立家長委員會,對學校的一些大政方針、辦學理念、重要活動、規範辦學等,邀請家長委員會成員參與進來,進行監督批評建議等,從而促進學校更好地發展,促進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建立家長委員會,需要考慮其組成人員的廣泛性,而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能夠讓學校以此為依據,推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家長一委員會成員。

第三,便於班主任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方便家校溝通。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學生的教育也不僅僅侷限於課堂教學上。很多時候課外實踐活動和主題班會活動,往往更能形成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態勢。我們都知道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先生,他們班的學生家長往往都非常樂意通過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工作方便,為班級所有的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比如說有的家長在博物館工作,那麼班主任就可以聯繫家長,約定時間帶領孩子上博物館去參觀訪問。有的家長在農村種大棚蔬菜,那麼班主任就可以提前聯繫,帶領孩子們上田間地頭去感受勞動的快樂……相信這些活動也會得到大部分家長的贊同和肯定。

所以說學生基本信息登記對學校工作的開展和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如題主所說,如果在學生基本信息當中還要填寫父母的職務及家庭收入的話,那麼這顯然是不符合規矩的。因為它很有可能成為老師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對待的依據。所以讓學生填寫家庭收入和父母職務,很有可能是老師的個人行為,而不是學校的要求。


振東老師


我是一個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填寫學生有效信息是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主體管理的一種基本常規手段,比如家庭住址,家長姓名,聯繫電話等有效信息,這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最直接的就是如果學生在校發生了特殊情況需要及時打電話聯繫家長。根據學生提供的家庭住址,一般在必要時會進行家訪活動。


有時候也會填寫諸如提問當中的工作單位,職位以及家庭收入。從我個人來講,我不贊同這種公開填寫敏感信息的做法,原因如下:

1.極大影響學生的心理認知。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心理發育都沒有完全成熟,自尊心都是極強的。每一個家長的社會地位和收入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工作差距很大,學生之間難免會發生互相攀比。都說童言無忌,但是有時候最傷自尊的就是童言和大實話,這一次的自尊心傷害可能讓學生好多年都難以釋懷,甚至自卑的情緒由此產生,從此少言寡語,難以融入集體,這是令人最心痛的事情。

2.對老師的影響。雖然教育是公平的,但是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在得知有些孩子背景之後難免會有無形的差別對待,有時候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想得太多,如果一旦處事不公,會在學生心目當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畢竟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是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的聖人。

3.對家長的影響。家長其實也不太贊同填寫職業收入信息,畢竟這是屬於個人隱私之類的問題。工作好收入高的家長會認為學校老師有什麼其他用意,收入低的家長自然覺得自己和孩子都會受到傷害,增加了家長對於學校的不信任。

4.對社會的影響。社會輿論有時候會無端揣摩一些簡單的事情,輿論的導向也會對學校有所非議,至於具體情形,你懂得。

所以,我是不贊同公開填寫此類信息,如果必須要用到這些信息,比如貧困生補助,建檔立卡戶信息填寫,可以由班主任私下直接與家長聯繫,最大程度的保護信息,不隨便外洩,這是對工作負責,更是對學生的關愛,因為貧窮不會擊敗他們,另類的目光則會擊穿他們脆弱的自尊。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互相交流。


孝文月


我上學期是一年級副班主任,協助班主任做了這方面的工作,為啥要填呢?上級政府很多部門需要。

1、學校有時候也不知道怎麼才算收集齊了。

2、沒有相應的信息化手段,工作方式比較原始,還是在填表冊的階段。

3、大家都沒有思考過怎麼減輕老師和家長的負擔,報名的時候就一次性的把相關信息採集完整。而且今天來個表冊大家填一填,明天來個表冊大家再填一填。

其實,老師和領導都很反感這些事,學校做教學無關的事太多了。其實老師們都盼著單純的教學,而不是一年到頭做不完的材料。

至於個人隱私貨被濫用,我覺得不必太在意,沒有人關注這些……除了班主任對孩子家庭稍微瞭解點,其它老師根本沒有慾望來了解你,因為他們已經很累了。

當然,全國這麼大,有沒有部分人利用這些信息我作為一線教師也不敢保證。

互聯網化的今天,我感覺我們多數人的個人信息已經洩露得體無完膚了。


公務員之路


曾經在知乎看過一個問題: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嗎?如果可以,怎麼做?

