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乎?‘’順行”乎?

“逆行”之詞,並非新創,是有人拿來的早成。它又是隨著“新冠”的肆虐而流行的。

流行的並非就好,如同當下流行的“新冠”。而今我要說的是:“逆行者”的應用和意函雖無惡意,但畢竟有些不妥,故不敢苟同。

“行”,人人皆明,不需多言。“逆”大有文章,不得不議幾句。“逆”,有“反”之意,往往也伴隨“順”而存在。何為“順”?順就是無波折、遂心願。它是人們心中的“好”,也是人們追求的“念”,還是人們生活的踐行。如:貼在門上的對聯,寓意著順;雙手合十的祈禱,寄託著順;拜年的用語,充滿著順;就連送走客人的剎那,也不忘送上一句“祝你一路順風”。而“逆”,在人們看來卻沒那麼幸運。人們從來就不喜歡它,有意躲著它,甚至厭惡、憎恨它。如:“逆勢而行”;“逆反心理”;“大逆不道”;“叛逆”……

當下某些口者、筆者奉為時髦的“逆行者”,對其獨衷或專情,必有其因由。在他們看來,指向是特別的,內含也是特殊的,如此別出心裁的比偷,還真有點自鳴得意。可他們那裡知道,專情並非合情,得意並非切意,“搬來的”也不一定適應。

在“搬來者”那裡,“逆行者”應該是指走向疫區的人,具體說,是指走向疫區併為疫人付出愛心的外地人。其內含在於襯托這些人的勇敢無畏和無私奉獻。應該說,其初衷可能沒錯,表面的意思也正確,但是如果認真分析看,那就很值得商榷。想一下,如果去了的是“逆行者”,是勇敢者,那麼待在原地區的十幾億人民又是“逆行者”,還是“順行者”呢?他們是勇敢者還是膽小的慫蛋呢?是那些宅在家裡的用網上的暴棚為武漢加油,是那些遠在祖國各地的人在粉粉把捐款匯往武漢。你說這種行為是“逆”乎?是“順”乎?“慫”乎?“勇敢”乎?顯然,答案是明確的,那就是順,那就是勇。既然如此,那去了的和沒去的其行為結果不都一樣嗎?當然,去了的,肯定是勇敢者,是勇敢者的突出代表,也本應特別肯定並予以嘉獎。但是,我要強調的是:從道德層面上看,在支援疫區這個問題上,只有順行者,沒有“逆行”者,也決不允許逆行者。“逆行者”的使用,不但不合時宜,也會傷了多數人的自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