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復工復產 看貴州大數據如何發力

疫情防控 復工復產 看貴州大數據如何發力

在貴州,“掃碼”已經成為老百姓疫情期間出行的新“姿勢”:

首次掃碼填寫信息後,系統會自動識別並給出健康卡的顏色。“綠色”、“黃色”健康卡代表經測量體溫正常可進出社區(小區)、村寨和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橙色”、“紅色”、“紫色”卡代表需按照屬地有關部門要求依法服從管理。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目前貴州健康碼小程序訪問量已達到1億多人次。

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 看贵州大数据如何发力
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 看贵州大数据如何发力

戰疫情,復生產。大數據在推動貴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為全省科學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保障。

在貴州人和致遠數據服務公司,新上線的用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已對全省5000個在建施工項目的工人進行數據採集,保障復工復產期間的疫情防控。不僅如此,平臺還匯聚了省內900多家企業的招聘信息,崗位招聘人數近4萬人。

貴州人和致遠數據服務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胡耀介紹,只要填寫了基礎信息和職業工種,企業就會根據個人情況智能化地匹配相關工作,為復工復產提供大數據的支持。

疫情期間,全省已有包括人和致遠在內的20多家大數據企業依託自身優勢,為復工復產提供“雲服務”。

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 看贵州大数据如何发力

與此同時,傳統企業也在與大數據加速融合,逐漸形成發展的新動能。

在航天江南所屬的航天電器公司,日產20多萬根的“麻花針”生產線這段時間正高速運轉。據介紹,“麻花針”學名為“絞線式彈性毫微型插針”,是高端電子元器件的主要連接器配件。一根“麻花針”長度僅為7毫米左右、直徑不超過0.2毫米,廣泛用於載人航天、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

為了克服疫情期間公司人員緊張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航天電器通過收集分析設備生產數據,開發出了“設備使用預警程序”。該程序能對設備運轉期間的生產效率、關鍵部件磨損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控,並對潛在的生產風險自動報警,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 看贵州大数据如何发力

航天江南所屬航天電器公司接觸件車間主任劉志良介紹,通過程序去監控設備使用情況,當設備達到使用次數的時候,就會進行報警提示或停機,避免了關鍵件磨損後疲勞使用的情況,保障了零件的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航天電器公司董事長陳振宇介紹,現在,航天電器已形成電機、智能製造及服務等5大業務板塊,去年,銷售收入超過35億元。今年,公司將努力實現42個億的銷售收入。

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 看贵州大数据如何发力

大數據在促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同時,也為貴州農業經濟的轉型帶來了機遇。

貴州電子商務雲運營公司是一家集電子商務、農產品交易、物流配送為一體的電商企業。疫情期間,公司不僅利用配送渠道和門店資源,在城市社區設立“自提點”,為社區群眾“送菜上門”。還通過農產品交易平臺,精準匹配的農產品訂單和合作社,為農產品銷售提供“雲服務”。

貴州電子商務雲運營公司銷售副主管毛睿智介紹,疫情期間,企業利用大數據平臺,收集彙總了貧困地區一些農產品滯銷的情況,需求方可以非常直接在平臺上面看到信息發佈,讓信息做到高度匹配,把產銷真正地對接起來。

截止2月底,貴州農產品交易平臺已連接基地合作社近200家,交易金額超過500萬元。

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 看贵州大数据如何发力

轉型升級,融合發展。作為貴州三大戰略行動之一,大數據正不斷助力貴州實體經濟朝著高質量發展邁進。去年,在“萬企融合”大行動的推動下,全省帶動2280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融合,超過年度目標任務12個百分點,全省大數據示範項目達到1100多個。

下一步全省大數據和實體經濟融合工作將如何推進?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鬍建華介紹,今年將深入開展“萬企融合”大行動,重點發展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助力十大千億級產業快速發展,重點推廣農村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重點發展智慧旅遊、智慧物流等,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今年將建設完成100個標杆企業,1000個示範項目,帶動2000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用大數據、賦能實體經濟,實現我省實體經濟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