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目前在銀行上班,銀行太累了,每天上班十三個小時以上,想裸辭備考國家公務員,值得嗎?

理想與現實相距甚遠


國家公務員是沒戲了,看看省公務員吧

首先,你的悖論在於不辭職一定考不上,辭職不一定考上

不管是學霸還是學渣,但凡考試就需要準備,更何況是這種類似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

你每天工作13個小時,再加上通勤、吃飯、睡覺、照顧家庭時間,能有多少時間複習?能比得過其他備考的人麼?

我知道那些一邊備考一邊上班的人,他們的工作強度都沒有你這麼高。

其次,建議省公務員和事業編

你已經從銀行工作,也就是沒有應屆生身份了。而國家公務員為了解決學生畢業求職需求,基本上全是面向應屆生。所以,建議你準備省公務員和事業編考試。

而且事業編考試的公共基礎部分,在公務員考試中也能用的到。所以,一起準備不浪費。

最後,我想說沒有清閒的行業,只有清閒的崗位

再清閒的行業都需要有人幹活,只要一個人使得開,再忙得環境,他也能袖手旁觀。所以,你不妨抬頭看看周圍,那些會談判、給領導講條件的人是不是都沒有你這麼忙?

每天都上班超過13個小時,這完全超過那你的崗位職責了,肯定遇到很多自己推不出的活。

你這種性格,如果不改,就算去當公務員依舊也會很忙。


時小慢


看了下評論,你說的話他們都不信,呵呵,不過我信。我老公銀行工作的,你說的十三個小時這只是正常工作時間,十年間我看到他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在銀行,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艱難可想而知,不過還是看個人吧,他屬於比較耐得住折騰的那種,七點上班,正常時間是晚上八點回家,不過這基本不可能,畢竟銀行晚上應酬,加班,學習,考試,開會,這都是常事,不過憑著努力,他還是從普通櫃員做到了行長的位子,當然,依舊忙碌,比以前還忙。如果你覺得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我覺得,可以改行。


我是人間惆悵客612


本人法學專業畢業,通過校招進入某國有銀行工作四年。我一直在基層網點工作,銀行工作忙累苦,每天辦業務辦到頸椎僵硬,各種任務指標從年頭壓到年尾。從剛入行的熱血沸騰到看淡一切的心如死灰也就是1年的時間吧。從入行第二年就開始準備公考,目前已上岸。我的感覺是工作累不是問題,關鍵是你喜不喜歡。以前銀行業務單一,壟斷行業,收入頗高。現在的銀行競爭激烈,營銷壓力大,收入也是差強人意。公務員也是一樣。每天上班喝茶看報紙已經是過去式了,我所在單位加班是家常便飯,工作強度並不比銀行輕鬆多少。但是我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並且慶幸自己脫離了銀行,最大的原因是我的性格不適合幹銀行。我非常不喜歡營銷,只喜歡埋頭幹活,這就導致了我在銀行活雖然幹得多,但是領導不認可,而且像我這種只會辦業務不會營銷的人被智能機器替代的可能性太高,在銀行發展不會長遠。在我看來,銀行業雖然沒有過去那麼炙手可熱,但是依然算得上高收入單位,如果善於營銷,在銀行工作還是有前途的。但如果像我一樣,不適合幹銀行,那麼就果斷跳出,畢竟公考有年齡限制,競爭又激烈,早做準備才不會遺憾。


星辰236229516


值不值得,其實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我周邊也有從事銀行業的朋友,她擅長理工科思維,對數據尤其敏感。

所以她一直認為銀行的工作很符合自己的價值觀,適合自己的個性與特性,她覺得自己從中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也能看到自己光明的職場進階路。於是,就算是每天要加班到10點,她也會甘之如飴。

所以題主的迷茫,主要就是在於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一方面覺得銀行工作太累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又聽說國家公務員工作輕鬆福利好,把考公務員看作是一個性價比高於銀行從業者的工作選擇。

一、理性分析,進行成本與收益的比較

每天工作13個小時,你從中獲得了什麼?是單純的消耗時間一無所獲,還是有朝著可達到但很艱難的職業目標更進了一小步?

