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 (十七) 作者:時光

第九章 盛宣懷:時代之器,曠代紳商

  •   盛宣懷這個人,他是大清帝國當之無愧的第一號買辦,正而八經的紅頂子商人,經手的企業可以說是海了去了,到手的銀子也海了去了,然而他這個“官商”的“官”字成分要更重些,沒有這個官字,他也成不了商父。盛宣懷的訣竅就是“靠”,大生意一定要有大靠山,有多硬的後臺,就有多大的生意。反過來,經濟上的紅火,又能為政治上的發達提供財力支持,這就是屢見不鮮的“帶病提拔”。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就是盛宣懷的聰明之處。還有就是“快”,他做事果斷,勇於嘗試,肯下血本,有棗沒棗,先打幾稈子再說。
  •   提起胡雪巖,幾乎無人不知。提起盛宣懷,很多人會問:“他是幹嘛的啊?”呵呵,他是幹嘛的,咱慢慢說。首先,他是打敗胡雪巖的人。胡雪巖認為:盛宣懷外君子而內小人。其次,他號稱中國商父。最後,他還是中國第一位大學校長。他不但懂得賺錢,而且甲午之戰,李鴻章戰敗,他卻不必放逐流亡,反而繞一個圈跟光緒帝建議設立西式大學,便是第一座大學——天津的北洋大學堂。
  •   他雖然是第一位大學校長,卻曾經是個科舉場上的失意人。由此可見,唸書好不好與能不能發財,能不能當校長,自古就是兩回事。
  •   他1844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父親是進士,當過副省長。盛家雖然是知識分子家庭,卻歷來重視社會實踐,對孩子的“學歷”教育抓得不緊。所以,盛宣懷並沒有書呆子氣,八股文寫得一般,應試能力也不行,所以他中了秀才後,鄉試三次不中。落榜後,他乾脆就不再去擠獨木橋了,從此只琢磨“有用之學”。
  •   雖然沒有正規文憑,但憑著家庭背景,盛宣懷還是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給李鴻章當秘書。如此高的起點,跟的人又是舉國的大權臣,再加上盛宣懷也確實能幹,所以“上位”很快。沒幾年,李鴻章就委任唐廷樞創辦上海輪船招商局,由盛宣懷當會辦。
  •   從此之後,盛宣懷踏足實業界,“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亦官亦商,左右逢源”。在李鴻章的愛護下,作為洋務運動的實踐者,創辦了許多開時代先河的洋務運動。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諸多領域、影響巨大,垂及後世。盛宣懷的一生活動就是一部翻騰的近代中國史!直到今天,他的名字仍然是早期中國企業家的一種精神象徵。
  •   (一)“閃電戰”打垮了胡雪巖
  •   在高陽的小說《紅頂商人》中,胡雪巖是個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他的許多做法至今被沉浮於商海中的人奉為圭臬。胡雪巖絕對是個商業天才,富可敵國,可他的崩潰也極其迅速。原因就在於,他很不幸,遇到了另一個天才——盛宣懷。《紅頂商人》也描寫了盛宣懷,筆墨雖不多,但同樣也是一個“人物”,每次出手,都能讓胡驚出一身冷汗,最後還搭上了身家性命。
  •   胡雪巖與盛宣懷分屬不同的利益集團。胡的後臺是左宗棠,盛的後臺是李鴻章,而左與李有極深的矛盾。這就是胡盛鬥爭的緣由。
  •   盛宣懷擊潰胡雪巖的案例是非常精彩的。他採用直擊要害的手段,使胡雪巖在短時間內力不能支,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財富大廈轟然倒塌。《孫子兵法》說:“兵貴勝,不貴久。”意思是打仗要速戰速決,避免拖入持久戰。在打擊對手的時候要牢記,不出手則已,出則必擊要害。正如打蛇要打七寸。
  •   首先,盛宣懷來了個“掐七寸”。胡雪巖每年都要囤積大量的生絲,以此來壟斷生絲市場,控制生絲價格。而當你越來越依靠某種東西時,你也就漸漸受制於它了。盛宣懷恰恰就是從生絲入手,發動了進攻。他通過密探來掌握胡雪巖生絲買賣的情況,然後就大量收購,再向胡雪巖的客戶群大量出售;同時,收買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讓他們不買胡雪巖的絲,致使胡雪巖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苦不堪言。
  •   這僅僅是第一步。緊跟著,盛宣懷開始“釜底抽薪”,打上了現金流的主意。胡雪巖比較大膽,是屬於敢於負債經營的那種。他在五年前向匯豐銀行借了六百五十萬兩銀子,定了七年的期限,每半年還一次,本息約五十萬兩。次年他又向匯豐借了四百萬兩。合計有一千萬兩了。這兩筆貸款,都以各省協餉作擔保。
