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首次遭遇負增長,你怎麼看待?

微視頻剪輯


根據媒體The Information的報道,“華為首次遭遇負增長”這是一條預測信息,且是針對2020年本年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預測。

The Information描述的是,華為已經將今年的手機出貨預測下調20%,大體上在1.9億部到2億部之間,這也是近年來華為首次出貨量同比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國內和國外。

華為手機出貨量首次同比下降?

其一:沒有獲得谷歌安卓系統GMS套件的授權是一個重要原因。

此前華為國內外市場都不小,受限於GMS授權問題,即便後面推出了HMS,但是短期內無論是應用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難與擁有300萬+APP的Play商店相比,況且同步服務等的影響……依舊是無法使用盡量避免因無預裝谷歌服務帶來的銷量下滑衝擊問題。

其二:疫情下的影響。

如果說GMS授權問題是主因之一,那額外的影響便是疫情因素。華為大幅度削減了供應鏈的訂單,包括臺積電,大立光電等臺資企業都受到一定影響。高企的庫存對於手機產業鏈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整體看漲與跌

回顧華為2019年的手機業務業績,售出2.4億臺設備,即便是19年海外的智能手機銷售並未出現明顯下滑。當然,這裡部分原因是華為可以繼續出售谷歌的禁令並不會影響部分舊型號,如華為P30系列等。

但話說回來,效果會集中在2020年體現。即便是本月月末即將到來的P40系列,其依然無法支持Google應用。加上其他因素可能只會進一步影響華為手機今年的銷售。

華為是通信業起家,目前華為旗下有三大業務板塊:運營商業務板塊、企業業務板塊和消費者業務板塊。而毋庸置疑的是,智能手機業務是華為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也是其較為重視的一塊業務。

經過近十年的快速增長,華為的出貨量下降是由於預期在歐洲和其他海外市場的銷售疲軟。總之,影響確實會有。至於會不會像媒體預測的那般手機出貨預測下調20%?尚缺也還無法下定論,但同時也期盼的是華為能夠儘快回覆過來。


IT小眾


華為首次負增長,這只是一個預測目標。

根據媒體報道,為在內部公佈了銷量目標,2020年的銷售量因為美國製裁加上疫情影響,今年會下降20%。2019年,華為全球出貨量超過2.4億部,現在預計銷量為1.9億至2億部。這是華為手機出貨量第一次出現同比負增長。

其實今年碰上了疫情,不光是華為,很多公司都可能會出現負增長,華為近些年來,消費者業務佔比不斷提升,華為手機已經成為比肩蘋果的智能手機品牌,全球銷量已經達到第二,受到疫情影響,手機全行業出貨量都出現了下滑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3月9日發佈的報告,2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8.4萬部,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56.0%,其中2G手機4.3萬部、4G手機396.0萬部、5G手機238.0萬部。

所以這個其實並不是華為一家的問題,包括三星、蘋果,以及OPPO、VIVO、小米都面臨手機銷量下滑的壓力,這是客觀環境造成的,除了手機行業,其他行業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才三月中旬,我國的疫情基本上控制了,接下來全面復產復工,緊接著消費就會復甦,其實全年的國內消費市場沒有必要太悲觀。

而且,華為不但但有消費者業務,華為核心業務還是5G,從最新的數據來看,全國各省出臺的投資計劃已超35萬億,今年的計劃超7萬億,在龐大的投資計劃中,最大的看點就是“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就是以5G為重中之重,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基建投資大潮已經開啟。

這意味著5G行業將全面加速發展,在全球股市一片暴跌中,A股的中興通訊已連續暴漲,反應了市場的預期,華為是全球5G行業的龍頭企業,在5G行業的建設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華為利用自身的優勢技術,引領中國5G加速發展,搶佔全球新一代網絡建設的高點,華為真正的潛力開剛剛開始釋放,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面。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圈子,一起尋找大時代的投資機會,分享以5G為推動力的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在我的頭條首頁圈子加入宋建文投資圈。