比較你在銀行工作和考公務員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和機會成本,然後比較在銀行工作和考公務員的收益,看哪一個選擇是收益大於成本的。

二、注意區分積累期與浪費期

積累期指的是像竹子一樣,它用三年的時間只會長高10釐米,而在第四年它就長高到三米,三年的積累只為第四年的蓄勢待發,而這努力紮根的三年就是積累期。

注意區分你現在的狀態是正處於積累期還是浪費期,不因前期工作的迷茫而一概而論地否定未來。

我有一個親戚長輩,也在銀行工作。10年前,她從櫃檯崗位做起,然後轉到後臺的客戶經理,再到了如今的分行副行長,每年年收入40-50萬,開大奔,在二線城市買了3套房。

雖然如今的銀行業不如10年前,但銀行仍是一個必將繼續存在的行業,從銀行裡學到的金融知識還是有價值的。就算自己以後不從事銀行業了,那你也完全可以帶著這些知識跳槽到金融業。

三、工作該如何選擇只能問自己

雖然我們每個人不一定能說出自己所想或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如果你不想從事這份工作的話,從你的心態和你的表情動作裡一定可以看出端倪。

有一個定理叫“不值得定律”,它指的是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工作,往往會對所做的工作冷嘲熱諷,經常敷衍了事的態度。這種情況下去工作的人,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往往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心裡總說不出的失落感,不高興。因為TA真實的內心是覺得這份工作是不值得的,沒有價值感。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朋友,每天一邊工作一邊糾結要不要離職,幹著吧,不開心,不幹,又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一直糾結往復能持續一年、兩年甚至四五年。

所以,如果當你從心理覺得自己在銀行每天上班13個小時以上毫無收穫也毫無快樂可言的話,那麼無論這份工作在別人眼裡是多麼的好,對你來說繼續工作下去也是不值得的,遵循你內心真實的感受,選擇你真心想做的工作,才不會如此糾結。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切身感受,因為本人也有家屬在銀行工作,

下面我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聊聊銀行這個行業

銀行,在10年前,絕對是社會大眾眼中的香饃饃,金融“鐵飯碗”。

我那時候在會計師事務所負責校園招聘,目標學生都是財經類專業,但常常我們的offer競爭不過銀行的offer。

原因一是銀行收入確實很高,那時候我們給一個本科生四五千已經很高,但銀行可以開到一年十幾二十萬起薪;

原因二是銀行大多是國有性質,福利待遇彼時不錯,穩定性高;

原因三是銀行不需要大量出差,那時候加班強度至少比事務所小得多,更何況事務所還要頻繁出差。

然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雖然目前我已經從事務所離職出來,但是前同事告訴我,現在的財經類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希望來事務所發展,即使累一點也願意。

結合我家屬在銀行十多年工作的感悟,我總結為啥銀行業不如當年那麼吃香的幾點原因:

1、銀行業收入10年來增長不明顯甚至部分崗位還沒有以前高。

如果你現在去對比國有銀行給大學生的薪酬,你會發現2019年和2009年差距不是那麼大,增長的幅度遠沒有其他一些當下熱門的行業來得快。

而且現在很多銀行的福利都大幅削減了,薪酬競爭力不再是它的優勢。

2、銀行面臨互聯網金融等巨大的衝擊。

10年前,大街小巷還沒有支付寶、微信在普及,但眼下情況就不同了,人們掃一掃就可以滿足城市裡的絕大部分消費,不需要到銀行取現金。

加上餘額寶等各種其他平臺理財產品的推出,買理財也不需要到銀行。

甚至花唄、白條都逐漸要替代了信用卡支付。

於是你可以看出銀行這個行業受到了多大的衝擊,業務影響肯定是有的,現在一些銀行還維持著高業績,主要是由於對公對私的一些信貸業餘(企業融資、個人買房等),銀行賺取存貸差利息。

3、銀行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大。

由於業務競爭越來越激烈,目前不止股份制銀行,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職工的工作強度變得更大,這個問題說的每天平均工作十三個小時一點不誇張,甚至要更大,所謂的996,我看放在銀行還要改成8-10-6。

二、是否該從銀行跳槽?

