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辨識與應用(6)——天樞穴

一、穴位名稱:天樞——大腸募穴。

二、穴位所屬:足陽明胃經。

三、穴位定位:在腹部,橫平肚臍中央,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

穴位辨識與應用(6)——天樞穴


四、穴位解剖:解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9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9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小腸)。

五、穴位主治:

①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痢疾等胃腸病;

穴位辨識與應用(6)——天樞穴


穴位辨識與應用(6)——天樞穴


②月經不調,痛經。

六、操作: 直刺1~1.5寸。《千金》:孕婦不可灸。

七、詳解:

①天樞穴,隸屬經絡為足陽明胃經,《靈樞·經脈》曰:“胃足陽明之脈:...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當然治療胃腸相關疾病,如: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痢疾,中醫中的穴位,主要講的是調節陰陽,是雙向調節,治療的是“人”,一個整體,所以說,既治療便秘,又治療腹瀉。只是說有的穴位有偏性,通過不同的手法達到補或瀉的目的。比如說天樞穴,偏瀉;中脘穴,偏通;足三里穴,偏補等等。

②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又稱為“腹募穴”。“募”,有聚集、匯合之意。所以治療“腸”的一些病症。

③天樞穴,隸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而天樞穴又是“腹募穴”,氣血聚集之處,善調中下焦之氣血,引氣血下行。故能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針灸甲乙經》與《千金方》均有相關記載。

大家好,我是針灸老張,感謝您的關注,下期再見!

溫馨提示:本內容為中醫科普,不作為疾病治療的指導,如有病症,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自行治療導致的任何問題和意外,與該文章的作者無關,特此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