財經宋建文



雖然我是一個或者說是半個華為粉絲,但是我可以很理性的告訴大家,華為手機在2020年一定會面臨極大的阻力,銷量負增長很有可能或者說是一種必然


華為手機的份額已經抵達天花板,2020年下滑是必然的

根據IDC以及一些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華為在2019年國內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8.5%,而且成為了目前國產手機行業唯一一家正增長的企業,38.5%是什麼概念?幾乎已經接近了整個份額三分之一還要多了,這已經觸及了行業的天花板了,而且華為在2019年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好的契機,自身產品的特色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美國封印所帶來的民族認同感,再加上一些央媒的報道,讓華為的品牌形象達到了歷史最高點。這一點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很人就是因為愛國才選擇買了華為。另外華為在2019年確實有強迫經銷商囤貨的行為,這一點我也和自己賣手機的朋友瞭解過了,但是沒有網上杜撰的那麼嚴重(2019年華為手機店遍地開花),所以說,也正是因為幾個因素共同作用,華為才有了去年那麼瘋狂地增長率。那麼在2020年華為就不可能有如此優厚的資源了,所以份額出現負增長也是情有可原。


美國的制裁對於華為的影響在2020年才會被放大

美國對於華為的影響尤其是谷歌封禁GMS對於華為手機在海外的銷量影響其實在2020年才會顯現出來,因為2020年所有發佈的新款手機都在禁令之內,除非今年華為能夠解除封印和谷歌重歸於好,否則的話憑目前HMS的實力來看還不足以挽回歐洲消費者的心的,畢竟華為的HMS目前還沒有找到替代YOUTUBE的方法,而YOUTUBE是西方消費者最常用的視頻軟件之一,這個問題也很難解決(YOUTUBE是google旗下,沒有Google的GMS框架無法下載安裝)。而華為在2020年發佈的手機全部都在禁令之列,所以華為在海外的銷量必將受到影響。


年初的疫情也會導致手機整個大盤的下滑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的新冠狀病毒疫情對於各行各業的影響都非常大,對於手機行業也是如此,根據工信部下屬的中國信通院發佈數據稱,2020年2月國內手機出貨量為638.4萬部,同比下降56.0%,這是因為疫情之下消費者兜裡沒了錢,那麼當然會減少手機這種物件的支出,再加上工廠產能不足的影響,今年的手機總體銷量不容樂觀。而且目前這場災難也已經席捲了全球很多國家,所以可以預料的是,2020年的手機市場將會是一片蒼涼,很有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能緩過神來,就算是要反彈也要等到2021年了,所以在目前這個情況下,華為份額下滑也是正常的。


內部競爭壓力也在變大

華為手機的高端線產品Mate和P系列原本在國內是獨樹一幟的,但是今年的OPPO,小米,VIVO都通過5G這個檔口成功的打入到了高端手機市場,而且憑藉著不錯的產品侵佔了一部分華為的手機市場,譬如OPPO的FindX2pro就很有可能會對華為最新款的P40Pro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也是華為份額下跌的一個直接誘因,畢竟華為目前確實還不具備蘋果那樣的品牌效應或者說特異性。


所以說啊,華為輪值主席徐直軍說華為在2020年是最危險的一年這句話一點沒錯,2020年對於華為來說確實比較困難,當然了對於其他手機品牌來說也是一樣的,大家共勉。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伊評科技


正常情況而已,如果不是因為去年受到海外市場的制裁,舉國上下憤憤不平,出於一腔愛國熱情紛紛選購華為,去年的銷量應該就會出現疲軟。

今年一月份,因為受疫情影響,整個手機市場都銷量大減,偏偏華為在其他手機廠商都銷量大幅度下降的時候還能維持1.5%的正增長。

二月份手機銷量跌的更狠,但華為基本上就是跌的最輕的那家。

可以說現在各家手機廠商都過的不好,華為過的不好,其他家更不好,各家手機廠商對比一下,華為的情況還算好的。




數碼光與暗


2018華為的年增長率達到21%,產品總銷量也比2017年增長了三分之一,2019雖然受外部限制表現仍還可以。但是今年華為將迎來10年的第一次負增長,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主要原因如下

1、美國的限制

2019年5月華為被美國列入了實體名單,沒幾天谷

歌便宣佈暫停與華為進行合作,同時禁止華為的手機使用谷歌GMS服務。這一點對華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直接導致了華為第一款摺疊屏華為Mate x沒能在海外出售,只在國內市場進行出售。

國外的手機嚴重依賴谷歌GMS服務,沒有得到谷歌GMS服務授權的手機,也就基本上和一塊板磚差不多。沒有谷歌GMS服務授權,國外用戶就沒辦法用一些常用的軟件。

例如國外用戶必備的一些軟件:谷歌搜索、谷歌地圖、Gmail、YouTube等。這些必備軟件不能用,自然買華為手機的人變少。因為誰也不想買一塊板磚,因此華為海外海外市場受到很大影響,出現負增長也是意料之中。

