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說到太平天國錢幣,也許有人會聯想到舊時位於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如今,嘉興打銅街鑄錢局遺址尚存,街名已改為大年堂前。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以前,嘉興文物商店有位專事古玩字畫徵集、收購工作的長者,他的名字叫唐許嘉生,他的居家就在大年堂前,我曾在他家看到過這位老人收藏的多枚太平天國錢幣,並與他進行了探討和記錄。

提到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唐許嘉生總會滔滔不絕地展開話題,擺一副資深模樣,且頗有見識。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唐說:“在這條古老狹長的小街上,至今還經常會有各地的錢幣愛好者前來追蹤尋訪的足跡,因為太平軍在1860年攻克嘉興後,曾在此地設過鑄錢局,並正式鑄行太平天國錢幣。”

唐還說:“1959年5月,好多嘉興人在打銅街菜園地裡發現、挖出了不少太平天國錢幣,其中有錢範和成片的廢錢、斷錢。(注: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子,一般稱為錢模。早期錢範的錢模直接刻劃在石、銅質的範材上,也有用陶質刻劃的。)我手裡的這幾枚太平天國錢幣,是當年有人拿來請我鑑定真偽時送的。”

唐又肯定地對我說:“這應該是嘉興打銅街鑄錢局鑄造的。這幾枚太平天國錢幣,品相較好,字樣清晰,拓在宣紙上古氣很濃,趣味無窮。你別看這幾枚小小的錢幣,它在歷朝歷代的滄桑年輪中,卻以奇妙的身價,彰顯出太平軍的靈魂與風骨。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一部光輝燦爛的錢幣文化史。”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2005年,我應邀參加了嘉興市文物部門的歷史文化遺產普查、登錄工作,在那段時間裡我與同事們多次去打銅街實地踏看,翻閱了許多相關的錢幣資料,也從採訪和資料中得知到很多頗有價值的信息。

自1860年至1864年,太平軍在嘉興執政的4年時間裡,天國的勝敗在嘉興留下了許多深不可測的近代歷史之謎。

如精嚴寺的聖庫寶藏之謎,廳王府的畫棟雕樑建築之謎,榮王廖發壽生死之謎和打銅街的鑄錢局之謎等。

1864年初春,太平軍失守嘉興,清軍入城後地毯式地搜索全城達多日,因傳“洪逆之富,金銀如海,百貨充盈”,更傳“留有更多金銀銅幣藏在打銅街鑄錢局地下”,這給入城的清軍官兵留下了對寶藏去向的種種猜疑和誘惑。

然而,當時在打銅街鑄錢局等地,清軍究竟有沒有找到太平天國錢幣寶藏,至今卻從未見到有史料記載。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太平天國的歷史,從金田起義(1851年)到天京陷落(1864年),前後僅十四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鑄行太平天國錢幣初始時,可謂“五金皆備”,其金、銀、鉛、鐵俱有,他們的流通貨幣以銅幣為主。

雖然它的製造、流通時間不長,但它的背後卻透露著我國近代農民運動中無可估量的活動信息。在令人目不暇接的錢幣世界中,太平天國時期的錢幣,樸實、厚重,它使許多史學家、收藏家都無法忽視,它是一種充滿迷人魅力的幣類之一。

為此,國內外不少治學嚴謹,泉識淵博的錢幣愛好者,都以收藏“天國”錢幣而不亦樂乎。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據載,太平軍初入嘉興時,百廢待興,故在流通中曾准許嘉興幾家商號臨時代鑄鉛錢行使,其中嘉興生記、亨記二鋪是被授予特許鑄造的主要商家。存世的有“生記作用”“亨記當十” 鉛錢和拓片,並仍可以在錢幣收藏者和文物部門那裡看到。

後來,太平軍在嘉興開設鑄錢局,將原發行的鉛錢收回銷燬,在集中回籠清代各朝所鑄銅錢的同時,太平軍還專門發文規定:准許明朝以前所鑄銅錢,則照常流通。

另據考,太平軍在嘉興打銅街所鑄錢幣形制多種多樣,有小平錢、折五錢、當十、當五十等。由於洪秀全自稱天王,信奉上帝為救世聖主的宗教綱領,因此所鑄錢幣大都一面是“太平天國”四字,另一面或直或橫的是“聖寶”二字,文字多為規正的宋體字,次為楷書。

“太平天國”四字,既是國號,又是年號,將國號和年號始終合而為一地使用,這在中國曆代錢幣中也是僅有的設制。太平天國錢幣主要有三種:流通貨幣、鎮庫錢和紀念幣。

流通貨幣主要是以銅幣為主,鐵錢和鉛鑄大小錢幣為數很少。鎮庫錢是開爐錢局在開鑄流通貨幣前所鑄造的一種非流通貨幣,該規格帶有靈活性,獨具地方風采。在太平天國後期還鑄造過數量不多的金銀紀念幣,其做工精美,質地優良,用途多為贈送給效力太平天國的外國人,留做紀念。此幣,現在已很少在國內藏界見到。

太平天國錢幣中還有一種是禮錢,也稱“龍鳳大花錢”,它具有特別紀念意義和開爐錢的雙重性質。禮錢為黃銅質地,表面鎦金,分特大、大號、中號和小號四種。太平天國禮錢的圖案既豐富又粗獷,正面四周刻有“二龍搶珠”,中間刻有“雙鳳”,稱雙龍雙鳳。背面是各式圖案,刻有“寶蓋、法輪、金魚、寶傘、妙蓮、盤腸、法螺”等吉祥物。因具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當今的錢幣收藏者都以能得到此類“龍鳳大花錢”為樂為貴。

可是,至今尚未見到嘉興打銅街曾鑄造過紀念幣的記載,這和當時“天國”的朝廷局勢已經很不穩定有關。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據《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補本》一書記述,“太平軍攻克杭州時......李秀成即令從嘉興載米萬擔,載錢二十萬千來杭。”

無疑,嘉興運去之錢幣,都是打銅街鑄錢局所鑄行。有史學界專家稱,嘉興打銅街是太平軍嘉興鑄錢局遺址在浙江僅有可尋的一個地方。

嘉興東門的打銅街*大年堂前 | 太平軍嘉興“鑄錢局”的往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