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不管你是哪種模式養殖小龍蝦,都要有水草,水草與小龍蝦的成長、繁衍、生活、活動、水質調控密切相關,下面給大家介紹六種水草和五種水草的種植方法。

1、輪葉黑藻

輪葉黑藻最大優點就是抗高溫,和伊樂藻能形成很好的互補作用。輪葉黑藻生長旺盛,不耗肥料,適口性好,產量高,是養殖小龍蝦最理想的草品種之一。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2、伊樂藻

伊樂藻適應力極強。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氣溫在5℃以上即可生長,在寒冷的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當苦草、輪葉黑藻尚未發芽時,該草已大量生長。適應性強,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5℃以上即可生長,在寒冷的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是養殖小龍蝦最理想的水草品種之一。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3、菹草

菹草,又叫蝦藻、蝦草、麥黃草。菹草為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靜水池塘或溝渠較多,水體多呈微酸至中性。菹草生命週期於多數水生植物不同,它在秋季發芽,冬春生長,4~5月開花結果,夏季6月後逐漸衰退腐爛,同時形成鱗枝(冬芽)以度過不適環境。冬芽堅硬,邊緣具有齒,形如松果,在水溫適宜時在開始萌發生長。繁殖及栽培:莖插繁殖和冬芽播種繁殖.由於秋冬就能繁殖和生長,是小龍蝦養殖中補充的優質水草,值得關注和了解。

4、金魚藻

金魚藻,又稱冷水草。金魚藻具有耐高溫、蝦蟹喜食、再生能力強的優點,缺點是旺發易臭水。根據這一特點,金魚藻更適合在大水面中栽培。而且水草旺發時,要適當把它稀疏,防止其過密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出現死草臭水現象。金魚藻是小龍蝦養殖中後期使用的優質水草,小龍蝦特別喜食,對高溫期小龍蝦池塘降溫也有重要作用。中後期小龍蝦池塘水草不足時,可以從外圍河溝打撈一些投放到小龍蝦池中。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5、苦草

苦草 ,又叫扁擔草,鴨舌頭草。葉基生,線形或 帶形,綠色或略帶紫紅色,常具棕色條紋和斑點,先端圓鈍,邊緣全緣或具不明顯的細鋸齒,成熟的雄花浮在水面開放;種子繁殖:3~4月將種子催芽,攪拌泥漿水潑灑即可。初期生長慢,必須保持水質清澈,增加水中的光照。苦草淨化水質能力極強,小龍蝦也喜食,少量種植苦草的小龍蝦池塘發病少,生長快,規格大。缺點就是容易被小龍蝦夾斷漂浮,不及時撈出容易敗壞水質。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6、水葫蘆

水葫蘆,學名:鳳眼藍,漁民常叫作豬耳朵菜。浮水草本。鬚根發達,莖極短,匍匐枝淡綠色。葉在基部叢生,蓮座狀排列;葉片圓形,表面深綠色;原產巴西。喜歡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應性也很強,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於水塘、溝渠及稻田中。也是小龍蝦養殖中常見的浮水植物之一,夏季生長旺盛,小龍蝦養殖池中可以少量栽種,增加水草的多樣性。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01、插栽法

輪葉黑藻、伊樂藻等帶莖水草適用於插栽法,一般選擇在冬、春季插栽。方法是將水草切成小段,長度為15~20釐米,像插秧一樣,將一束束切好的段草均勻地插栽到池底的淤泥中,株、行距分別控制在20釐米左右。插栽完之後,向蝦池注水20~30釐米,待水草長滿全池後逐步加深水位。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02、拋栽法

菱、睡蓮等浮葉植物,可用軟泥包緊後直接拋栽入池,以便於其根莖在底泥中生長,讓葉片漂浮於水面。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03、移栽法

茭白、慈姑等挺水植物應連根移栽,移栽時,應去掉傷葉及纖細劣質的秧苗,移栽位置可在池邊的淺灘處,要求秧苗根部入水在10~20釐米之間,密度控制為30~50棵∕667平方米即可。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04、培育法

對於水花生、水葫蘆、浮萍等浮水植物,可在池中用竹竿、草繩等隔一角落,作為培育“特區”,進行強化培育,讓上述水草在“特區”環境中生長繁殖,以作蝦池水草不足時的補充。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05、播種法

一般最為常用的水草是苦草。苦草採用播種法,適用於淤泥較少的蝦塘。先將苦草子用水浸泡1天,再將泡軟的果實揉碎,搓出果實裡細小的種子,加入約10倍於種子量的細沙土,與種子拌勻後播種。播種時將水位控制在10~20釐米,播種量為每667平方米50克左右。播種後要加強管理,提高苦草的成活率,使之儘快形成優勢種群。

六種水草,五種種植方法,小龍蝦養殖必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