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故事:晏子使楚


歷史小故事:晏子使楚

今天給大家講個春秋時期齊楚結盟的小故事。春秋時,齊景公朝下有個丞相,身高三尺,濃眉秀目,姓晏名嬰。素來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楚國和齊國相鄰,兩國交戰二十餘年,互有勝負。有一天,楚國派出使臣來到齊國講和,於是齊國派出晏嬰出使楚國,訂立盟約。

楚國君臣聽說晏子要來,就商量說:“齊國晏子是雄辯之士,我們想想辦法,挫傷他的銳氣,讓他不敢隨便開口。”晏子到楚國郢都,楚王宣他入朝。晏子走到朝門,發現大門未開,下面閘板留了半段,原來楚國故意開個門洞,想要晏子鑽過去,以此來侮辱他矮小。晏子看見這個洞就要鑽過去,旁邊的人趕緊攔住他:“楚人見丞相矮小,故意侮辱你,不要中計啊!”晏子大笑說:“我聽說,人有人的門,狗有狗的洞。我出使人的地方,就應該進供人進的門;我出使狗的地方,當然應該鑽狗洞了,這不是很正常嘛?”楚國大臣一聽,趕緊開門迎接,於是晏子旁若無人,昂首挺胸走了進去。

到了楚國大殿上,行過禮後,楚王問道“你們齊國是不是地窄人稀呢?”晏子說:“我們齊國東連海島,西跨魏秦,北拒燕趙,南吞吳楚,雞犬相聞,千里不絕,怎麼能說地方狹窄呢?”楚王說:“地方雖然大,人卻稀少。”晏子說:“我齊國人呵口氣,就能成雲,灑出汗就能成雨,路上行走的人肩並著肩,腳挨著腳,怎麼能說人少呢?”楚王又說:“既然地廣人多,為什麼要讓一個小矮子出使我國?”楚國群臣鬨堂大笑。晏子正色說:“出使大的國家,就用高大的人;出使小國,就用矮小的人;所以就派我來了。”楚王群臣,無言以對。

歷史小故事:晏子使楚

楚王設宴款待晏子。不一會兒,侍衛帶著一個五花大綁的人來到酒宴上。晏子一看,是自己從齊國帶來的隨從,於是就問他犯了何罪。楚臣說:“他在酒席上偷了酒杯就要走,被侍衛抓到。”那個人辯解:“我沒有偷,是楚國人故意誣賴我!”晏子說:“人贓並獲,還敢抵賴,給我退出去斬了!”楚王說道:“丞相遠道而來,為何不帶誠實之人?隨從跑來我國偷盜,當主人的難道不覺得羞愧嗎?”晏子說:“這個人從小跟著我,知根知底,平時行為端正,遵紀守法,為何到了楚國,就成了偷盜之人?因為風俗不同了。我聽說,江南生長著一種橘樹,長出的橘子又甜又香,要是把此樹移植到北方,長出的果實叫枳,又酸又苦。為啥南橘北枳,就是因為環境變了啊!因此,在齊國是個正人君子,到了楚國就成了盜賊,也很正常。”楚王慚愧不已,拱手對晏子說道:“丞相真乃賢士啊!我國大小臣公,無人可及,願聽教誨。”

晏子說:“齊楚邦鄰,兩國交戰,受害的是百姓,齊王於心不忍,所以派我來和談。大王可以跟我齊國結親,結為唇齒之邦,要是別國侵犯,互相救應,可保萬年之太平。願大王三思。”

自此,齊楚結為盟友,楚國連年進貢齊國,齊國日益強大。晏子捍衛了齊國國威,也揚名萬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