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背後,隱藏著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人們常說,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聽起來有些道理,但細想一下,就會覺得這樣說是不對的。

因為影響人生的不是環境,而是對周圍人、事、物的感知和認識以及對這一切持有什麼樣的態度。

心裡充滿陽光、積極向上的人,走到哪裡,陽光就會照到哪裡;心裡灰暗消極的人,總是站在陰影裡,走到哪兒,都無法跨過那明與暗的界限。

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面對人生的坎坎坷坷,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說,態度影響著我們的行為,也影響甚至決定著我們的生活方向。

浮躁的背後,隱藏著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近日,據媒體爆料,疫情當前,有的人竟大鬧防疫卡點,態度惡劣,甚至謾罵、毆打工作人員。這樣的行為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和批評。

防疫工作,人人有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認為沒被感染,就與己無關; 情緒激動,不配合工作,不聽從安排。這都是自私、不負責任的態度或行為。

態度是一種心理傾向,其蘊含著每個人對外在事物的主觀評價以及由此產生的傾向性。

01、態度的含義

美國心理學家巴克認為態度是對任何人、觀念或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強調態度是一種觀念、意見等主觀的東西。

而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則認為態度是對某物或某人的一種喜歡和不喜歡的評價性反應,並在人們的信念、情感和傾向中表現出來。

二者相比較而言,邁爾斯比巴克的定義更為完善和準確。它突出了對於外界的認知的評價反應,以及這種反應的表現方式。

02、態度的ABC理論

態度的架構涉及三個維度,也就是情感、認知和行為意向。

情感因素就是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感覺或情感經驗,也就是主觀角度上對於外界的好、惡等看法。

認知因素就是個人對於態度對象的認識後,而做出的具有評價意義的總結。

行為意向就是個體準備對態度對象做出何種反應。

從認知到情感經驗再到行為傾向,是我們對於一個人或者事物的做出何種反應的準備。

03、態度帶有自我防禦功能

態度決定行為的潛在動機,也就是說通過對外物的認知、評價和判斷,從而影響人們的行為動向。

對於某種具體的人、事、物有了明確的評價,我們會從潛意識裡進行自我分析,自我權衡,並最終做出行為決定。所以,態度能夠促進心理衝突的解決,可以增強個體的忍耐力,有助於個人目標的實現。

浮躁的背後,隱藏著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浮躁的背後,隱藏著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⑴、浮躁的生活態度源於對外界的認知偏差。

日常生活中,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而人們追求物質的腳步也日益加快。

各種新奇的誘惑令人眼花繚亂,從生活必需品,到高檔用品,再到奢侈用品,慾望的路途上沒有終點。

由於受環境影響,對於物質需求的認知產生偏差,導致生活態度的混亂,陷入虛榮、無節制地攀比當中。

⑵、對於“完美”的過度追求的態度

什麼是完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完美有著各種各樣的標準。有的人追求金錢,有的人追求權力,有的人追求健康長壽,有的人追求美貌……等等。

過多美好的態度對象,促進了過多追求的行為傾向。但具體的到某一個人來說,完美只是一個概念。沒有人能在各個方面都稱心如意,都十全十美。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有一張出色的由檀木做的弓。這張弓射箭又遠又準,他很珍惜它。

有一次,這個人仔細觀察這張弓時想:還是有些笨重,外觀也無特色,請藝術家雕刻一些畫就好了。

他去了,藝術家在弓上刻了一副完整的行獵圖。

這個人很高興,“你終於變得完美了,我親愛的弓!”他一邊想著一邊拉緊了弓,這時,弓“咔”的一聲斷了。

這說明太苛求完美,到最後連自己應該得到的都會失去。萬物皆不完美,人生總有缺憾,凡事過度追求時,結果只會讓自己因沉重的心理負擔而急躁。

⑶、人際關係中,相互認知的不足,造成信任感缺失。

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之間的交往逐漸減少,互相之間深入瞭解的機會越來越少。對於態度對象的認知的模糊,造成彼此之間的信任缺失。

另外,人際交往中,貧富分化,地位差距的種種因素,都會引起人們心理的不平衡。而互相認知的不足使得這些心理不平衡無法得到很好地解決,無形中也會疏遠人們之間的關係。

浮躁的背後,隱藏著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從某種意義來說,態度影響著個人的行為,也決定人們的生活。加深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和了解,豐富自己人生態度,讓“喜歡”多一些,不“喜歡”少一些;讓謙讓多一些,浮躁少一些。

放棄所謂的完美,保持良好的生活態度,以平和的心態,繼續走上有風有雨有陽光的人生旅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