很多在銀行工作的人,都有這個困擾,銀行業不好生存了,我該不該跳槽出來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必須結合行業發展與職業規劃來考慮。

我個人有以下建議:

1、考公務員、事業單位

如提問者所說的,如果年齡允許,去考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是一個辦法,起碼收入和工作強度的性價比有絕對優勢。有些人建議一邊工作一邊考,我覺得他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每天13個小時的強度乃至週末都要加班,你根本不可能有精力投入公務員複習的。我覺得如果個人想清楚了未來不打算繼續幹銀行,且裸辭短期也不會造成家庭巨大的經濟負擔,是可以考慮裸辭這個選項,但是你要設定好考試的目標,做好最壞的打算,即:考不上你該去哪裡?有B方案嗎?

2、銀行內部轉型做後臺

看你的問題描述,目前這份銀行工作應該屬於前臺性質,所以強度如此大,但後臺相對就容易一些。但一般轉崗後臺並不容易,需要你有一定的資源關係,畢竟這個行業裡盯著後臺輕鬆點的崗位的人非常多。

所以這個選項要看你自己的情況來考慮。

3、跳槽去企業從事與金融相關的工作

我之前在負責人力資源招聘時,遇到不少銀行出來的人來應聘財務、投資等崗位的,對他們來說,至少企業裡面對的時內部客戶,考核壓力也減小了很多,即便加班心理上會輕鬆一些。

但是要想跳槽,你必須事先做好準備,例如想轉型會計的,你財務方面的知識儲備做好了嗎?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再次感謝悟空對我的支持,謝謝!@悟空問答


丁路遙知事


首先我跟你的情況差不多。我是某國企銀行的櫃員,是校招。差不多三年,行長允諾轉行也未實現,自己一個人出去旅行上癮了,而櫃員完全沒有長時間休息,且年假也是沒有滴,還不補發錢。但是那幾年銀行的待遇確實比公務員高不少,就是基層網點人員和科員比。

在家人勸說下,領導挽留下(雖然我也不知道領導為毛挽留我一個櫃員),我還是堅持辭職,因為自己的專業其實比較好找工作的。我的計劃是前往省會城市,幹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結果事與願違,出門旅遊了兩趟,又等了幾個月,竟然沒有單位願意要我。都喜歡剛畢業的,或者經驗豐富的,在體制內待了共三年多,確實什麼也沒學到,我成了家裡蹲的失業青年,壓力極大。

其實我辭職就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了,但是運氣不好,辭職的時候已經過了四月的聯考,但是我其實更想離開體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太殘酷了,我只能一心考公。最後在第二年四月聯考考上。

現在的我感覺比以前思想會成熟很多,我也不會輕易辭職,那種痛苦煎熬真的不是一般人能體會,那種在我們縣城屬於中高收入群體,然後突然變成了待業青年,連別人介紹對象,都會遲疑,等他考上再說吧。所以我很不建議裸辭,不管是為了給自己不大的壓力,或者說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最好是不要。

如果你的專業適合考公務員,比如說中文,計算機,法律,財務等,或者學歷是研究生,那麼我覺得你可以先考一次,試試水,看看自己的潛力,如果還不錯,可以在考試前三個月左右辭職,一方面你已經有考試基礎,再來三個月複習鞏固,也差不多沒啥提升空間了。

如果你的專業你們那要的少,不建議你辭職,三不限的恐懼不是你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很多時候很看運氣,經常一個三不限崗位評論就是少則四五十人,多則兩三百人。考上了再辭職,保險公積金什麼的都會接上,就無縫銜接了。

如果你是剛入職就不想幹了,建議你考選調生,後備幹部人才庫,理論上來說會比普通公務員有前途。


我叫紅領巾


支持你考,不過自己考慮好。我老公也和你一樣。我一直想讓他考出來,可是工作太忙沒空學習,如果要考試就得辭職備考還有不確定性。由於我們已經有兩個孩子,我個人為了照顧家庭換了個低薪的工作,所以老公一直沒敢離職。很無奈的現狀。

所以,我支持你儘快考出來,但建議考慮安排好實際工作。可行的話就先不要離職,因為公考不到最後一步確認,中間有很多的變數(筆試,面試,體檢,政審)


不知不知寶


又是一個職場選擇問題,僅是路人帶來觀點!

