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缺6億美元,愛買買買的山東如意窮了

融資缺6億美元,愛買買買的山東如意窮了

(圖片來自山東如意官網)

過去幾年愛買買買的山東如意,如今正被被買對象們圍追要錢。

3月8日,據路透社消息,中國服裝集團山東如意(以下簡稱“山東如意”)承諾交付給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6億美元融資,2年內尚未到賬,這一消息讓資本市場、時尚行業譁然。

有分析表示,接連收購多個國際品牌後,山東如意集團或出現資金週轉問題。山東如意數筆收購在資本與行業結合上算成功案例,但並不符合其整體的戰略定位。

事情的緣起還得從兩年前開始說起。2018年2月9日,山東如意、JABHoldingCo.及鞋業及鞋類配件公司Bally國際的管理團隊,共同宣佈簽署山東如意集團收購Bally控股股權的最終協議。Bally管理團隊作為少數股東對Bally進行再投資,同時JAB將會保留部分少數股權。三方簽署協議過後,山東如意將絕對控股Bally。

至今,官方不曾透露收購的具體詳情,但彼時已有業內人士透露,收購額約為7億美元。

彼時,國內資本收購國際時尚品牌消息令人振奮,一時間關於憧憬Bally未來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也有少部分人注意到,貴為百年品牌的Bally,或許並不是一筆如意買賣。

公開報道顯示,自1976年Bally創始人Carl Franz Bally的後代將該品牌出售給瑞士企業家Werner K. Rey之後,短短四十年間,Bally已被五易其手。


融資缺6億美元,愛買買買的山東如意窮了

除了不斷被收購可能帶來的管理問題,Bally品牌頻繁更換設計師也導致風格不夠一致和鮮明突出。與此同時,部分產品的實穿問題為不少人詬病。

以Bally近年來刷爆朋友圈的方扣單鞋為例,記者隨機在微博搜索便收到不少消費者反饋“難穿、設計不夠合理,擠壓腳變形”。

被收購之前,Bally原CEO Frédéricde Narp公開發言稱,Bally此前的銷售額已停滯四年多,從今年2015年1月才開始上漲了3%。

“作為一個擁有百年曆史的奢侈品牌,以鞋類起家的Bally還是擁有一定優勢,但鞋履難以像消費品一樣能直接藉助網紅、直播等做推廣銷售,所以短期內業績增長緩慢可以理解。”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時尚專家張培英對此解釋道。

他也表示,7億美元對於控股話費並不算高,但前提是Bally能在可預見的週期內有所增長。“目前來看,疫情對各行各業有所衝擊,奢侈品受影響更為嚴重。”

“山東如意這些年來在資本市場動作頻繁,出發點更多偏向於金融的考慮,忽視了企業、品牌、行業發展。”就山東如意目前的處境,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時尚專家張培英表示,山東如意可以算是近年來中國資本和行業結合的典型代表,但時尚行業說到底是難做好的實業,完全依賴資本的炒作買賣手段運作,對行業和自身的發展均不利。


融資缺6億美元,愛買買買的山東如意窮了

這樣的評判不是沒有依據。小編注意到,就在2019年5月,此前曾與山東如意爭奪Bally收購權的深圳赫美集團,因為負債10億元至15億元被迫退市。

近年來,伴隨中國奢侈品市場的興起,資本方表現得躍躍欲試。根據貝恩諮詢此前發佈的報告,2019年,中國消費者為全球奢侈品市場貢獻了90%的業績,中國資本方對時尚市場已是蠢蠢欲動。

相比培養先天優勢不足的本土奢侈品牌,收購成為中國資本踏足時尚圈的更佳選擇。過去的幾年間,復星國際收購了法國奢侈品牌Lanvin,七匹狼收購了Karl Lagerfeld的中國區業務;歌力思收購Ed Hardy 65%的股權、成為IRO的大股東,同時還收購了Vivienne Tam在中國大陸地區所有權;上海時裝品牌維格納斯買下韓國品牌Teenie Weenie等。

“收購行為本身沒錯,但收購動機更重要,”張培英表示,公司究竟是是根據自身的發展佈局,還是純粹為了買賣拆分成金融手段去擴充版圖,後者意圖過去冒進不值得推崇。“企業要根據戰略規劃落實策略收購,資本面的數字和實際品牌的業績數字並不一致。”

對於挑選收購對象,張培英表示坦言,從時尚角度出發,選擇目標品牌應考慮兩大重要因素,一是是否與企業發展佈局相關,二是能否藉助被收購品牌實現彎道超車,例如短期內高爆發的可能性,以及長期增長性。“就國外品牌而言,還需要考慮迅速適應全球市場的可複製性,以及包括團隊磨合、協作等”。


陳媚/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