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脫貧不忘回饋社會,10萬支碭山梨膏通過阿里馳援武漢

3月9日,滿載著10萬支價值45萬元的碭山梨膏的貨車,從安徽碭山出發運往湖北武漢市協和醫院。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趕上新冠疫情。安徽碭山、內蒙科右中旗、貴州普安等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戶們,因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和興農脫貧團隊電商脫貧致富,又通過阿里巴巴支援抗疫一線。

電商脫貧不忘回饋社會,10萬支碭山梨膏通過阿里馳援武漢

(10萬支碭山梨膏通過阿里馳援武漢)

運往武漢的梨膏,是碭山農戶及龍潤堂全體員工加班加點、為武漢醫護工作者緊急生產出來的。阿里巴巴承擔本次捐贈全程的物流運輸費用。

"在阿里巴巴和背後千萬消費者的支持下,碭山梨膏賣向全國,我們的農戶脫貧致富。現在,我們要儘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國家藥監局派駐碭山縣掛職副縣長張穎說。

碭山農業也受到疫情影響。今年2月,通過阿里巴巴愛心助農計劃的一場直播,碭山梨膏賣出了近400萬銷售額的好成績。

現在,碭山梨已形成完整的產業,不僅賣梨,還賣梨膏。2019年,阿里攜手碭山,通過明星、主播、村播、縣長聯動的創新電商脫貧模式,助力碭山縣梨膏產量突破6000噸,相當於幫農戶消化15萬噸酥梨。

據瞭解,作為阿里的重點幫扶縣之一,像龍潤堂這樣的電商企業在碭山縣已有1370餘家,農產品電商品牌1500多個,直接幫助碭山2萬人脫貧致富。

此外,在疫情最為嚴峻的2月,內蒙古興安盟也將3萬斤價值40萬元的"袁蒙"品牌大米捐贈給武漢的醫護工作者。

電商脫貧不忘回饋社會,10萬支碭山梨膏通過阿里馳援武漢

(內蒙古興安盟將3萬斤"袁蒙"品牌大米捐贈給武漢的醫護工作者)

2018年以來,阿里巴巴就與興安盟合作,通過天貓、聚划算、零售通、盒馬等線上線下渠道,提升"興安盟大米"的品牌影響力,並落地數字農業基地。袁隆平院士團隊在興安盟落地的"袁蒙稻"基地,去年底也攜手阿里"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希望把"袁蒙大米"種好、賣好。

意為"圓夢"、帶著扶貧和環保雙重使命的"袁蒙大米",在2019年天貓雙11預售的10天裡,賣出35.8萬公斤,雙11當天僅前2小時就賣了1.65萬公斤。

貴州普安,在公安部和阿里巴巴的幫助下,普安紅茶開始走向全國,一些山村還建起了養雞場,雞和雞蛋通過阿里平臺銷售。隴西村特困戶伍克志通過養雞,家庭年收入從四千元提高到四萬元,脫貧致富的他,前陣子特意帶著孩子們為抗疫戰鬥中的執勤民警送了三十多箱雞蛋。

最近還有一個好消息: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佈公告,普安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電商脫貧不忘回饋社會,10萬支碭山梨膏通過阿里馳援武漢

(貴州普安脫貧農戶伍克志帶著女兒給執勤民警送雞蛋)

據瞭解,為了幫助農民抗擊疫情,2月6日,阿里巴巴在全國率先發起愛心助農計劃,截至3月5日,已為包括湖北在內的20多個省份緊急搭建農產品數字供應鏈,售出1.8億斤滯銷農產品。其中,手機淘寶首頁的土貨鮮食頻道還為國家級貧困縣開了銷售專場。

近年來,阿里巴巴實施"畝產一千美金計劃",聚合淘寶天貓、盒馬、支付寶、菜鳥、數字農業等20多個業務力量,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構建數字農業新基礎設施。阿里農業"新基建",還細化為一個個可"即插即用"的操作方案,不僅有效破解當下疫情困局,更成為各地脫貧致富和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抓手,讓農民真正能長出數字化能力,享受數字紅利。

疫情會不會影響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阿里巴巴農業辦公室主任戴珊表示,"只要上下一心,啥困難都難不倒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