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時刻!長春,終於等來“清零”這一天

  3月10日上午,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在大樓前整齊列隊,靜候一個歷史性時刻的到來。9時許,康復患者走出隔離病區,醫務人員一邊自發地熱烈鼓掌,一邊喊著患者的名字“加油”!至此,長春市傳染病醫院收治的43例確診患者全部出院。截至3月10日零時,長春已連續15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從1月19日至3月10日,52天的鏖戰中,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確診患者零死亡、零漏診,醫務人員零感染。與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在這些“零”的背後,是衛生健康部門和醫療機構無數人員連續奮戰、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的百分百努力。

  奮戰22天的前線醫務人員

  據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分管臨床治療的副院長崔文玉介紹,1月19日,長春市傳染病醫院接收吉林省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患者後,崔院長馬上起動醫院應急預案,準備好三個抗疫梯隊,由張健主任率第一梯隊進入隔離區,開始戰“疫”。

  崔文玉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有一位患者入院時血氧不到60,屬危重症,體重240斤,各種檢驗處置都很困難,崔院長親自帶領一名醫生到病房對該患者進行插管等高風險救治,使這名患者轉危為安。崔院長說:“這名患者情況特殊,他的生命體徵危重,同時被他傳染的7個人都是他的親屬,其中有他的父母,都80多歲了,他當時情緒非常不好,內疚、恐懼,心理壓力很大,不配合救治,他們在為這名患者進行物理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慢慢地,他逐漸開始配合醫生的治療。後來出院時,這名患者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了令人感動的話。“我看不清你的臉,你卻給我一次生命,我也許走在大街上也認不得你,你卻餵我吃飯、擦身,我們素不相識,你卻為我出院而哭泣,出院時我接到最美的花是救我命的人送的,病房裡我的患者朋友互相打氣……我病在武漢,我命在家鄉治癒,感謝大家。燕子歸來,疫情退去,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長春加油!”

  主管護師張新偉在採訪中抑制不住自己開心的語氣:“我覺得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2月19日,我們梯隊進入疫區的時候,我們院長給我的囑託就是:要做到醫務人員零感染,不能有一個掉隊。因為我們安全、健康,才能保證患者被及時救助和護理。擔負著這個責任和義務,我們在今天終於取得了勝利,而且做到零感染。”

歷史性時刻!長春,終於等來“清零”這一天

  最想見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在採訪抗疫第三梯隊的隊員時,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表示自己只是在普通的崗位做著自己的工作,但就是因為有這樣優秀的“普通人”兢兢業業地為患者服務,才能在此次新冠疫情的戰“疫”中取得零死亡,零感染的成果。真是因為有千千萬萬的醫務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才能使我們取得最終的勝利。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護士房瑤說:“我覺得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護士,就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我想我們的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感動,只需要發自內心地給每位患者關愛,患者康復就是做好的禮物。前段時間,有一位患者是80多歲的老大爺,身體非常強壯,每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他也不會氣餒,我們也會及時地開導大爺,讓他保持樂觀的心態,他出院的時候還為我們播放了《義勇軍進行曲》。我應該向老大爺學習這種積極樂觀的心態。現在最想見的就是家人,想陪陪父母、孩子和愛人。”

歷史性時刻!長春,終於等來“清零”這一天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護士李陸陸:“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四口在我們病房隔離,他們家有一個五歲的孩子自己在家,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擔心孩子,一家人情緒特別低落,經過我們細心地開導、疏導和鼓勵,漸漸地積極配合治療,後來全部康復出院。最想見的人就是和親人相聚,吃一頓團圓飯。”

歷史性時刻!長春,終於等來“清零”這一天

  護理部主任蘇繼軍: “最感動我的就是醫護人員在隔離區為患者服務的時候,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因為我們每個班次都是四小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四層手套。平時簡單的工作變得非常困難,有時候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和自己的技術水平來進行靜脈穿刺。醫護人員治癒的43例患者全部康復出院,並且做到了零死亡、零感染。非常不容易,我為我的護理團隊感到自豪。最想見的就是我的親人。”

歷史性時刻!長春,終於等來“清零”這一天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護士關鳳嬌:“讓我特別感動的就是這麼天和患者的相處中已經把患者當成自己的家人來對待,基本上全部的時間都與患者在一起,剛剛患者給醫護人員鞠躬的一瞬間,我非常感動,我覺得我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在病房中穿著厚厚的隔離服給患者打水的時候,患者特別多的時候真的感覺快窒息了。患者也非常體貼我們,總是和我們說,我這裡先不需要打水。很簡單的一句話,在我聽來心裡暖暖的。我從來沒離開過家這麼長時間,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抱抱我的家人。”

歷史性時刻!長春,終於等來“清零”這一天

  新冠驅盡日,方是還家時。待疫情危機散去,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去盡情擁抱想見的人,去看每一處想看的風景,春天,和平安的你,都會如約而至。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墨 王濤 攝影 張秋磊 攝像 褚新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