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50歲以上農民,仍要硬著頭皮繼續打工?

新大風歌


現在國家強大,老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在生活質量上逐漸提高,從人均壽命上來說國人壽命相比以前也長壽了,以前所有人可能想的是怎麼吃飽飯現在人想的是賺到更多錢,雖然老百姓富餘了但是水漲船高的情況也在持續,物價飛速上漲,老百姓壓力過大,每個階段的人都有不同的困難,就說現在60後、70後、80後這三種人群吧都在拼搏中,尤其打工一族比較多,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這幾年農村打工族看著是少了創業的多了,實則如果仔細去看的話還是打工的比較多,拿工資相比創業來說穩定,農村人經不起折騰,尤其像60後、70後、80後這類人群,現在這個階段更是輸不起,都是剛好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像一些在外面打工的朋友未來面臨的困難也比較多,其實對於目前三農中農民來說有困難就解決但是解決是很現實的問題。

在農村很多50歲以上的農民還在努力的工作那麼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第一如果不幹活沒有經濟來源。農民工一旦進入到退休的年紀,工作上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畢竟年齡大了,不少60後的農民工在城市都是以工地、環衛工、裝修這樣的工作打交道,而這些工作一般也都需要一定的體力,對於農民工來說這筆錢可以養活一家人,即便家裡的子女成家立業,但是自己養老還沒有著落,這大半輩子都為子女付出了,反而到了退休年齡才能為自己著想,如果提早的退休,今後都向子女伸手去要畢竟不是長久之事,這農村花銷看似簡單,實則花費也不小,自己不去幹,就等於了沒有經濟來源。

第二60歲養老不現實。隨著生活和醫療的發展現代人越來越長壽,60後很多農民工都有著不服老的精神。其實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現在農民自己繳納社保的非常少,也就是說老了不能領取每個月1000元的養老金,只要過了60歲國家發的幾十元養老金,咱們理想點算筆賬,這農村即便在衛生室看病少說也得幾十元,如果去醫院那可就是幾百甚至上千,而且新農合還不能報銷,不像城裡那些公務員到了年齡就退休或者內退,他們都有單位福利和退休金,農民除了60歲以後的幾十元的養老金還能有什麼呢?花費和收入不成正比,回家養老根本是一件不現實的問題。

第三對於農村社保不夠理解。我們都知道現在到45歲之後就可以給自己繳納養老保金,一次性是9萬元,當然對於農民來說是好事,在60歲之後就可以領取了,但是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這樣家庭一個村裡能有多少呢,對於農民來說有這麼多錢不如去做點小生意,另外擔心去世之後這錢無法領取。當然社保是可以按月發放並且即便去世也可以一次性給子女,但是對於60後農民工來說還是不能認同繳納社保的觀念,有些人寧願存進銀行也不願去買養老保險。

第四農村養老金太少。現在農村養老的方式有很多,除了社保還有60歲以上老人養老金,其實還有以房子或者土地養老,但是除了五保戶基本所有農民都不會拿自己的土地和房子去養老,都會給自己的子女,現在農村養老金我們都知道就這幾十元,說白了也就夠買饅頭和青菜的,實際的生活所需還是不夠。


農村建龍


我也過50了,繼續打工中。我這個崗位的上任快70了,她也還在工作。我在17年接替她的,彼時她己65歲了。所以說硬著頭皮,我不是瞭解什麼意思[我想靜靜]。我公婆80+了,釆油茶子,摘茶葉等,種菜就小兒科了,不讓他們去,跟你急。我婆婆個子小,身體還不是很好,我經常對她說,你賺200元,還不夠買藥,她笑笑說,好,明天不去了,劃重點,是明天不去,後天又去了


東陳章望


現在建築工地上的民工,基本上是60、70年代的人,80後很少,90後更稀少。他們年輕的時候,春秋在家務農,夏冬則外出務工,已經形成傳統了,別的技術也不會,因此為了養家餬口,還是要去工地上打工的。50歲以上的民工,雖然子女長大了,但這些子女多數在城市裡安家,生活壓力更大,照顧父母也是力有不及。做父母的為了給子女減少負擔,給自己掙養老錢,同時給子女留些遺產,也只能去工地上打工了。

80後、90後的青壯力,多數進工廠工作了,畢竟工廠比建築工地要輕鬆些,不會熱到,也不會冷到,沒有風吹雨打。工廠一般不招收50歲以上農民,因為培訓不方便,同時工作效率也會下降。建築工地不是技術密集型企業,而是需要更多的勞力,模板工、鋼筋工、混凝土土、架子工、裝修工、水電工,需要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只要有人帶著幹,就沒有不能幹的。搶工期的時候,不是看你技術有多高,而是看你人多不多,人海戰術在建築工地上是可行的,因此建築工地招人不挑剔。

