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众所皆知,玉器油润,但这是针对新玉来说的,古玉并不油润,而是硬朗。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油润是新玉的视觉效果,刚刚切开的和田籽料,恰如羊脂,肥腻油润。鉴定玉材,我们通过油润度来衡量,是重要方法。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然而地下埋藏上千年的古玉,却并不符合这个标准。这是因为,经过墓葬环境的影响,以及缓慢发生的氧化作用,古玉的表面,已经被厚厚的皮壳包裹。我们看到的、摸到的,并不是玉质本身,而是这层厚厚的氧化膜,恰如冰糖葫芦,俗称包浆。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这层包浆覆盖在玉的表面,会对入射光产生折射,让光线柔和硬朗,玉质越好,光线越硬,最佳状态便成了玻璃光,但并不刺眼,如上图。而刚刚制作好的新玉,表面并没有包浆,因此我们只能感受到油润。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学习了古玉的包浆,也就会看光气了。故真正的鉴定高手,远远一眼就能看出真假。因为古玉的这层光,是自然氧化形成的,造假难以企及。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再来感受一下古玉的硬朗光气,特别舒服,整体光泽浑然一体,找不到任何现代工艺或强光的感觉。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真品古玉硬朗,而不油润。这是初学者特别容易犯的错误,一定不要按照新玉的标准去研究古玉。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而仿品的光,是现代高转速下产生的,急功近利,浮躁至极(如上图),往往呈现大面积高光,贼光四射,而抛光不到位的地方,则十分暗淡,内外两张皮,这是鉴定要点。

8张图片真假对比学习古玉光气,要牢记油润并非古玉特征(干货)

新玉的油润感,跟古玉的硬朗光气,完全不一样。一定要多看真品,才能逐渐培养出感觉。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喜欢古玉的您,带去一点点帮助。欢迎关注转发留言,咱们一起来养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