  •   這時,胡雪巖歷年為左宗棠行軍打仗所籌集的八十萬兩之巨的還款正趕上到期,這筆款雖然是幫朝廷借的,但經手人和籤合同的是胡雪巖,外國銀行只管向胡雪巖要錢。這筆借款每年由協餉來補償給胡雪巖,照理說每年的協餉一到,上海道臺府就會把錢送給胡雪巖,以備他還款之用。盛宣懷在此卻動了手腳,他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跟他說:“李鴻章,李中堂想讓你遲一點劃撥這筆錢,時間是二十天。”邵友濂自然照辦了。
  •   對於盛宣懷來說,二十天已經足夠了,因為他已經事先串通好外國銀行,向胡雪巖催款了。這時,左宗棠遠在北京軍機處,來不及幫忙。由於事出突然,胡雪巖只好將他各地錢莊的錢調來八十萬兩銀子,先補上了這個窟窿。他想協餉反正要給的,只不過是晚到二十天。
  •   然而盛宣懷卻給了胡雪巖致命的一擊。他通過內線,對胡雪巖的一切調款活動都瞭如指掌,估計胡雪巖調動的銀子陸續出了阜康銀行,阜康銀行正空虛之際,就託人到銀行提款擠兌。
  •   這些提款的人都是紳商大戶,少則數千,多則上萬。但盛宣懷知道,單靠這些人是擠不垮胡雪巖的,他便讓人四處放出風聲,說胡雪巖積囤生絲大賠血本,只好挪用阜康銀行存款。如今尚欠外國銀行貸款八十萬,阜康銀行倒閉在即。儘管人們相信胡雪巖財大氣粗,但他積壓生絲和欠外國銀行貸款卻是不爭的事實。很快,人們由不信轉為相信,也紛紛開始提款。
  •   郵傳部尚書盛宣懷舊照擠兌先在上海開始。盛宣懷在上海坐鎮,自然把聲勢搞得很大。上海擠兌發生之時,胡雪巖正在回杭州的船上。此時,德馨任浙江藩司。德馨與胡雪巖一向友好,聽說上海阜康即將倒閉,便料定杭州阜康一定要發生擠兌。他忙叫兩名心腹,到庫中提出二萬兩銀子,馬上送到阜康。杭州的局勢尚能支持,上海那邊卻早已失控了。胡雪巖到了杭州,還沒來得及休息,又星夜趕回上海,讓總管高達去催上海道臺邵友濂發下協餉。邵友濂叫下人假稱自己不在。胡雪巖這時候才想起了左宗棠,又叫高達趕快去發電報。殊不知盛宣懷暗中叫人將電報扣下,左宗棠始終沒能收到這份電報。第二天胡雪巖見左宗棠那邊沒有迴音,這才真的急了,親自去上海道臺府催討。但這一回邵友濂真的去視察製造局,溜之大吉了。
  •   胡雪巖此時只好把他的地契和房產押了出去,同時廉價賣掉積存的蠶絲,希望能夠捱過擠兌風潮。不想這次風潮竟是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銀行早已經人山人海,銀行門檻被踩破了,門框被擠歪了,都無人來管。胡雪巖這才明白,是盛宣懷暗算了他。不久,一代紅頂鉅商胡雪巖在悲憤中死去。
  •   胡雪巖死後,盛宣懷少了一個有力的競爭者,從此事業更是蒸蒸日上。
  •   盛宣懷面對胡雪巖這樣的強敵,如果採用慢戰的戰術,胡雪巖可以應付裕如,絕不會破產。所以他採取速戰法,抓住胡雪巖的要害,突然出手,使胡雪巖的現金流通一時中斷,導致偌大的基業突然崩潰。
  •   (二)最大的法,是關鍵人物的看法
  •   做大事,要拿大資源,這是一切官商的潛規則。盛宣懷當然也不例外。
  •   盛宣懷博得老佛爺的歡心,是有一定的不可測的因素的,即運氣。
  •   這運氣來自於一紙藥方,一紙由一名不得志的也不懂醫學的幕僚開出的藥方。
  •   這位幕僚名叫張成昭,剛中了秀才,科舉就被廢除了。這就使他的“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成了泡沫。他當不了工人,又不會種地,家裡又窮,眼看就沒活路了,只好去投奔老鄉盛宣懷。
  •   盛宣懷已經是省部級幹部了,哪裡會看得上這個找不著工作的大學生。又礙於同鄉關係,就乾脆收他在府上吃閒飯。張成昭畢竟是念過書的,有理想有報復,一連幾個月,天天沒事幹,吃得也糙,十分鬱悶。實在忍不住了,就抖著膽子去找盛宣懷,要一個創業的機會。
  •   盛宣懷一聽,有點不高興了,說:“我知道你老弟有文化,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搞招商、郵電、銀行,接觸洋人多,會外語才行,你那套之乎者也不值錢了。你要真想幹事,先得從頭去學ABC才行。”
  •   這番話把小張弄得灰頭土臉的,小張半天才吭哧吭哧地說:“我知道自己外語不行,也沒指望進大公司當白領。我就是想麻煩您幫幫忙弄一張中醫執照,我想去開個診所,也省得在這裡白吃白喝。”
  •   盛宣懷繼續羞辱他:“你能下棋作詩我是知道的,可是你哪一天念過醫科了?要給你在上海弄個開業執照倒容易,可萬一你哪天犯了醫療事故,我倒還要負連帶責任呢!”