2、全球疫情影響

疫情期間,工廠無法復工,很多產品供應鏈都受到了影響,導致供應不足。而疫情期間人們又不能夠出門,店鋪按照規定不能營業,實體門店銷售受阻。

在1月和2月期間,正處於春節期間,正是人們購物熱潮。而疫情影響,人們都待在家裡不能出門,線下銷售都是處於停擺狀態,錯過了這個春節黃金銷售季節。

3、其它廠商衝擊高端

我們就以小米和OPPO為例,這兩家現在都想要衝擊高端手機。小米10以及OPPO Find X2的發佈也給華為的高端手機市場帶來不小的衝擊影響,再加之三星和蘋果兩家新品推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華為市場。

4、歐洲市場

華為在海外主要還是依賴歐洲市場,而在2019年時歐洲市場就出現了下降趨勢。在2019年的第二季度,華為在歐洲市場第一次出現負增長的情況,而第三季度也停止了增長。

這裡原因主要是因為三星和小米的進攻,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吃掉了華為的用戶。畢竟那時華為受到了谷歌GMS禁用,很多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華為2020發展

任正非曾對華為2020年做了一個預測,華為在2020年應該還是會增長,但是增長幅度不會太高。

雖然說華為的手機受到了谷歌GMS服務禁用,但如今華為已經有了自家的華為HMS服務,並且相繼將投入10億美元建設自家HMS生態,依靠著自家HMS,華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沒有谷歌GMS服務授權的窘況,這將會對華為海外市場有很大促進作用。

再加之今年華為新款摺疊屏Mate xs以及P40的發佈,都將提升華為海外市場佔有。根據每年的慣例來說,每年十月份前後,華為會發布最新的麒麟處理器(例如今年的麒麟1020)、Mate40系列新機。每年的新處理器和新的Mate手機,都會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銷量也不會低。

而筆者認為最主要的一點是,在於即將發佈麒麟820處理器。麒麟810的出色表現,讓很多人對麒麟820非常期待。筆者認為麒麟820處理器發佈後,將會佔據中端5G手機很大一部分的市場,這都將提升華為營收。

再加之華為在5G領域的優勢,以及華為轉戰國內市場,這一不利局面都將得到一定的改善。筆者認為目前還是需要靠技術,而華為就是一個技術型公司,定然能夠在2020年獲得不錯成績。

IDC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華為維持著16.8%的增長,而國內的增速也達到了35%的水平,市場佔有率近40%,這樣的成績,確實讓人震驚不已。

結語

實際上不僅僅手機,華為一系列的智能穿戴產品,例如:耳機、手錶、眼睛等。都是非常受人歡迎,特別是GT系列手錶,得到了醫院的認可。再加上華為智慧屏、WIFI 6路由器,都將會給它帶來更大的營收。

因此筆者認為還是會增長一點,但是不會太高了。畢竟目前HMS處於發展初期,與谷歌GMS比著還差很多。


天晴科技說


華為幾乎成了一張國家的科技名片,華為在全球通訊行業的實力和高端芯片行業的創新推動了我國科技技術的發展,為我國技術的突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2019年,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了實體名單,並通過芯片限制、谷歌服務框架限制等多個致命手段打壓華為,但是華為在一路阻礙之下得以重生,一次次刷新全球對華為的認知。也是在這一年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完成了逆生長,拿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但是這個業績是不正常的,有違市場規律,華為所面臨的挑戰在2020年才剛剛來到。

1 市場的飽和、用戶換新機速度變緩

相比十五年前只能打電話、玩貪吃蛇的功能機,智能機的功能太強大了、太新鮮了、太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所以,在智能機推出的前幾年、在人們開始接受認可智能機的前幾年,全球的智能機出貨量太大了。隨著這十年的發展,各種黑科技的輪番登場,人們也對各種噱頭的黑科技趨於疲倦,對各品牌新手機的新鮮感一點點降低,漸漸的放緩了換新機的頻次。從這種情況而言,不僅僅是華為,而是全球智能機廠商所面臨的問題,市場趨於飽和,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再次刺激消費者的神經,是全球手機廠商所考慮的。所以,全球的智能機銷量增速放緩,華為的增長也漸漸放緩。

