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為什麼叫常州市?有什麼特別意義嗎?

我就是我不是火龍果


常州歷史上先後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蘭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

公元前547年,常州有了第一個名稱“延陵”,後又改為嘗州、武進等。

稱之為“常州”,是從隋文帝九年開始的,先前為晉陵,常熟為常州,後常熟縣改屬蘇州,移常州治於晉陵。

常州別名“龍城”,龍是傳說中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徵,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夜聽老梁


常州,原稱“龍城常州”。據史料記載:常州城牆最早建於西晉太康年間(280一289),唐時建“內子城”,城周長約2餘里,五代十國時,又築“外子城”,至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間,先後修築過四道城牆,常州民間曾流傳這樣的歌謠;“裡羅城,外羅城,中間方形紫禁城,三套環河四套城。”清光緒《武陽志餘》也有記載“吾郡古號龍城”。此意為常州“地有龍形,故曰龍城”之說。

還有傳說常州古有龍氣,南北朝時期常州出了齊、梁兩代15個皇帝,所以又說常州為龍城。

清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三次到常州天寧寺掂香禮佛,並御筆題寫了“龍城象教”的匾額。

常州歷史悠久,幾經變遷,1949年4月23日,武進解放劃近郊設常州市,1958年鎮江專區改為常州專區,1962年為江蘇省轄市。


用戶言午澤群


隋煬帝為造大運河,把常熟縣移到毗鄰,武進這裡,改為常州,百度是這麼說的,而且百度裡寫了,常州建州,設府,置路,都是下面含江陰,無錫,宜興,武進,清朝又把這四縣分成八縣,所以有了“中吳要輔,八邑名都”,現在的常州是49年新中國閹割版!無錫佔了上風


戴sulindai


公元前547年,常州有了第一個名稱“延陵”,後又改為嘗州、武進等。稱之為“常州”,是從隋文帝九年開始的,先前為晉陵,常熟為常州,後常熟縣改屬蘇州,移常州治於晉陵。

常州別名“龍城”,龍是傳說中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徵,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現在,常州簡稱“常”。“常”字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一出自姬姓,為春秋時吳王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吳王封其支庶於常(今江蘇省常州一帶),其後以封邑名為氏,是為江蘇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戰國時吳國公族之後裔,也源於姬姓,即南宋羅泌《路史》所云“吳後有常氏”。又據《姓氏考略》所載,“吳後有常姓”。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於吳(今江蘇省蘇州)。


東北東趙先生


講來講去還是牽強附會。在這塊地球圓弧面的人文歷史,僅有一個諧音"嘗"州與常州有些聯想。而嘗州時的地域名是"武進"。故武進人文歷史早於常州是有據可考的。嘗州不是常州,而武進的出現是有歷史源淵的。常州別再編演義了~承認對前朝歷史的繼承,或許能更真實些~


不忘初心之村夫


常州市別稱“龍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時期,建邑立邦,始稱“延陵”,自西晉起,常州始終是郡治或府治所在地,隋文帝時定名常州。





江北第一蟲


常州來自古人生棲對地方的崇尚,物貿繁華也,古代江南是水天浙地,蘇州以東時而饑荒氾濫,唯常州是水調雨順,物貿繁華,人們生棲千年亦優勢鄉鄰八方。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