銀行上班時間太長,裸辭考公務員,如果能解決你現在工作不開心的問題,我認為值得!

選擇可以有風險,但是一定要適合自己

2017年我入職一家公司以後,與一個剛畢業入職的文員聊天時才知道,她因為崗位原因正在對未來迷茫。而我恰好了解她職位的走向,換句話講知道這個位置沒什麼前途,於是幫她分析了一番利弊和出路。鑑於她的學習能力很強(曾經考驗通過初試而放棄),我仍然建議她繼續二刷考研,通過學歷提升來實現崗位變動。她打定主意以後,同樣選擇裸辭考研(這一點我非常佩服她的勇氣),9月份開始複習,最終考取了河南某“雙一流”高效研究生。

在這件事情上,我之所以願意給她建議,就是因為結合她當前在職場的優勢和劣勢,綜合職業走向,最終在她個人的選擇下完成規劃。考研究生虧嗎?我認為她絕對賺了。用兩年時間,換來的門檻提高!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衡量成功的概率,如果失敗了,自己能否平靜的接受結果

選擇的過程,風險與機遇永遠是並存的。我們想要摘取成功後甜美的果實這個沒錯,但是如果失敗你是否能接受現實?能接受,那就果斷的行動起來。如果認為自己既不願意繼續現在的狀態,又不能承受失敗的損失,那建議你邊工作邊觀望吧!

我一般很少關於職場問題直接給人拿主意,但是對於題主這樣目標明確,並且知道自己工作不開心原因的人,我的建議是有機會你就拼一把,選擇有多種,留在銀行工作也未必是好事!


僅是路人


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兩個月前我也剛從銀行離職。外行人可能不理解“朝九晚五”的銀行怎麼可能每天十三個小時左右的工作時長,不僅如此,沒有時間喝水上廁所,沒有正常點兒吃飯,天天在監控底下如機器人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可能有的人會說:銀行上班還累?就是不知足,你們掙得多……但我現在明白了,比起樂觀的收入,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支持你跳槽,但我不支持你裸辭考公務員。說實話,公務員考試非常有難度,我建議先考個事業編過渡一下,因為相比於公務員考試,事業編考試確實比較簡單。對於咱們這種忙習慣的人來說,突然間辭職備考,可能開始覺得輕鬆自由,但是別超過一個月,肯定不適應閒下來的生活,而且壓力會很大。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使未曾降落


銀行累是肯定的,朝九晚五都是騙人的,能做到朝九晚五除非你是領導,否則基本上而言,都只能乖乖加班加點,特別遇到重要任務的時候,我還有過加班到凌晨4點的記錄。但是要不要裸辭,我建議是看家庭條件情況,家庭條件優越的可以裸辭,家庭條件較差,我建議還是自己在辛苦點,爭取在邊工作邊學習的狀態下複習。不要認為不裸辭就沒時間,把週末、把每天玩手機的時間都擠出來複習,絕對足夠了,我身邊就有幾個都是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考上的公務員。

為什麼建議家庭條件一般不要裸辭呢?

不知道你目前幾歲了?結婚與否?如果你還年輕,未結婚,那麼影響比較小,畢竟還可以靠父母,但如果你結婚了,自己有一個家庭要養,特別是你揹負著房貸、車貸、小孩教育的壓力時,裸辭更是一種大大的挑戰。因為公務員考試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並不是說你裸辭了,就能考上了,大學剛畢業的大學生,很多複習那麼充分了,不也沒考上,而國考一年才一次,今年沒上又要等一年,明年再沒上又要一年,長時間的不工作、沒收入,家庭的負擔壓力又大的話,那麼很多隱藏的矛盾就爆發,這也會進一步影響到你的複習心態,所以家庭負擔重的就不要輕易裸辭了。

如果你真的感覺銀行太累,撐不住,想要快點離開,那麼你就報一個競爭相對比較不激烈的崗位,這樣即使複習時間不太夠,考上的概率也比較大或者你先換一個相對輕鬆一點,自由一點的工作,在好好邊工作邊準備考試。

總結

如果家庭條件優越,那麼你隨時都可以離職;但如果家庭負擔家重,真的建議你不要輕易辭職,否則後續一旦不順利,那麼你的麻煩只多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