2 華為的崛起、國內用戶的狂歡

華為雖然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總能見招拆招,給人以驚喜。但是再強壯的硬漢也不堪持續的騷擾啊。2019年,在被打壓之下,華為的表現太亮眼了,所以消費者都把好奇心提到了嗓子眼,都去買華為手機來看看到底是什麼能打的黑科技讓華為如此強悍。尤其是在高通、谷歌對高端芯片市場以及系統的操作之下,讓國內消費者看到了國產芯片的崛起、看到了國內科技公司的跨越式發展,在陰霾之下,終於出現了華為這樣能打的公司,不支持華為支持誰呢?所以,國內消費者走了一波銷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國人趨於理性,華為的銷量也慢慢趨於平緩。

3 華為被打壓的後遺症開始慢慢顯露

華為在國外的銷量佔總銷量的45%左右,而國外的安卓市場和國內的安卓市場是完全不同的。在國內,幾乎沒有人聽說過GMS、谷歌的全家桶,沒有這些東西,手機一樣用,通過各種應用市場一樣下載安裝APP。但是在國外,如果沒有GMS那麼安卓手機就是一塊磚頭,敲核桃都不稱手。谷歌在禁掉GMS之初,國外用戶還是可以通過後門等其他手段安裝APP的,這也延緩了華為手機銷量的下滑。隨著谷歌把後門的徹底關死,華為手機就被宣佈成了板磚。所以,華為在加速研發自己的HMS服務框架,以爭取儘快的擺脫谷歌的約束。HMS在路上、鴻蒙OS也在路上,這會為華為挽留住多少海外用戶,還很難說,但是肯定又能夠在國內掀起一小波換機熱潮。華為被打壓的後遺症正在慢慢的顯現。

4 國產高端市場的角逐

小米的第一部手機在2011年橫空出世,原來高端的配置也可以做到很低的價格,讓人們看到了極致的性價比,小米揹著高性價比的大山跑了好幾年,然後把性價比的大旗拋給了紅米,自己開始向高端邁進。性價比的路子可能不是長久之計。各個手機廠商都開始進軍高端市場,開始搶佔華為的市場。蛋糕慢慢的趨於穩定不再變大,但是搶食的人越來越多,華為所分的份額也就減少了,高端之爭僅是一個開始,後面會越來越激烈。

華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憑一己之力硬槓美國政府,在政策的打壓之下崛起,為我國的技術前進提供了綿綿不斷的驅動力,也讓國人看到了國產科技打破美國壟斷的局面。

以上就是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果您有其他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您想獲取更多的科技方面的前言技術,可以關注本頭條號:玩轉嵌入式。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希望您點個贊轉發一下。謝謝。

玩轉嵌入式


今年華為首次遭遇負增長,也在意料之中,並不是說是因為華為今年的產品做的不夠好,而是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無論國內環境還是國外環境對於華為來說都不是很好。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華為今年為什麼會遭遇負增長。

谷歌的制裁

谷歌的制裁目前來說對華為的衝擊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歐洲市場,歐洲一直是華為的一個重要市場,華為Mate系列與P系列手機在歐洲的佔比非常的大。

每年華為的手機有一半多都是在國外進行銷售,在去年的5月份谷歌禁止華為手機使用GMS以後,華為手機在歐洲市場開始出現下滑。GMS在歐洲非常重要,如果一款安卓手機沒有GMS的話,很多的軟件都無法使用,比如谷歌瀏覽器、谷歌地圖、FaceBook、ins等軟件,就像是國內的支付寶、淘寶、微信這類的軟件無法使用一樣,消費者肯定不會買單,銷量也就上不去了。

雖然華為也推出了替代谷歌GMS的方案,但是HMS畢竟處於起步的階段,生態還不是很好,很多的軟件還沒有適配HMS,所以HMS在短時間內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不過從長期來看HMS還是可以替代GMS的,HMS現在發展非常的好。

國內外疫情

因為疫情對製造業的衝擊非常的大,很多企業都推遲了復工時間,造成很多手機訂單都延遲,備貨能力大大下降。

線下是華為的一個重要的市場,甚至要比線上還要重要,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都不去線下購買了。

不僅華為是這樣的,很多手機廠商今年年初手機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華為反而是下滑的最少的。