  •   小張更加沮喪了,可憐巴巴的樣子。盛宣懷有點惻隱之心了,就拿出一個方案:“這樣吧,我開的那家醫院,正好主治醫師經常生病,實在照應不過來,你就到那裡幫幫忙吧,也能學點臨床經驗。再說那兒是公益性質的,免費看病,出了事,患者也鬧不成。”
  •   小張想這樣總比待在盛府吃閒飯看臉色強,就去了。
  •   數月無事。有一天,盛宣懷從北京開會回來,心裡很不爽。這次進京,慈禧太后特地單獨召見了他,閒聊時,說自己鳳體欠佳,就問盛宣懷能不能再推薦個神醫。
  •   “再”字表示以前推薦過一次。原來,數年前,盛宣懷推薦過名醫馬培芝為慈禧看病,那一次馬培芝雖碰巧將太后的病治好,獲得了很大的名聲,還出了書,可現在馬已經去世了。
  •   盛宣懷正鬱悶著,正好這時小張來交流思想。盛宣懷就和他談起這件事,並順口問小張有沒有能耐配點補藥對付一下。小張這人,出生牛犢不怕虎,竟當真答應了。他想,連幾個丸藥的方子都開不出,能算個醫生嗎,我要露一手打個翻身仗!盛宣懷見他答應了,反而還不放心了,只好再三叮囑他:用藥要以調理為主。寧可沒效果,也不能讓太后感到有絲毫不舒服,萬一責怪下來,咱倆的腦袋就埋地底下了啊。
  •   小張回醫院後,他想慈禧已經老了,性方面的愛好應該早沒了,那無非是滋補調理而已。於是就參照一些現成的藥方,配製了一料補藥,起了個看上去很幸福的名字——“回春萬壽丸”,再配上豪華包裝,由盛宣懷送京進貢。
  •   慈禧太后一見這藥名,好聽,心裡就有了三分歡喜,就按方服用了。也許是藥還不差,更可能是加上一點心理作用吧,慈禧覺得服藥後精神比過去好了不少。於是,芳心大悅,立馬要見盛宣懷,詢問藥是誰配的,並準備親自召見這位名醫。
  •   這一下把盛宣懷嚇慌了。他想,要是真讓張成昭見太后,萬一三句話一問漏了底:原來開方的並非世代名醫,而是一個不第秀才出身的“三腳貓”郎中,惹得太后震怒起來,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於是他只得胡謅開方的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醫生,派人去請他開方時,已因年老多病臥床不起了。幸賴太后洪福,才能開出這張藥方。如要他進京,諒已沒有這種福分了。至於要他呈出這配料的藥方,看來是能辦到的。
  •   於是盛宣懷便匆匆回上海找小張商量。小張聽到這個出乎意外的消息,真是又喜又驚。他想,如老老實實將原方送去,上面不過是幾味滋補調理的常藥,即使有些名貴的藥材,但從宮廷看來也極平常,這樣反為不美,看來還得弄些玄虛才好。於是他就遍翻典籍,找出幾味陸上罕見、產於偏荒海島的藥材,作為該丸配製中的主藥。慈禧太后看到藥方後很高興,表揚這位醫生知識結構廣泛,一高興,就把釣魚臺、黃尾嶼、赤嶼三小島賜給盛宣懷了,供採藥之用。
  •   盛宣懷靠了這位“三腳貓”郎中,獲得了老太婆的歡心與厚愛,傍上了最大的政治靠山,還得了份意外的產業,不能不說是運氣!古龍的小說屢屢強調“不要得罪三種人”,其中就有運氣特別好的人。但是,我們怎麼能知道誰會有好運呢?看來,平時為人處世,還是誰都不要輕易得罪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