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逆行者”的千里馳援

抗疫 | 三位“逆行者”的千里馳援

出發從來都不是難事,難的是在危難中,仍然堅定逆向而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陝西,有這樣三名年輕的“逆行者”,他們分別從一個普通貨車司機變身救援物資運輸司機、從一個打工者變身一線志願服務者、從一個建築從業者變身“家鄉味”的運輸者。他們用自己質樸的愛和信念,為武漢戰疫注入了點滴力量。

“隨時需要,我隨時出發”

“這批貨是要送往湖北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的醫用空調,如果去了,回來就要被隔離,聽清楚了嗎?”

正月初三,陝西周至縣“90後”貨車司機趙濤,接到了一單特殊的任務。“那可是給病人們用的重要物資呀,盡我所能,多做一點是一點。”接到任務後,趙濤連夜裝貨以最快速度將這批物資送往指定地點。路上,他一刻也不敢耽誤,正月初四下午1點多,歷經15個小時後,他終於抵達武漢。在出具武漢方接受物資證明及急救物資綠色通行申請書,履行測量體溫、人車消毒等程序後,把貨送達火神山醫院。

“印象最深的是進入武漢時,幾位路人遠遠地向我豎起了大拇指。”趙濤說,雖然暫時回不了家,但想起那一幕就覺得特自豪,覺得應該多為武漢做點事。

此後趙濤兩次手持“馳援火神山醫院建設車輛綠色通行證申請書”,從廣東將消毒液運往武漢。趙濤越幹越起勁,只要看到是救援物資,從不討價還價,直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武漢。接下來,他還從廣東將移動廁所運往武漢雷神山醫院,將消毒水和防護服運往武漢3家醫院,將蔬菜送去武漢,連續6次在夜間駕車,一路向武漢馳援。

“我進出武漢比較多,為了不接觸別人,就用簡易旅行爐煮方便麵或者掛麵,已經很久沒吃上像樣的飯了。”當貨車司機5年多了,趙濤似乎已經完全習慣了“居無定所”的生活,以車為家,只不過這次特殊,因為去的是武漢,在車上的日子有點漫長。每天除了送貨,趙濤大部分時間都蜷縮在自己的車裡。“我帶了枕頭、被子,這就是我移動的家。”趙濤說。

“我時刻準備著。隨時需要,我隨時出發。”趙濤堅定地說。

“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早上剛剛睡醒,有一個想法,去武漢,去火神山醫院,就算搬一塊磚也是盡力了。”1991年出生的陝西渭南小夥高翔,從外地務工回家後,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在建設的消息,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別人當做玩笑話,高翔卻是十足的行動派。他收拾行李,立刻動身,隻身一人駕車十幾個小時來到了武漢。在高速路口,核查了進入武漢的目的,檢查體溫等身體狀況正常後,他進入市區。

“剛開始的幾天特別難熬,人生地不熟,困了只能在車裡休息一會,吃飯也無法保障。尤其是身邊志願者出現被感染的情況時,自己也會有恐慌、焦慮、不安的情緒。”高翔坦言道,面對疫情和困難,他不斷給自己打氣加油:“既然來了,就不能退縮。”

通過當地招募,他成為一名志願者,在服務點幫忙裝卸醫療物資。任務越重,他越是起勁,能多搬一箱,他就多搬一箱。

“衣服溼透了,上午剛剛從上海發過來的一批物資,和一群不認識的志願者一起卸下來了,300多件。”這是高翔的一條微信朋友圈視頻,他的眼神有些疲憊,滿臉通紅,汗水打溼的口罩,已經粘連在了臉頰上。

不知疲倦地搬運物資,駕車接送醫務人員。志願服務已經一個多月了,高翔說“疫情不退,我也不退。”目前,高翔在為河南醫療隊做志願服務,主要負責調度協調174名醫務人員的吃飯、領送物資等。“這項工作時間長、彙總的信息量大,想要幹好也是不容易,高翔依然堅守在志願服務的崗位上。”一名醫療隊員說。

“這是我最想做的事,一定要去”

在西安市北三環大明宮建材市場,一輛4.2米長的“江淮”平板貨車已經跑了6年,11萬多公里,但從沒跑出過省。不久前,它卻歷經4天4夜,行駛3000多公里,兩次穿過秦嶺隧道抵達湖北武漢。

“一線的醫生護士這麼辛苦,我能做些什麼?家鄉的草莓剛上市,如果能讓醫生護士吃上,那該多好。”帶著這份樸素的執著,30歲出頭的長安區民營企業主楊傑開著這輛貨車兩次往返西安和武漢,給陝西支援武漢的醫生護士送去了850公斤草莓。

回想最初,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護理師、疫情熱線負責人溫繡藺得知楊傑的想法後,心裡不踏實,想要勸阻他,楊傑卻說,“這是我最想做的事,一定要去”。

“我看到醫護人員在一線英勇救治患者的視頻,真是很感動。”清了清嗓子,楊傑說:“家鄉的草莓剛上市,我想讓醫生護士們嚐嚐。”

“北京一個客戶買了挺多草莓,我得送過去。”離開家時,楊傑對妻子文春萍隱瞞了此次行程。

鮮嫩的草莓精心裝進盆裡,用膠帶固定,上面蓋著棉被防凍。為了避免磕碰,楊傑把車輛時速控制在60公里以下。開夜車犯困時,楊傑就在服務區停車休息,“駕駛室裡睡覺不好受,暖風不足,車上的一件舊棉衣也只能蓋住上半身,睡一會兒就被凍醒了。”

出示了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和當地疫情指揮部聯繫開具的通行證後,2月14日貨車進入武漢市區。楊傑把來自家鄉的草莓,一盆一盆送到陝西醫療隊一些隊員手中。

“沒能讓每名隊員都有一盆。”從武漢返程時,楊傑一邊開著車,一邊默默地盤算。最後決定:再拉一車過來,醫生護士必須每人一盆。

2月15日晚,楊傑回到西安,在高速路口將轉運來的草莓裝車後,再次駛向武漢。到達武漢後,醫生護士給他安排了住宿,他卻執意要走,“不能給大家添麻煩。”

返回西安的當晚,楊傑給妻子接通視頻電話:“我從‘北京’回西安了,現在在酒店隔離,離家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