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有“海上蓬萊,陸上天台”之美譽的雪竇山,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西北,為四明山支脈的最高峰,海拔800米。

妙高臺就在雪竇山千丈巖西側,因有峰突起,截出萬山之表,稱“妙高臺”,又名“妙岑嶺”或曰“天柱峰”。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清初,妙高臺北首,建棲雲庵。蔣介石在1927年第一次下野時,回到老家溪口,拆掉了此處的棲雲庵,改建了自己的這個別墅。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整座別墅,分為二層,上下平房共六間,用西式平臺連成一體,總建築面積436平方米。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走進大門,一樓中間是個天井,兩邊平房各一間;別墅的天井中間,保留著一座石塔,是清初雪竇寺方丈石奇禪師的舍利塔。清順治八年(1651年)石奇禪師重建雪竇寺,使雪竇寺佛光重開,他去世後,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於雍正四年(1726年)建造了這座石塔,以志懷念。因為蔣家祖祖輩輩都虔誠禮佛。蔣非常尊重他,所以在造妙高臺的時候,把它移動到這裡,並且每次到這裡來叩拜。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二樓中間懸掛著白底黑字的“妙高臺”橫匾,系蔣介石親筆題寫。還有一說,說蔣有意在女字旁下重筆,意為“女子少管閒事為妙”。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妙高臺二樓水泥走廊與陽臺相連。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二樓會客室是按照宋美齡1948年11月赴美求援之前的囑咐佈置的,牆壁上面還懸掛著她的手繪國畫。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臥室,屋內陳設也是按照宋美齡的喜好佈置的。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當年蔣介石辦公的地方,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走進展室,陳列和懸掛著眾多的實物和照片,記載著一段段歷史往事。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蔣介石一生中,從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到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22年中,三次從統治中國的位置上下野,辭歸故里奉化。這三次下野,有的是被逼無奈,有的是以退為進,三次下野,三次復職,反映了他善變的政治手腕和操縱權力的機謀。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1949年1月22日,蔣介石第三次被迫下野。他抵達溪口後,在妙高臺別墅和另一處下榻地蔣母墓廬分別安裝電臺,並增設長途線路,銜接南京重要軍務,還命令電話監察官,監聽桂系三巨頭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一切消息。蔣介石在此實行幕後遙控操作,繼續發佈命令,以圖挽回敗局。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在此期間,蔣介石在這裡接見了軍政要員三十餘人,妙高臺一度取代南京,成為當時臨時的政治和軍事中心。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妙高臺平臺中有一塊突起的石頭,方形光滑,可容一人入座。導遊講,叫“總統石”也叫“升官石”。大家聞聽之後,紛紛去坐,討升官發財彩頭。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妙高臺前面是風景秀麗的亭下湖,這座人工湖,湖面約5.9平方公里,蓄水量約1.53億立方米,相當於7個杭州西湖。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妙高臺樓房岩石上面建有兩個亭子,一個是棲雲亭,另外一個是晏坐亭。棲雲亭是中式結構,供蔣介石帶男客遊玩的地方。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晏坐亭是西式結構,供宋美齡帶女賓遊玩,而且它比棲雲亭要低一點。兩個亭子一高一低,據說蔣有男尊女卑之意。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雙虎聽經”說的是宋朝雪竇寺高僧知和禪師,曾在這裡結蓬修行。他每天五更起身,來到妙高臺,雙膝盤坐在晏坐石上講經說法,使居住在妙高臺下懸崖洞內的兩隻老虎也聽得十分入迷,漸斂野性。宣和七年(1125年),知和禪師在晏坐石坐著死去。兩虎相守,久留不去。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裡變成了他臨時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強渡長江。4月23日解放南京。4月25日,蔣氏父子悄然離開妙高臺,離開溪口,成為絕別。

蔣經國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上午,隨父親辭別先祖母墓,再走上飛鳳山頂,極目四望,溪山無語,雖未流淚,但悲痛之情,難以言宣。本想再到豐鎬房探視一次,而心又有所不忍;又想向鄉間父老辭行,心更有所不忍,蓋看了他們,又無法攜其同走,徒增依依之戀耳。終於不告而別,。天氣陰沉,益增傷痛。大好河山,幾至無立錐之地!且溪口為祖宗廬墓所在,今一旦拋別,其沉痛之心情,更非筆墨所能形容於萬一。誰為為之,孰令致之?一息尚存,勢必重回故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