華為會不會繼續增長呢

目前只是預測華為可能會出現下滑,但是並不是絕對的。華為很可能今年非常重視在國內的渠道,將國外大部分的人員轉移到國內,最終實現用國內的銷量補回自己在海外損失的市場。

不僅在銷售上進行重視,今年5G手機會得到一個井噴式發展,5G也是華為的拿手戲。華為今年會推出一系列極具競爭力的產品,中端處理器麒麟820 5G,高端處理器麒麟1020,麒麟1020將是安卓的第一款5nm工藝製程的處理器,同時高通下一代處理器驍龍875不會使用5nm工藝製程,這次麒麟1020會全面超過驍龍處理器。

總結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今年可能是華為最困難的一年,不過華為還是具有一定的核心技術,再加上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即使銷量出現下滑,也不過太多,只是國內第一、世界第二的地位是可以保住的。


叫獸科技說


華為手機銷量下滑20%的消息,來源於外媒The information的報道,據悉,華為內部預計2020年華為手機銷量將在2億部左右。

華為做出如此保守的市場預測是形勢所逼。

當前,國內市場紅利不再,各大廠商競爭激烈,潛在用戶規模日益萎縮。據信通院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為3.89億部,與2018年相比下降了 6.2%。

而由於受到今年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手機市場銷售更是雪上加霜,2020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 2720 萬部,與2018年相比下降了下降 44%。

在國內市場不容樂觀的前提下,全球手機市場也同樣疲軟,據IDC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銷售量將減幅達2.3%。而華為不僅被美國納入實體名單,還被 Google 的限制了GMS 授權,這無疑會進一步惡化華為手機在國外市場的銷售。依據Canalys的研究數據顯示,華為2019Q4全球手機出貨量為5600萬臺,較2018年同期市場佔有率下滑了1.4%。

可見,華為手機的預計銷量下降,是由國內外市場的發展趨勢所決定的,也是綜合了市場競爭中的客觀因素的選擇。

華為如何圍追堵截中絕處逢生?

源於諾威格宿命的制約,華為通信設備商走上了手機發展之路。同樣,由於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40%左右,未來的發展空間難以實現翻番的願景,因此,華為必須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場。然而,由於谷歌GMS的封殺,華為的海外之行則顯得十分坎坷。在2020年的不利局面之下,華為不得不寄希望於HMS服務的全球部署。

GMS即為谷歌移動服務,其是Google公司控制Android手機生態的一種手段,對於國外Android手機而言,沒有GMS授權認證,就無法使用Youtube、Chrome瀏覽器、谷歌地圖及Gmail郵件等應用。更加重要的是無法享受Google Play應用商店,這就好比蘋果手機無法使用APP store下載應用。顯然,GMS授權限制,是華為手機在國外銷售難以逾越的障礙。

當然,華為絕不會坐以待斃,HMS就是其背水一戰的利器。HMS即華為移動服務,是華為雲服務的集合,包含支付、雲盤、推送、消息、華為賬號、付費下載及快應用等服務。根據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披露的數據,華為已在全球170多個國家與地區上線HMS服務,華為全球註冊開發者超過90萬,接入HMS Core的應用達到4.3萬,而據最新消息,目前HMS應用已超過了5.5萬款。

實際上,華為HMS能否成功?業界對此提出質疑的人不在少數,畢竟,蘋果與谷歌的實力不容小覷。但是,華為的行動已經表明其打破壟斷的決心,其啟動了10億美元的“耀星”計劃,鼓勵全球開發者去豐富基於HMS核心的App應用。同時,華為也積極尋求與騰訊、新浪等夥伴的合作,進一步激活華為瀏覽器、華為音樂、華為視頻及華為閱讀等應用的潛能,全力打造HMS生態。

另外,在華為發力HMS服務之際,國內友商卻鮮有發聲。或許,友商迫於谷歌的GMS大棒也確感為難,只能保持沉默吧!實際上,華為發展HMS對於友商來說應該是雙贏的局面,如果HMS成功了,友商自然不用再看谷歌的臉色了,說不定還能減少一大筆GMS授權支出;如果HMS失敗了,那華為在海外市場可能就得退出戰鬥了,而其15%左右的市場佔有率則會被其他廠商所消化,那麼,友商們則很可能會分到一部分市場,也算是為華為挽回些顏面?當然,站在國人的立場,應該不會有人希望華為會失敗!

