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听起来有些道理,但细想一下,就会觉得这样说是不对的。
因为影响人生的不是环境,而是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和认识以及对这一切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心里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人,走到哪里,阳光就会照到哪里;心里灰暗消极的人,总是站在阴影里,走到哪儿,都无法跨过那明与暗的界限。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说,态度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向。
近日,据媒体爆料,疫情当前,有的人竟大闹防疫卡点,态度恶劣,甚至谩骂、殴打工作人员。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批评。
防疫工作,人人有责。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没被感染,就与己无关; 情绪激动,不配合工作,不听从安排。这都是自私、不负责任的态度或行为。
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其蕴含着每个人对外在事物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倾向性。
01、态度的含义
美国心理学家巴克认为态度是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强调态度是一种观念、意见等主观的东西。
而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则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和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并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中表现出来。
二者相比较而言,迈尔斯比巴克的定义更为完善和准确。它突出了对于外界的认知的评价反应,以及这种反应的表现方式。
02、态度的ABC理论
态度的架构涉及三个维度,也就是情感、认知和行为意向。
情感因素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感觉或情感经验,也就是主观角度上对于外界的好、恶等看法。
认知因素就是个人对于态度对象的认识后,而做出的具有评价意义的总结。
行为意向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应。
从认知到情感经验再到行为倾向,是我们对于一个人或者事物的做出何种反应的准备。
03、态度带有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也就是说通过对外物的认知、评价和判断,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动向。
对于某种具体的人、事、物有了明确的评价,我们会从潜意识里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权衡,并最终做出行为决定。所以,态度能够促进心理冲突的解决,可以增强个体的忍耐力,有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
浮躁的背后,隐藏着对“完美”的过度追求。
⑴、浮躁的生活态度源于对外界的认知偏差。
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人们追求物质的脚步也日益加快。
各种新奇的诱惑令人眼花缭乱,从生活必需品,到高档用品,再到奢侈用品,欲望的路途上没有终点。
由于受环境影响,对于物质需求的认知产生偏差,导致生活态度的混乱,陷入虚荣、无节制地攀比当中。
⑵、对于“完美”的过度追求的态度。
什么是完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完美有着各种各样的标准。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权力,有的人追求健康长寿,有的人追求美貌……等等。
过多美好的态度对象,促进了过多追求的行为倾向。但具体的到某一个人来说,完美只是一个概念。没有人能在各个方面都称心如意,都十全十美。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檀木做的弓。这张弓射箭又远又准,他很珍惜它。
有一次,这个人仔细观察这张弓时想:还是有些笨重,外观也无特色,请艺术家雕刻一些画就好了。
他去了,艺术家在弓上刻了一副完整的行猎图。
这个人很高兴,“你终于变得完美了,我亲爱的弓!”他一边想着一边拉紧了弓,这时,弓“咔”的一声断了。
这说明太苛求完美,到最后连自己应该得到的都会失去。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凡事过度追求时,结果只会让自己因沉重的心理负担而急躁。
⑶、人际关系中,相互认知的不足,造成信任感缺失。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减少,互相之间深入了解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于态度对象的认知的模糊,造成彼此之间的信任缺失。
另外,人际交往中,贫富分化,地位差距的种种因素,都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而互相认知的不足使得这些心理不平衡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无形中也会疏远人们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来说,态度影响着个人的行为,也决定人们的生活。加深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丰富自己人生态度,让“喜欢”多一些,不“喜欢”少一些;让谦让多一些,浮躁少一些。
放弃所谓的完美,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平和的心态,继续走上有风有雨有阳光的人生旅途。
閱讀更多 一絲垂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