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方容易出現海綿狀血管瘤?

  多數海綿狀血管瘤的案例都發生在患兒剛出生的時候,其餘的也多出現在嬰兒期。隨著病變組織的不斷變大,除了損害患兒的容貌,還會影響其它身體功能。在臨床上,通常建議及時採取干預措施。日前,有家長詢問:哪些地方容易出現海綿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病發後會有哪些症狀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哪些地方容易出現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的發病位置有不確定性,從理論上來說,寶寶的任何部位都有出現的可能。不過在對大量的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後發現:頭部、面部和頸部這些地方更容易出現海綿狀血管瘤。要想做到對這種病的早發現,家長們可以多留意這些地方。

  一般來說,發生在表淺部位的海綿狀血管瘤,其主要症狀為局部皮膚膨隆,高低錯落,起伏不平,皮面微現藍色或淺紫色,曲張盤旋的血管隱約可見。位置較深而不波及皮膚的海綿狀血管瘤,除局部顯現形態不規則的輕、中度膨隆外,膚色並無明顯改變。

  如果在寶寶頭部、面部和頸部等部位發現上述症狀,家長們需引起足夠的注意。我院血管瘤專家指出,如果患兒確診為海綿狀血管瘤,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以保障後期的治療結果。

  雖然目前治療海綿狀血管瘤的方法很多,但是有的無法乾淨去除瘤體,如手術切除、有的會傷害正常皮膚,如冷凍療法、激光療法;而有的則會給患兒的身心發育留下隱患,如放射與同位素治療,因而達不到一個好的結果。

  隨著對血管瘤研究的深入,以彩超引導下微創治療、高頻電凝微創治療為代表的微創療法在海綿狀血管瘤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其它方法相比,微創療法具有治療乾淨、創傷面較小、痛苦較小等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