一位清華在校生說:社會學第一課的時候,老師讓每個人填了一份表,裡面有你父母的職業和你高考前去過的最遠的地方。

表格收上來之後,老師總結說道:你們之所以可以來到清華並不全是由於你們的努力,還和你們父母有關係,有些人可能比你們更努力,但並沒有考上清華。

所以,學校讓學生填寫父母職業和年收入,通過這些基本可以看出你父母對教育的態度、你生活的環境和對教育的付出多少。

但這些並不是全部,仍有一些家長雖然收入不高,但在孩子教育方面上投入特別多,孩子在積極的環境更容易好好學習。

學校可能有點私心吧,但對於愛學習的學生,學校是一視同仁的。

通過看電影發現,比如《地球上的星星》和《聽見天堂》,這些天生或者後期有缺陷的孩子,他們最後的成功都和他們的父母離不開關係。

如果一個天生聾啞的孩子,父母對他也不重視,即使遇到再好的老師,也很難走向成功。

父母的關愛陪伴和鼓勵更容易培養出身心健全的孩子。


不二說情感


學校讓學生填寫家長資料是孩子學籍檔案內容的一部分,教育主管部門統一格式,沒有其他意思。至於收入情況,學校還是為了解學生經濟情況,是否會因家庭經濟狀況耽誤學習,特別是困難學生,政府和學校是有相關補助幫扶 政策,家庭收入信息收集就可以作為提供補助的篩選依據。


鄧老師360


怎麼看待學校讓學生填寫家長工作單位,職位,以及家庭收入?

學校讓學生填寫家長的工作單位職位,以及家庭收入是正常的,也是正確地。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

一、填寫家長工作單位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家長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以便更好地聯繫家長和更好地監管學生。還可以通過工作單位瞭解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從而掌握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

二、讓孩子填寫家長的職務也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家長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性質。老師才能夠掌握和家長溝通的時間,比如學校召開家長會是不是確實沒有時間參加等等。

三、讓孩子填寫家庭收入也是為了更好地瞭解家庭的經濟狀況,便於瞭解孩子的生活狀況、校外活動狀況以及心理狀況。比如對家庭環境不好的同學,老師就會注意談話方式。

總之,學校讓學生填寫家長的工作單位、職位、以及家庭收入無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學生家庭信息,不得出賣或者散佈這些信息,也不能以此作為區別對待學生的條件,更不能以此索要財物。


順道自然


學校讓學生填寫家長工作單位、職位,及家庭收入。這個工作學校和教育部門為了更好更全面的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生的成長環境,及家長的情況,能更好的教育管理學生,結合學生不同的情況給不同的方法。老師也能通過這些對信息的瞭解,及時準確孩子聯繫溝通家長進行溝通。但是也可能出現信息洩露的情況,我就經常收到輔導機構電話。還有家長擔心的因家庭背景不同對學生區別對待,家庭背景厲害的認真對待,家庭背景不太優秀的就看不起,這種情況教育部門管理的很嚴厲,家長可放心。

我的看法是學校有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為了學生更健康的成長,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


恆廣昌


怎樣看待學校讓學生填寫家長工作單位,職位以及家庭收入?

學校讓學生填寫家庭的各種信息這是為了學籍管理的需要。這也是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有專門的格式和要求,填寫好以後還要及時上報。就象一個人入團,入黨要求如實填寫其家庭成員及直屬親戚資料一樣。這是對某人情況的具體瞭解。孩子們填寫了這些家庭信息,便於老師們更好的掌握同學們一些家庭情況,能更好的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幫助和教育。好處如下。

一,老師們知道同學們家長的電話號碼,可以及時的和家長溝通,如遇孩子在校發生特殊情況可以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要求他們來校配合老師處理突發事故。

二,老師知道孩子的家庭住址可以利用休息時間上門進行家訪,瞭解孩子在家裡的各種情況,並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情況及各方面的表現。以利於家校緊密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使他們健康成長。

三,瞭解孩子家長工作單位和職位,我認為沒有別的目的,還是為了教育好孩子。一般處於高位的家長,他們的文化水平都是較高的,各方面素質應該是不錯的,工作能力社會交往都較強的。教師可以利用家長這些優勢來對他的孩子進行教育,要求他們向自己的父母學習。長大後要象父母一樣為國為民貢獻自己的一切。

四,瞭解學生家庭的收入情況,特別是一些低收入孩子的家庭,學校就會盡一切能力給予孩子在經濟上的幫助,解決孩子的後顧之憂,使其能安心學習。同時也能解除家長們的煩惱,讓他們更安心的去奮鬥,去掙更多的錢,能早日脫貧。

不知我的回答能否使你滿意,請各位評論,指教。謝謝。


姜長永


我覺得後面兩項沒必要,職位和家庭收入跟學校教書育人沒有必然關係,為什麼要填呢?之前有看過一篇報道,有所學校根據學生填的信息對學生區別對待,有權有勢有錢的孩子會得到特殊待遇。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教育是公平的,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學校讓學生填這些信息對學校教書育人有幫助嗎?很顯然是沒有的,所以沒必要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