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農村老年人很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

墮落的俗人西瓜號


農村的老年人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養殖業能否賺錢比較清楚,甚至有的老人曾經有過從事養殖業的失敗教訓,還存在有不少在養殖當中留下的痛苦烙印,一提到養殖業就會憶起當初自己失敗的經歷,出於對年輕人的關愛,也就會反對年輕人不要參與到養殖業當中去。



一、養殖業的風險大、投資大

在農村有一句老俗話,叫做“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從這句俗話中可見,養殖業是存在著很大風險的。這句俗話也就是說即便你家裡面再有錢,一旦從事了養殖行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賠個底朝天,如患病快速死亡,受自然災害影響等。這也是農村老人出於對穩定生活的考慮,不建議年輕人在家裡面搞什麼養殖業。

搞養殖業不僅風險很大,投資方面對於農民來說也不少,在當前要從事養殖業,場地、設備、飼料、種苗等,少則需要10萬8萬的啟動資金,多者就需要幾十上百萬元的投入。這麼大的一筆投資,有不少從事養殖業的農民,是需要進行貸款或籌借的,也就意味著只能賺不能賠,但是做生意哪有隻賺不賠的理呢,一旦賠進去了,對於不少農民朋友而言,可能需要好多年都不能翻身。


二、養殖業很辛苦

養殖行業還不同意種植業,種植業也許不需要天天守護著,但是對於養殖業而言,卻需要時時刻刻的監護者。一年365天都不得清閒,每天都需要給畜禽餵食,還要看管著,時時都要小心,防止其擠壓踩踏,預防相互掐架受傷等造成的經濟損失。

沒有從事過養殖業的人,是很難理解養殖業當中的艱辛,就農大村裡面有戶養牛的人家,為了考慮到能夠節省工人工資,所有的工作都是夫妻兩人去做,他們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半夜,早上天一亮又要起來,需要給牛粉碎秸稈儲備草料,餵食、喂水,清理圈舍等,這樣週而復始的辛苦勞作,一般的年輕人還真的難以承受,這也是農村老人所擔心的事情,就怕有些年輕人幹了一半就半途而廢了。


三、銷售渠道的問題

養殖業當中銷售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從當前就能夠看得到,因受疫情的影響,對於一些養殖業打擊也是很大的,比如說肉雞、肉鴨類就難以銷售,有不少養殖戶到了肉雞出欄日期,卻找不到客商,沒辦法的情況下,只有自行屠宰放入冷庫臨時存放,這樣就造成了資金的積壓,與加大了成本與風險。

關於養殖銷售困難的問題,農大也有過切身的經歷,大約在20多年前,當地發展肉兔養殖業,於是農大也引進了兩百隻肉兔進行養殖,直到後來發展到五六百隻,但是在銷售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根本找不到銷售渠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很低的價格銷售給周邊村民,也有部分進行屠宰自用,甚至贈送給了村民們飼養。


像養殖業中還需要專業的技術、市場前景的分析等,過多就不用再說了,僅從以上這三點,就可以看得出來在農村從事養殖業的困難,如果自己沒有一定的流動資金,沒有過硬的養殖技術,沒有持之以恆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良好的銷售渠道,沒有很好的市場環境,不僅農村老年人會反對年輕人去搞養殖業,農大在此也提醒有想從事養殖業的廣大農民朋友們,在沒有認清楚以上這幾點之前,還是需要慎重從事養殖業。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農大知事


1998年那年我老丈母孃退休了。退休了一下來沒啥事兒了待著鬧心。尋思乾點啥呢?得了養豬去吧!以前他家就是農村江北的。離嫩江江邊兒特別近,村子叫哈拉村。

在村子花了1萬多買了三間平房。院子200多平方米。帶了一個大豬圈。雄雄氣昂昂高高興興地去了搬過去了。準備大幹一場。抓了兩頭老母豬。過了倆多月,下了兩窩崽。一個母豬下12個。一個母豬下十個。