現在為了建築施工安全,保障農民工安全,建築企業也開始限制年齡了。工地上男性不得超過55歲,女性不得超過50歲,超過年齡的民工一般不要。這個政策讓建築企業用工更難,因為很難招到80後、90後的民工。現在建築業流行裝配式施工,用工量減少,機械化率提高,可以預見,以後工地上的民工數量將會更少。

50歲以上的人還去打工,主要是為了生活,如果能不工作,誰願意去打工呢?很多子女不但不能補貼父母,還需要父母幫著還房貸、車貸,這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在家裡種地,基本上是收不抵出,與其在山中種地,不如出去打工,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大秦鐵鷹劍士


農村50歲的人,基本上還是壯年時期,也就是說正是年富力強的大好時期!說真的,現在農村70歲左右的人,還在外面打工的大有人在!現在的物價居高不下,特別是肉價,實在使人望塵莫及!還有如果沒災沒病,那還好說,但人一旦上了年紀,身體各方面都不如以前,只要去趟醫院,起碼幾百上千!不設法出去打點工,錢從哪裡來?這太正常不過了。


春意86719159


問這個問題是不是弱智?要不就是腦子有病,有吃有穿有保障誰TM願意出去?集團化交的公糧都餵狗了,現在誰還關心農民死活?


love有所為


小編本身就是一個腦殘,農村農民工,不種地,不打工,就會餓死,等拿社保,男人要60歲,女人55歲都拿不到,一個人一月一百元能吃什麼?(水電費,電視費,公共網絡費,電話費,垃圾費),你還有多少錢吃啊?小編,我問你,五十歲有的工廠都招工要人,一月最少也三千多以上,不硬著頭皮靠自己,能靠別人,能靠國家嗎?不硬著頭皮,餓死了火葬費都沒人出,民政局的火化場不收費不火化,不信小編去試試。


用戶50346117136


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農村從七十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第一次實行政策出身的都已五十歲左右了,而且孩子都三十歲左右,他們都有一家子人了。為了不給孩子們增添負擔,只好出去打工攢點養老錢!這就是那些狗屁專家嘴口亂噴的農村五六十歲的老人都去打工,不知道老了享福的原因!


沈國華15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為了生計,為什麼呢?因為農村裡的農民他們沒有退休金,60歲以後他要生活,他要花錢,並也逐步增多一些親戚的禮尚往來,也需要花錢,兒女們都大了,都成家立業了,兒女們花向也都挺大的,又不是大款,所以老年人老年農民出去打個零工,掙點錢補貼家用,可以說農大部分的老人都是這個樣子的,能吃能動,儘量的不給兒女添負擔,因為兒女們負擔也是挺重的


下定決心去爭取勝利


如果經歷足夠豐富,人會對生活有更多的理解,也會有更多的包容。


50歲以上的農民仍要硬著頭皮打工,當然是因為生計所迫,如果經濟條件足夠寬裕,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地打工呢。


農村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普遍比在老家務農的要高,當然會選擇外出務工;


另外,雖然國家在農村養老保險這一塊已經在下功夫,但目前為止保障還遠遠不夠,他們當然還需要繼續攢錢為以後的養老做準備。


還有些家庭是因為要給到城市裡買房安家的孩子攢首付或者房貸錢。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如果有得選擇,誰都希望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開始計劃退休,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


但每個人的境遇不同,見得多了,也就慢慢懂了。


遇見梅花落


農民何來的退休之說,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知道生命的最後歷程,他們可能還在擔心家中田裡那幾分事,這是中國大部分農民的真實寫照,靠目前的農村養老真的能給他們養老嗎?

五十歲時,快三十歲的兒子剛結婚,家中買房以及孩子結婚花費的錢已經掏光了半生的積蓄,或許還背上了不少外債;孩子每月的工資在支付房貸、車貸以及養家餬口之後也基本所剩無幾,靠孩子養老也不現實,只能自己繼續幹,賺點養老錢。

六十歲時,孫子輩陸續出世,孩子們的家庭開銷也開始增加,房貸、車貸、育兒、養家餬口等等,看著孩子逐漸斑白的頭髮,想想還是幫孩子一把吧,拿出自己的棺材本,讓孩子的日子過得輕鬆些,自己還能幹,還能賺點。

七十歲時,孫子輩也基本成人,孩子們也快人生過半,操心完兒子又開始操心孫子;擔心孫子娶媳婦,擔心兒子身體;高速發展的世界對他們已然陌生,面對陌生的世界,何來的安全感那?那還是給孩子們留些錢吧,畢竟無論啥時候錢都不能缺。我還能繼續幹,我的孩子還是需要我,我不能成為他們的負擔,我給他們的遺產不夠多………

面朝黃土背朝天,我們最淳樸的父輩,最簡單的願望,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最後,推薦一部電視劇:父愛如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