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古詩賞春天——《春興》古詩賞析

春興

唐 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跟著古詩賞春天——《春興》古詩賞析


武元衡,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闢使府,至監察御史,後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隨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史。元和八年,徵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

古詩賞析: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這是暮春時節典型景色。楊柳枝繁葉茂,天氣乍陰乍晴,殘花落盡,流鶯開始盡情地活動。這句表面上只是單純的寫景物變化,其實也意味著春天已漸行漸遠,和春天一起遠去的還有如水的時光。人生易老,不堪長期漂泊,於是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跟著古詩賞春天——《春興》古詩賞析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這兩句抒發思鄉之情,出語平易自然,想象新奇,意境優美。作者思鄉卻不能及時回去,只有將這份思念寄託於夢境。夢是何等虛無縹緲,無形無跡,詩人卻將之想象成可以被春風吹走的東西,像是輕盈的柳絮,又像浮軟的遊絲,它隨著春風回到了洛城。這一“吹”,一“逐”,都極具表現力。“吹”字,突出春風的多情,它似乎看懂了作者的心思,殷勤吹送鄉夢,為鄉夢作伴引路。“逐”字,將鄉夢形象化,它追逐著春風,不遠萬里來到作者的故鄉,亦是有情之物。

跟著古詩賞春天——《春興》古詩賞析


鄉夢,極其普通,但凡想家之人,都有親身體驗。作者卻將之寫成一個有情有形之物,為全詩平添出無盡的情趣,鄉愁是苦澀的,但在詩人的筆下,這苦澀之中又孕育著一種希望,給人一種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