可把我老丈母孃樂壞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九八年一場大水。把房子沖垮衝破。豬圈也衝沒了。村委會地勢高。把豬和豬崽子抱到村委會去了。大水退了。把豬崽子和豬都給賣了。連本兒帶倉都賠進去了。這一下子積極性就沒了。房房子1萬塊錢買的。6000塊錢賣了。這一下子眼睛直了。點兒也背呀!現在一提養殖的事兒,他直搖腦袋。

所以農村養殖風險挺大。你得了解市場行情。還得懂得養殖技術。

還得成天和糞便打交道。小型養殖場抗風險能力太差。大養殖場有國家扶持。要是趕上禽流感。豬瘟就完了。。老年人經歷太多了。不如出去打工。和養殖掙得差不多。沒有多大風險。所以有的老年人不贊成年輕人養殖。就這個道理。


東北二剛


我有一個朋友,在老家投資了幾十萬建場地搞養殖業,在當地來看規模不小。三年前養羊,拉的羊回來水土不服,死了很多,虧。兩年前養牛,剛好碰對牛生病,死了很多,虧。去年養豬,豬瘟襲來,又死了一大片,虧。好吧,做什麼都虧,沒本錢了,投小點吧,養雞。好了,雞養得大了,準備可以賣了,又出現疫情,人都出不來,更不用說賣雞了……

當然,一個人做生意除了運籌帷幄之外,還有一部分運氣的成分避免不了。做任何事都有風險,但如何規避風險,項目是否可行,就要看自己來考量了。

今年的行情更難了,做生意的老闆需謹慎,管好自己口袋的錢。養殖業不是做不了,做事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機會合適,還是可以做的。父輩關心的是我們的穩定,對於投資來說,肯定不如有份穩定的工作好。思維方式不一樣,所以父輩還是希望我們安穩。現世安穩,多好!



江楓行者


不是說養殖業不賺錢。養殖業的風險太大。搞不好還要虧錢。我以前就是在家裡面搞養殖的.家裡有個小型豬場.從08年養到2014年.前幾年小賺一點不算虧.到了14年的下半年豬價直線下跌.加上一批育肥豬的傷亡.幾年賺的錢又都虧進去了.養殖別的我不太理解.但對養豬來說.我深有體會!所以說盡量做點別的生意都不要搞養殖.可以這樣說5年以後的你和現在的你.會發現原來搞了幾年養殖還是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展!


亮哥80後


大家好,我遇到過這種情況。首先說,我就是農村長大的。

大概是在2013年的時候,我在當地城市裡面做藥品銷售的工作。我們這裡屬於三線城市,那時候市裡面的基本工資是3000元左右吧。

有一次回到農村老家,看到一個朋友養雞挺好的,覺得很賺錢。他養的是肉雞,就是那時候很火的,供應的某某洋品牌連鎖快餐店做炸雞,漢堡的。40多天養一批,一隻雞可以賺3元左右,一批可以養10000多隻,一批就可以賺好幾萬元。40多天的收入抵得上我的一年收入了。當時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覺得這是我覺不能錯過的發財機會。當天晚上就去朋友的雞棚好好參觀,甚至當時就計劃好在哪選址建雞棚。

回到家給父母說這個事的時候,誰知受到了堅決的反對。首先他們說我的工作雖然不是特別掙錢,但是好在穩定,日後會更好的發展。再者養雞需要投資20萬建雞棚,什麼時候能回本,是否順利都不一定。最後一個原因,覺得我受不了那個苦,養雞需要24小時值班的,更別談餵雞,清理雞糞啦。父母又給我舉了很多養殖賠錢的例子。我當時沒聽進去,一心只想養雞。

後來機會來了,我和一起朋友在鄰村租了一個建好的雞棚,一年租金20000元,比起自己建棚划算多了。

結果呢,呵呵,我們倆轟轟烈烈的失敗而歸,養了兩批,賠了兩批。每個人都瘦了十幾斤,據說養肉雞的人剛開始都會瘦的。

老人不讓搞養殖是對的,裡面風險太大了。有想入行的朋友,望你三思,也可以給我留言探討一下。


蘋果味的小葡萄



小張一家人


我家老人跟我說:家財萬貫,帶毛不算。就是養殖帶毛的動物一天沒賣出變成錢,一天不能算你的財產。搞養殖需要有足夠的精力還有經驗。不能瞎摸索著和蠻幹。養殖業大多群養,一但出現病瘟,群體得病。那就是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而且養殖業的價格不太穩定。今年高明年低也是正常。我家老人就反對我搞養殖。


