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偉人心中的痛和驕,主席對妻子的崇敬和最好紀念

詩詞大會:偉人心中的痛和驕,主席對妻子的崇敬和最好紀念

昨天分析了主席寫給楊開慧的兩首詞《賀新郎 別友》和《虞美人 枕上》,均寫於革命初期的20年代,而另外一首詞則寫於解放後的1957年,此時楊夫人已經犧牲27年。

事情的起因是主席和楊夫人的好友李淑一,他們在20年代即已熟識,且都是矢志不渝的革命同志。1950年,李淑一給毛主席寄了一封信,告知楊開慧犧牲的情景及自己的近況。主席回信並深情表示“直荀(李淑一的丈夫)犧牲,撫孤成立,艱苦備嚐,極為佩慰。”後1957年《詩刊》創刊號發表了主席的十八首詩,李淑一讀後,把自己在1933年聽聞丈夫柳直荀犧牲時寫的《菩薩蠻》寄給主席,主席於是回了這首詞《蝶戀花 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yáng,飛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詩詞大會:偉人心中的痛和驕,主席對妻子的崇敬和最好紀念

楊開慧是主席第一任夫人,於1930年10月被反動派逮捕,一月後壯烈犧牲。柳直荀是李淑一的丈夫,曾任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1932年於湖北革命根據地犧牲。兩位烈士,兩位未亡人,且都是第一批站出來的早行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中的早行人)對於愛、對於革命的感情是相通的。主席對於犧牲同志兼好友感情是真摯的,對於未亡人如何紀念英靈?這個度一般人不好把握,而且,解放後主席位居高位,李淑一在信中也告知了自己的近況,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要面對很多種情況,比如說像從韶山過來的老鄉就曾向主席要這要那。


詩詞大會:偉人心中的痛和驕,主席對妻子的崇敬和最好紀念

不過,李淑一和主席都是豁達高尚之人,可謂君子之交。這首詞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李白的詩非常具有想象力,經常用極具誇張的手法,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但相對於主席的這首詞,李白略顯寒酸,一起看看。

第一句點明起因,你我失去了自己最值得驕傲的愛人兼革命同志。主席自己說這句原為“我失楊花君失柳”,在草寫時,靈感突發,將“楊花”改為了“驕楊”,並特別解釋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一個“驕”字,瞬間讓悲哀化作了敬仰。


詩詞大會:偉人心中的痛和驕,主席對妻子的崇敬和最好紀念

兩位烈士犧牲後,忠魂輕揚直上到了月宮。這個非常具有想象力,他們作為正義力量,不是到天堂,而是去了仙人居住的月宮。吳剛本來是因冤屈而被罰砍桂樹的犯人,而今解放成為自由人,並可採桂花釀桂花酒,可以想象,月宮已是他的家,而不是牢房,並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桂花酒釀酒師兼貴賓招待員。這正是革命的初心,讓每一個受壓迫的勞動人民翻身解放,發揮自己的特產,為社會勞動做貢獻。


詩詞大會:偉人心中的痛和驕,主席對妻子的崇敬和最好紀念

兩位烈士作為貴賓受到了月宮的熱情款待,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多年的嫦娥更是忙得不亦樂乎,非常高興地舒展長袖,在絢爛的萬里長空中翩翩起舞,隆重而熱烈地歡迎這些忠於革命的烈士英靈。從此月宮不再冷寂、孤獨。

犧牲的烈士是忠於革命的,時刻關注著人間勞動人民的疾苦、革命是否成功。當“忠魂”忽然聽見報道,說人間兇暴的虎狼已經被降服,反動派被徹底打垮, “忠魂”頓時歡喜地掉下如傾盆大雨般的眼淚。


詩詞大會:偉人心中的痛和驕,主席對妻子的崇敬和最好紀念

這首詞非常具有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嫦娥的歡迎舞蹈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用聖潔的月宮和美好的仙人來接待烈士忠魂,表達主席對烈士無限崇敬,當然也是對烈士的最好紀念和告慰,你們的鮮血不會白流,天翻地覆慨而慷,從此換了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