結束語

在全球手機行業不景氣的大形勢下,加之肺炎疫情的影響,華為手機銷量下降或許是在所難免。同時,谷歌GMS的封殺看似將華為逼到了牆角。而換個角度看,也正是為形勢所逼才更加激發了華為的鬥志,或許HMS會成為華為打破封鎖的新出口。

實際上,在微軟與蘋果的發展進程中,同樣歷經過生死攸關的境遇,但依然能突破極限走向顛覆。那麼,華為又何嘗不能做到呢?


科技漫漫說


感謝您的閱讀!

華為就像一架奔馳的馬車,終究還是被美國谷歌,ARM等等公司給拉住了韁繩。華為畢竟不是脫韁的野馬,這就讓華為在速度上受到了鉗制。

根據外媒information報道,在華為在內部,公佈了銷量目標,2020年的銷售量因為美國製裁加上疫情影響,今年會下降20%。

其實,早前就有新聞,華為砍單,這確實是因為5G市場銷量問題,也考慮到今年整個市場行情問題。

加之華為之前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在5G方面,讓美國擔憂。所以,在這種制裁下,美國谷歌禁止華為使用GMS服務,間接的讓華為在歐洲市場頗受影響。

在國內市場中,華為去年就發揮了極大的優勢,也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歐洲市場緊縮的前提下,歐洲市場確實在不斷加大國內市場的步伐,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國內市場,華為能夠一直保持持續增長的原因所在。

但是,面對疫情,以及小米,OPPO,vivo的新機不斷,對於華為來說,國內市場的穩健位置,是否還能夠持續保持呢?

我們確實對於這種猜測也只是在猜測中,畢竟計劃和實際有變化,到底今年的情況怎麼樣?會不會形成一種新的增長?也未可知。

而且,華為在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也在不斷髮展,就算影響,也似乎是消費者業務,目前我們不好預估,華為以後情況。


LeoGo科技


首先這裡得明確一下,所謂華為遭遇負增長並非指整個華為,根據外媒information的報道,這個負增長僅僅是手機業務,預計2020年華為手機全年銷量在1.9~2億之間,有大約20%左右的下滑。至於華為整個業務情況如何,目前並未有媒體或者機構有預估。

1、手機業務負增長不意外

其實,個人對於這個消息一點都不意外,如果你平常關注個手機廠商銷量的話,你就會發現這種負增長早已經有了端倪。IDC給出的2019年Q4全球手機銷量榜單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季度華為同比就是下滑狀態,幅度達到了7.1%,這個比例可以說不小了。

出現這種情況,顯然說明華為手機被谷歌斷供GMS服務後海外銷量大幅下降,而從其他幾家手機品牌在歐洲市場份額大幅上升的情形來看,華為手機的歐洲市場受到了重創。

在海外市場大幅下跌的情況,華為手機也就只能靠中國市場來支撐了!

2、疫情讓華為中國市場也受到打擊

本來或許還能靠著國內市場支撐起來,但是沒想到春節前疫情爆發,這對華為來說基本又是一大打擊。

要知道華為如今在國內能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很大部分靠的是線下渠道出貨,而疫情爆發後全國各地管控大量店鋪關門歇業,這必然導致整個線下渠道無法正常出貨。況且傳統的春節假期還是一大銷售旺季,如今直接丟了!

這種情形下,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的銷量顯然也是下滑的,至少第一季度的整體銷量不行了。而隨著疫情而來的工廠停工等,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的生產,包括後續的供貨等問題。

3、友商們的競爭力有提升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國內其他手機廠商,進入2020年後無論小米還是OV系都開始發力手機高端市場,對他們來說隨著中低端市場的飽和,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必須得搶這塊市場,這樣才能有肉吃,否則長期吃湯只能讓自己倒下。

可以說小米、OV現在是卯足了勁準備大幹一場,這種情形下必定會對華為產生一定的有影響,其他品牌的高端機型沒多賣一臺就會讓華為少賺一臺機器的利潤,畢竟現在整個手機市場就是存量市場,他多一塊肉你就得少一塊。

Lscssh科技官觀點:

整體來說,在全球智能手機萎縮的情況下,華為手機業務出現下滑屬於很無奈的事情,谷歌的斷供是核心原因之一,要知道早前華為手機海外市場銷量可不低(歐洲市場曾達到30%份額),現在這麼大一塊份額掉了,光靠國內市場要支撐起來並不容易。剩下疫情的爆發,以及友商們的大肆進攻高端市場,讓國內的競爭壓力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