農村虎妞的生活


老人反對也是有考慮的,只不過觀念陳舊了點。年輕人現在搞養殖其實還挺有前景的。

  1. 不好找老婆。老人會覺得年輕人嘛,天天在家搞養殖,不好找老婆,畢竟現在的年輕女孩誰願意跟你一起養豬養羊的,找不到老婆就是個光棍,別人會笑話。我有一個同學就是養羊的,20歲開始養,養到24歲。最後他爸回去偷偷把他養的羊全賣了,直到去年結婚了。才讓他繼續養。
  2. “沒出息”。老人的觀念就是年輕的時候就要出去闖,吃點輕鬆飯,做點輕鬆事。只有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才回去養豬養羊。哪個老人不希望別人誇自己子女能幹哦。
  3. 規模小,不掙錢。以前農村養豬養羊都是為了貼補家用,一家最多也就喂幾頭豬,幾隻羊。養殖方法也不科學,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所以才反對。

現在不一樣了,政府支持年輕人回家創業,其中養殖業更是大力支持。科學養殖,規模養殖還是很有前景的。


阿勇的故事


因為養殖業風險大,投資大,當然利潤也是可關的。比如說豬吧,去年豬肉瘋長,去年養豬賺了一大筆,但是前年呢?我沒記錯的話,前年豬肉便宜的要命,為啥那麼便宜,就因為前年生豬的疫情嚴重,從而造就了去年的豬肉瘋長。所以老人們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冒這麼大的風險去闖蕩養殖業。畢竟誰也不知道在自己搞養殖的時候會不會碰到那種災害性疫情。


忽然見小胖


【三友話三農】回答:養殖業不好乾,投資大有風險,小心駛得萬年船。

1,一些農村老年人有的從事過養殖業,有過失敗的沉重教訓,也有的看到他人從事養殖業敗家的實例。

2,說說我身邊的一個真實事例吧。我的一個親戚是一個小青年,成家立業後,有了一個小男孩,分到了十畝責任田。按理說,一家三口人,除去種好地以外,男的在外打個工,女的在家看好孩子,小日子應該過得象蜜罐那樣甜。可我那個親戚是個不守安份的人。他老覺著自己在家種地沒有出息,應該乾點事業和名堂來。鄰村有個賣雞飼料的經營戶知道他的想法後,便動員他飼料白肉雞,說是飼養週期短,見效快,利潤高。貸款他給辦,大棚他幫建,技術他提高,管理他找人,飼料他賒給,銷路他有人。親戚被說得團團轉。在信用社貸款十萬元,準備建棚。父母和村裡的一些老年人都告誡勸阻他,千萬別幹養殖業。他象中了魔了似的,什麼話也聽不進去。建好了棚,進來了雞苗,賣詞料那人說話算話,為他養雞提供了一條龍服務。剛開始兩茬掙了不足一萬塊錢,更使他信心百倍,又加大了投入,準備發筆大財。誰知天有不測風雲,等到賣雞時,偏偏出現了雞瘟,怎麼看也沒有效,一萬隻一死雪白一片,三五天就去了一半。後來,他一看不好,趕緊連剩餘的五千只處理了。賣飼料的把雞處理完,直接把錢扣下,作為飼料錢。牆倒一溜歪。信用社信貸員聞訊後,天天跟他後面要貸款。他一看不好辦,索性用起了高利貸。兩三年時間,高利貸連本加利漲到了邁30萬元,他再也弄不到錢去還高利貸了。最後一看家裡呆不下去了,他乾脆帶著妻子孩子跑了。家裡的房子,雞棚和財產都是人的了,至今下落不明,要賬的還經常圍門謾罵,父母整天愁的以淚洗面,不敢還言。

3,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計劃從事養殖的農民朋友一定要慎之又慎,養殖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小心駛得萬年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