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師神仙相助,唐高祖李淵打仗巧遇山神事件

明代大儒顧炎武曾經寫過一篇《霍山》詩,

茫然二節竹,刻期兆猶果。寶命何邇封,四荒無不可。再拜霍山神,惟神實知我。

這首詩講的是春秋時期趙襄子在霍泰山山神的幫助下建立了趙國,這個霍山就是今天位於山西省中部的太嶽山。到了隋末,山神繼續發揚樂於助人的精神同樣幫助唐高祖李淵打敗了隋朝武將宋老生。

興義師神仙相助,唐高祖李淵打仗巧遇山神事件

遭猜忌,起義師

隋朝大業末年,隋煬帝楊廣大興土木,巧取豪奪,對外發動戰爭,強徵壯丁,百姓苦不堪言。身為唐國公的李淵平時廣樹恩德,結交豪傑,有很多人都來依附他。這樣的舉動自然受到隋煬帝的猜疑。有一次楊廣下召李淵來見,恰巧李淵生病去不了,當時李淵的侄女王氏也在後宮,於是楊廣問王氏李淵為什麼不來,王氏說李淵生病了。楊廣說:“李淵快死了嗎?”李淵知道後更加惴惴不安。為了擺脫懷疑,李淵於是就故意飲酒無度,同時拿錢去賄賂皇帝身邊的人。

大業十三年,國內多地發生農民起義,一些隋朝將領也舉兵反抗暴隋。一時間天下大亂,群雄逐鹿,隋朝大有分崩離析之勢。李世民與晉陽令劉文靜勸李淵舉兵反隋。李淵看到時機成熟,於是下令募兵,公開起兵。

興義師神仙相助,唐高祖李淵打仗巧遇山神事件

李淵

出師不利,神仙相助

大業十三年農曆七月,唐高祖李淵計劃攻打關中。他命令鎮北將軍李元吉在太原留守,親自率領三萬士兵從太原出發。軍隊到達靈石縣後,在一個叫賈胡堡的地方駐紮。隋朝武將宋老生在霍邑屯兵駐紮,阻止李淵軍隊的前進。正好遇上綿綿秋雨,下了十多天不停,導致運輸給養無法送達。俗語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長途奔襲如果給養跟不上,戰爭沒有開始就已經輸掉了一半。李淵考慮到這些因素就和裴寂商量,先撤軍回到太原再說。李世民說,起兵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救天下蒼生,如果此時回到太原,那之前的努力就功虧一簣了。李淵於是放棄了撤軍的打算。

然後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有白衣老父詣軍門曰:"餘為霍山神使謁唐皇帝曰:'八月雨止,路出霍邑東南,吾當濟師。”有一位白衣老者到軍門前說:“我是霍山山神派來拜見唐皇帝李淵的,山神轉告李淵,到了八月雨就會停止,從霍邑東南道走,我自當幫助你們”。李淵說,這個神仙既然不會欺騙趙襄子,怎麼會欺騙我呢?到了八月辛巳日,李淵帶領軍隊直逼霍邑,斬殺了宋老生。

自古帝王都講究君權神授,自稱是上天賦予他們的權利。歷代帝王為了增加其統治地位的合法性,史書中的記載或多或少都能與神仙扯上關係。

興義師神仙相助,唐高祖李淵打仗巧遇山神事件

劉邦

比如說漢高祖劉邦,史書有很多有關於劉邦與龍的記載,劉邦簡直就是龍的化身。

有一天,劉邦的母親劉媼在大湖的堤壩上休息,夢裡遇到了神仙。這時雷電交加,劉邦的父親去找她,發現她身上附有一條龍。劉邦喜歡喝酒,經常從武負、王媼二人那裡賒酒喝。劉邦喝醉了酒躺在地上,武負、王媼常常看見他身上有龍出現,就覺得很奇怪。到了年終,二人直接免了劉邦以前賒的酒錢。

等到了楚漢相爭時,項羽的謀士范增曾經給劉邦望過氣,氣都呈龍虎狀,成五彩,是天子的氣息。而劉邦強大的皇帝氣場更堅定了范增在鴻門宴上除掉劉邦的決心。——“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再比如,《舊唐書》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有個叫史世良的相師善於給人看相。他給李淵說,你骨骼異於常人,他日必定君臨天下,願你自我珍重,希望不要忘了我的話。這也許就是周星馳電影《功夫》中那句經典臺詞“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的靈感來源吧!

首先是相師看相言有帝王相,而後是在神仙的幫助下打敗了敵人。這兩件事都增加了李淵身世的神秘色彩。從客觀上講,史書是人寫的,自然都有美化的成分。但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其目的就是為了凝聚人心,增加其地位的合法性。以今天的科學觀念來看,霍山山神當然是不存在的,杜撰的成分較大。有人說,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各位看官權當趣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