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跟土地有關係嗎?

三思而後行152213601


作為房屋拆遷工作一線的拆遷隊員,特結合工作實際來回答這一問題,本答覆的主要內容是:

——房屋拆遷跟土地的性質密切相關,直接關係到拆遷的補償方式及補償金額。

  1. 拆遷補償根據土地的性質,分為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即農房)、國有土地房屋(又可分為劃撥的國有土地房屋、出讓的國有土地房屋即商品房)補償。
  2. 總體而言,農房補償標準低於國有土地房屋補償,國有土地房屋中的出讓土地補償標準高於劃撥土地補償。

下面,就結合拆遷中案例說說相關情況。

一、圍觀案例,兩兄弟不同的土地性質,不同的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

這是約3年前筆者所負責的徵地拆遷社裡發生的真實的事例。兩兄弟住在同一個院落裡,在摸底調查時,哥哥的證上是標明的是國有土地,弟弟的是集體土地,一問原來哥哥是購買原鄉里企辦的土地。

再一步核實,哥哥的房屋的確是國有出讓土地,不是農房,不能按農房拆遷的程序進行拆遷,需按評估的方式進行徵收;而弟弟的房屋是農房,就直接按農房拆遷補償的方式和標準進行補償。

哥哥的房屋按土地的價值和房屋拆除後就近購買商品房的均價作評估補償,弟弟的農房主要有房屋主體補償款、宅基地範圍內構附著物補償、房屋殘值搬遷搬家費及獎勵、住房安置。哥哥的拆遷補償只與房屋面積相關,與家庭成員的人數沒有關係;弟弟的拆遷補償不但與房屋面積相關,還與家庭成員的人數相關(住房安置是按家庭成員的人頭進行安置)。

二、國有土地不同的取得方式,也直接影響拆遷補償的評估結果。

國有劃撥土地與國有出讓土地,在對利用其修建的房屋進行拆遷評估時,原則上按重置進行評估,評估的結果存在較大的差別。這是因為,劃撥的國有土地本身不花錢或花了很少的錢,評估時對“地”的補償評估就沒有或很少;而出讓的國有土地,購“地”就花了一筆費用,這筆費用在進行拆遷評估時必須要計算在內,並會參考同地段土地的價格,評估的結果自然會水漲船高。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您好,房屋拆遷與土地關係很大,土地性質的不同決定了房屋拆遷適用的法律依據、補償內容、補償方式、補償標準等,接下來簡單分析一下。我國的土地性質分為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兩種。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與補償條例》(即國務院590號令)的規定;集體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依據《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的內容有:1、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集體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內容主要是土地徵收補償、人員安置費、搬遷和臨時安置補償、房屋補償、青苗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必須按照市場價予以補償。集體土地房屋徵收拆遷,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農村宅基地屬於集體建設用地,其徵收補償標準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的耕地的徵收補償標準來規定的。土地補償的最高上限為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房屋的補償為房屋的構建成本。


提示一下城中村或者劃入了城市規劃區的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可以如下主張,如果是貨幣補償可以參照周圍類似房地產價格,如果是產權置換,就近地段拆一還一。

拆遷徵收補償,總體應遵循合理補償原則,也就是說保障被徵收人原有生活居住水平不下降。


點擊頭像關注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頭條號,獲取更多徵地拆遷相關知識,如需諮詢,點擊頭條號首頁,首頁底部可以諮詢。


京平律師事務所


房屋拆遷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扶貧性質類的拆遷,一種是徵用性質類拆遷。兩種拆遷都有可能跟土地存在關係,當然房屋拆遷也有跟土地無關係的情況。


一、房屋拆遷跟土地有關係的情況。

1、宅基地屬於土的組成部分,地隨房走原則,拆遷宅基地上的房子,就會關係到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和拆遷後宅基地使用權的歸屬。比如,有的房屋拆遷宅基地和房子使用權都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有的房屋拆遷,只補償房屋拆遷,不補償宅基地,沒有宅基地使用權的房屋持有人遇拆遷,宅基地就得不到補償。有的房房屋拆遷後,宅基地歸村集體,有的房屋拆遷後,宅基地歸徵用人使用。

2、房屋拆遷與耕地的關係。這種情況是耕地和房屋都被徵用或者徵收,徵用單位對農民的耕地、宅基地、房屋及其林木果苗進行全部補償後,農民搬離原居住地,農民的耕地和宅基地全部歸徵用單位使用。


二、房屋拆遷跟土地無關係的情況。

1、只徵用房屋宅基地不徵用耕地。比如,道路交通建設,修路地段遇上民房,要求民房拆遷並進行經濟補償,但農民其它耕地不受影響。所以房屋拆遷跟土地也有無關係的情況。

2、扶貧搬遷只搬房子不搬土地。比如很多農村困難戶,國家給予房屋安置後,農民將老房子拆出,搬遷到統一扶貧安置房,耕地不受影響。也就是扶房不扶耕地。所以,這種情況的房屋拆遷與土地也無關。


總之,房屋拆遷,房屋和宅基地分情況應該獲得補償,土地徵收徵用也應該獲得經濟補償,不存在即徵用房屋又徵佔耕地只補償房屋拆遷的情況,房屋和耕地徵用補償一般情況是分開進行獨立補償的。

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喜歡阿洪文章的朋友,記得幫忙點贊、評論、轉發,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房屋拆遷,分為集體土地上房屋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兩種拆遷類型。

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現行法律依據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現行的法律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但土地管理法第47條針對的是耕地上的地上附著物,並未授權對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建造物、構築物實施徵收補償,根據《物權法》第42條,土地徵收與房屋徵收是兩類不同的行政行為,所以中紀辦發[2011]8號文對補償規定依《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精神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集體土地的徵收有兩種型式,一種是一書四方案,實施的是經批准的國家建設項目,可以司法強制執行;另一種是一書三方案,為城市規劃建設實施,因無具體建設項目,無法體現公共利益,只能協商收購,不能司法強制,多數是違法的土地儲備、土地財政行為!


