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下面再介紹一種非同一般的“皇宋通寶”祭祀大錢。這枚錢幣為翠海金灣泉友所提供。寬緣細郭,狹穿。面文“皇宋通寶”九疊篆書對讀,書法與前面介紹的幾枚錢幣雷同。錢背穿上加鑄了凸起的仰月紋標記。

說這枚錢幣非同一般,是因為錢幣面背外郭所鑄陰刻紋飾異乎尋常,皆為四組陰文星月拱日紋。紋飾以藤蔓為依託,巧妙地將日月星辰分佈其中,以簡練老辣之筆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大宋皇室的百年傳承衍化。眾多月亮星星拱繞著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其間線條似藤蔓纏繞,又似翻卷的波濤。更令人驚奇的是四組紋飾雖然形式一致,內容卻各不相同。一是太陽兩側的月亮數目不同,有的左二右一,有的左一右三,有的左三右一。另外兩側弧形藤蔓末端也都畫有巨月,但右上一組左側無月。二是太陽兩側的星星不但數量不一,形狀也不一樣,有的繪作六角形,有的畫成圓形周圍有光芒,還有的呈碩大的半圓形周圍也有光芒。三是分佈於各組紋飾中還有一些小型的星月,如太陽上方皆有一小星,弧形藤蔓上方外端各有小型星月、朝向也變化不一。四是各組藤蔓線條大體相似,但細節不同,虛實相生,變化莫測。為了讓泉友看個清楚明白,筆者將另一枚陰刻紋飾相同錢幣上的四組紋飾分別剪裁放大,以供研究。

毋庸置疑,紋飾中太陽代表皇帝,月亮代表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后,星星代表皇子。筆者認為,光芒四射的圓形和半圓形巨星應為皇儲太子的象徵,半圓形巨星已成半日形象。宋朝自建國以來,從太祖趙匡胤、太宗趙炅、真宗趙恆到仁宗趙禎正好經歷四朝。這看似相同、實則有別的四組紋飾,莫不是北宋前四朝的皇室圖譜嗎?我們不妨對照史料記載核對一下。宋太祖趙匡胤先後有三位皇后,四位皇子多早亡,只有兩位留有後人,並未立皇儲。情況比較簡單,與第一組紋飾基本吻合。宋太宗趙炅也有三位皇后,但他有九位皇子。二子許王趙元僖任開封府尹五年,病卒,曾被追贈為太子。其後又立三子趙恆為太子。第二組紋飾中太陽右側連續有三個月紋,其中一個月紋下有半日,一個月紋下有巨星,或許即為皇后和兩位太子象徵。其餘皇子則簡省由兩個六角星代表了。宋真宗趙恆生前所封皇后也只有三位,另外李宸妃和楊氏都是他死後仁宗追封的皇后。真宗曾立次子趙佑為皇太子,但趙佑夭折,又立六子趙禎為太子。第三組紋飾太陽左側連續出現三月紋,下有一巨星還有一半日,情況也是吻合的。第四組紋飾中太陽右側有三月,下有半日。宋仁宗趙禎也有三位皇后,但張皇后死於皇祐六年正月,皇后稱號是死後追封的。仁宗所生三子皆早亡,始終未立皇儲。這與紋飾所繪是不相符的。“皇宋通寶”是仁宗當朝鑄幣,不好預測當朝如何終結。或許錢幣上的前三組紋飾基本上是以前三朝實際情況為依據描繪的,而第四組紋飾只是站在當朝的角度對皇室的興旺和發展所作的象徵性描繪。在統治者心目中,帝業是千秋萬代永續傳承的,當然不會侷限於四朝而已。如果這樣認識問題,這枚錢幣上的四組紋飾的象徵意義遠遠勝過了紀實的皇室世襲圖譜,其主題在於彰顯大宋皇室繁衍興盛、後繼有人。仁宗趙禎將這四組紋飾鑄在祭祀大錢上,大有慎終追遠、繼往開來的深刻用意。仁宗後嗣乏人,或許也有祈盼神祇祖宗保佑他再生皇子早建皇儲之意。筆者感到這是一枚非常重要的錢幣。許多具體細節,還有待對照史料深入研究。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翠海金灣泉友集藏的“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筆者剪裁的四組星月拱日紋樣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四柱面郭六龍搶珠紋背郭雲朵花朵紋大錢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天馬泉友集藏的“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四柱外郭雲朵花朵紋大錢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天馬泉友集藏的“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四柱外郭蓮花荷葉紋大錢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天佑泉友集藏的“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下星外郭九蝙蝠紋銅鎏金大錢

稀罕大錢:“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外郭星月拱日紋大錢


筆者集藏的“皇宋通寶”九疊篆大字背上月下星外郭九蝙蝠紋大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