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25萬大軍,消極防守,讓他輸掉了這場關鍵戰役

公元前331年10月1號這天,發生了決定著波斯帝國生死存亡的重要戰役,高加米拉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波斯面對的是亞歷山大所率領的馬其頓遠征軍。

對方遠道而來,距大後方已經有好幾千裡地,並且人數遠低於波斯軍隊。參加這次戰役的馬其頓軍人只有4萬步兵和7000騎兵,總人數不過只有4.7萬人,而波斯軍隊這次卻集中了大約25萬人,其中僅騎兵的數量就有4.5萬之多,已經和馬其頓遠征軍數量相差無幾了。

但是沒有想到,高加米拉戰役數量眾多的波斯軍隊卻輸得一敗塗地,超過3萬人陣亡,剩下的大多也做鳥獸散,從而讓波斯帝國徹底失去了和亞歷山大對抗的能力。


空有25萬大軍,消極防守,讓他輸掉了這場關鍵戰役


關於這次戰役的失敗,波斯統帥大流士三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實,以當時波斯軍隊的實力,還是有能力在高加米拉擊敗亞歷山大的,只要大流士三世敢於主動出擊。

在戰役之前,為了抵抗亞歷山大所率領的馬其頓軍隊,波斯方面總共集中了20萬陸軍、15頭戰象、200輛刀輪戰車和將近5萬騎兵。並且,作為防守防,波斯軍隊有足夠的時間選擇作戰的地點和戰鬥的時間。

空有25萬大軍,消極防守,讓他輸掉了這場關鍵戰役


可是沒有想到,大流士三世的消極防禦讓他優勢盡失,從而處處被動,被亞歷山大大帝搶佔了先機。在我看來,至少有三次機會,波斯可以擊退馬其頓士兵!

第一次機會,面對遠道來的馬其頓軍隊,波斯軍應該選擇有利地形。

亞歷山大所依仗的是他的馬其頓方陣和夥伴騎兵,這兩個兵種都需要在平整的土地上作戰。如果地形崎嶇,馬其頓方陣就無法擺開陣型進行攻擊,夥伴騎兵也失去了機動性,沒有能力繞到波斯軍隊背後去攻擊。

空有25萬大軍,消極防守,讓他輸掉了這場關鍵戰役


所以,作為防守方,波斯軍隊應該尋找一片崎嶇的土地,削弱馬其頓方陣和夥伴騎兵的攻擊能力。然後,憑藉著他們絕對優勢的數量與對方近身肉搏,陷入混戰之後,不擅長肉搏的馬其頓方陣士兵將會損失慘重。然後,再以戰象為前導攻擊亂作一團的馬其頓士兵,一定會將對方殺的大敗而歸。最後,出動五萬波斯騎兵對敗退的馬其頓士兵進行追擊,那就贏定了!

第二次機會,沒有先發制人夜襲亞歷山大。

相對於波斯軍隊,馬其頓軍隊遠道而來,在作戰前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

而這個時候,如果波斯軍隊分出個一兩萬人對馬其頓軍隊實施夜襲,就算是不能取勝,也會影響到他們第2天的戰鬥。

事實是,在高加米拉戰役之前的那一天晚上,亞歷山大為了能夠在第2天讓士兵們保持充沛的體力,而選擇了好好休息。所以,如果波斯軍隊能夠組織一支人馬搞夜襲,很可能在這天晚上就能殺得馬其頓士兵人仰馬翻。

但是在這一天晚上,大流士三世卻命令波斯士兵全軍戒備預防馬其頓軍隊夜襲!導致第2天波斯軍隊在疲勞的情況下和馬其頓軍隊作戰。

空有25萬大軍,消極防守,讓他輸掉了這場關鍵戰役


第三次機會,沒能發揮騎兵數量多的優勢阻止住夥伴騎兵的攻擊。

高加米拉戰役失敗的關鍵是,亞歷山大率領夥伴騎兵攻擊到了大流士三世的中軍附近直接和長生軍發生了戰鬥。一開始長生軍和夥伴騎兵打得難解難分,戰事進入膠著,就在和這個關鍵時刻,亞歷山大看到了不遠處的波斯軍隊統帥大流士三世,於是他拋出標槍,差一點將其刺中。

雖然沒有刺中,但這一槍也把大流士三世嚇了一跟頭,讓長生軍誤以為自己的主帥陣亡開始餡入崩潰導致全軍潰散。

空有25萬大軍,消極防守,讓他輸掉了這場關鍵戰役


其實,如果會戰開始後,大流士三世命令波斯騎兵主動攻擊夥伴騎兵,數量居於絕對優勢的波斯將會讓夥伴騎兵陷入苦戰,根本殺不到大流士三世附近。

甚至,如果大流士三世再積極一些,在這場戰役中4.5萬波斯騎兵分兵兩路,一路攻擊亞歷山大的夥伴騎兵,另一路繞到馬其頓方陣背後實施突襲。那麼,這種戰役就算是亞歷山大能夠取勝也會損失慘重失去繼續遠征的能力!

而且,亞歷山大在高加米拉戰役中所採用的戰術和兩年前的伊蘇斯戰役中的戰術幾乎一樣,只要大流士三世能夠總結教訓就可以預防失敗了。

在高加米拉戰役中雖然波斯軍隊有至少三次獲勝的機會,正是因為在面對亞歷山的攻擊時,大流士三世的被動防守,讓他滿盤皆輸。

空有25萬大軍,消極防守,讓他輸掉了這場關鍵戰役


戰後,大流士三世本打算再次集中兵力和亞歷山大決戰,但他手下有很多人已經無心戀戰,於是,在大流士三世逃亡到埃克巴坦那後,被當地總督囚禁,隨後死於貝蘇斯的刺殺。

波斯帝國分崩離析,很快被亞歷山大征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