滴水之拆遷後做了律師


房屋拆遷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扶貧性質類的拆遷,一種是徵用性質類拆遷。兩種拆遷都有可能跟土地存在關係,當然房屋拆遷也有跟土地無關係的情況。宅基地屬於土的組成部分,地隨房走原則,拆遷宅基地上的房子,就會關係到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和拆遷後宅基地使用權的歸屬。比如,有的房屋拆遷宅基地和房子使用權都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有的房屋拆遷,只補償房屋拆遷,不補償宅基地,沒有宅基地使用權的房屋持有人遇拆遷,宅基地就得不到補償。有的房房屋拆遷後,宅基地歸村集體,有的房屋拆遷後,宅基地歸徵用人使用。房屋拆遷與耕地的關係。這種情況是耕地和房屋都被徵用或者徵收,徵用單位對農民的耕地、宅基地、房屋及其林木果苗進行全部補償後,農民搬離原居住地,農民的耕地和宅基地全部歸徵用單位使用。扶貧搬遷只搬房子不搬土地。比如很多農村困難戶,國家給予房屋安置後,農民將老房子拆出,搬遷到統一扶貧安置房,耕地不受影響。也就是扶房不扶耕地。所以,這種情況的房屋拆遷與土地也無關。房屋拆遷,房屋和宅基地分情況應該獲得補償,土地徵收徵用也應該獲得經濟補償,不存在即徵用房屋又徵佔耕地只補償房屋拆遷的情況,房屋和耕地徵用補償一般情況是分開進行獨立補償的。集體土地房屋徵收拆遷,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農村宅基地屬於集體建設用地,其徵收補償標準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的耕地的徵收補償標準來規定的。土地補償的最高上限為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房屋的補償為房屋的構建成本。房屋拆遷與房屋所在區域的土地性質有很大的關係。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與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存在眾多不同之處,例如:法律依據不完全相同,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主要根據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徵地方面的法律法規,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主要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條例;徵地程序不同,例如:集體土地宅基地房屋徵收一般需要省級人民政府作出徵地批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需要市、縣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補償內容不同:例如:集體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內容有土地區位補償、房屋補償、青苗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安置補償等;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的內容有: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楊在明徵地拆遷律師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歡迎關注京尚拆遷律師。

房屋拆遷與房屋所在區域的土地性質有很大的關係。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與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存在眾多不同之處,例如:法律依據不完全相同,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主要根據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徵地方面的法律法規,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主要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條例;徵地程序不同,例如:集體土地宅基地房屋徵收一般需要省級人民政府作出徵地批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需要市、縣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補償內容不同:例如:集體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內容有土地區位補償、房屋補償、青苗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安置補償等;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的內容有: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前提是被徵房屋系經營性房屋)。

希望我的回答有助您的疑惑,祝您生活愉快!有相關問題歡迎留言。


京尚拆遷律師


您好,徵收土地與房屋拆遷是不同的行政管理行為,依法分別由負有相應職能的行政機關行使管理權。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某些地方由一個機關統一負責土地管理和房產管理(或者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該機關可以依法分別行使該兩項職權,遵循相應的法律程序對徵收土地和房屋拆遷實施行政管理。依法行政體現在每個具體行政行為上首先應該是依法定程序行政。


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


看房屋的性質。比如對於宅基建房來說,是和土地有關係的。但是對於公租房,則和土地沒有關係。


孫俠律師


一般房屋拆遷都會牽扯到土地。下面為大家簡單的來介紹一下吧


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主要是參照《土地管理法》以及《實施條例》,但集體土地上房屋已經納入到城市規劃區域的,那麼則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進行補償。


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使用權的補償和房屋本身的補償,主要有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這四類。對房屋的補償一般僅以重置成本為標準。


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


產權置換補償:將房屋面積折算成樓房面積分新的房產補償;


貨幣補償:按照當地經濟水平以貨幣方式來補償;


綜合性補償:產權置換與貨幣補償相結合來補償。


補償原則是,依據國土資源部下發的《關於完善徵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要保證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或高於原有生活水平,長遠生計有保障。


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不同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主要包括:(1)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其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式主要有兩種


產權調換,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最低標準為相同地段按面積的1:1。


貨幣補償,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應當要參照周邊市場價。


瞭解理多,點擊頭像關注北京市凱諾律師事務所頭條號 如需諮詢 請私信


北京市凱諾律師事務所


關係大著呢……城市拆遷那些房子拆老白心姓的房子四千幾一平米,他們蓋的賣兩三萬一平米……幾個倍的差價……拆遷在再建——發財,再拆遷再建——再撈一大筆……中國極少數人拆遷拆了肥了淌油廣大人民群眾被房子直接或間接掏成空心磚……拆遷實際是一種短命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