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給母親洗澡

小小說:給母親洗澡

"好長時間沒洗澡了,身上早就髒了,癢得難受。"

說話的是老太太,快八十歲了,因為腰痛引起腿疼,在縣醫院治療了十幾天,要過年了才回到家。住院期間因為行動不便,沒辦法洗澡。今天是大年初一,老人家試探地問,看是不是有人能幫她洗個澡。

正月正在四九,天氣很冷,外面還下著小雨。家裡是沒有條件洗澡的,好在家離街道不遠,街上倒是有澡堂,但大過年的,不知道人家開不開。

老太太有一個女兒三個兒子,兩個兒子在外工作,好在有大兒子在身邊,女兒也嫁的不遠,有事也能招呼上。

實際上,大兒子小時候學習也好,因為老伴去世得早,大兒子只好輟學回家,幫她供兩個小兒子上學。大兒子前些年也在外打工,也是因為老太太年齡越來越大了,弟兄們一商量,老太太經濟上由兩個弟弟負責,生活上由老大照顧。老大在老家找了個臨時工,一則可以照顧老母親,二則農忙時可以招呼地裡的莊稼。

這樣的分工是最現實也是最合理的,可是這些年,老太太越來越感覺到,外面的兩個兒子越來越沒用。接她去城裡,待不了兩天,她想村裡的街坊鄰居,生活不自在,就回到農村。在村裡她頭疼腦熱,打電話,兩個回不來,頂多就是寄點錢回來,還不得身邊這個兒子照顧。這次腰疼,還不是多虧了在家的這個兒子和女兒。要不,這把老骨頭早就……

過年的時候,外面工作的兩個兒子倒是回來了,還帶著媳婦和娃娃。老太太看見孫子,似乎病就好了許多。一回到家,兒子兒媳就圍著老太太問長問短。

這不,大年初一,剛吃完餃子,老太太想去洗個澡了。

"媽,你彆著急,等安頓好,下午暖和一點,我帶你去洗澡。"說話的是老大媳婦。

因為兩個弟弟都在外工作,照顧老人日常起居的擔子自然就落在了他們兩口子身上。孩他爸在街道附近一家工廠打工,倒班,時間不固定。她也在街道一家飯店打工,不幹咋辦呀?老人好的時候,實際上也倒不用操多少心。老人有時候還能給孩子做個飯。她倒沒感覺到多累。可是老人住院後,家裡家外全靠她了。馬上過年了,家裡家外忙得不可開交。老大媳婦只好辭去了飯店的工作,家裡打掃衛生、割肉做哨子、炸豆腐、蒸饃蒸包子、請各路神仙等等等等,總算把家裡安頓好。今天是大年初一,剛好能閒一點,幫老人去洗個澡也是可以的。

"那就太辛苦你了。"老太太好久沒有對兒媳婦說過這樣的話了,她知道,過個年不容易,大媳婦最近肯定辛苦壞了。

"我去吧。讓大嫂休息休息,我去陪媽洗澡。"

老三媳婦說話了,雖然家裡的條件她還有點不太適應,比如廁所、比如土炕等,但是想到孩子她爸從小就才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也就釋然了。對生養丈夫的婆婆,咱難道不應該對她老人家好一點嗎?更何況婆婆的腿腳還不方便,更應該幫忙了。

"算了,還是我去吧,你們都歇一歇吧。"這時,大姐說話了。

實際上,按照農村的老規矩,大年初一。女兒是不能回孃家的。可是現在的風俗好像沒有那麼講究了,現在城裡人初六七就上班,不也不講究了嗎?今年冬天,母親病了,作為女兒能不管嗎?況且,弟弟一回來還客氣地專門拜訪了咱,一家人還客氣啥?我去吧。

"要不這樣吧。我看媽腿腳不方便,還有大嫂也忙前忙後的,應該休息休息了。姐,你和我媳婦兩個人陪媽去,行不行?"小兒子說話了。

實際上,小兒子得知母親的心願,已經到街上打探過了,街道村口的浴池還真開著門,並且也有單間,兩三個人洗也挺好。

"好,就按我兄弟說的辦。" 小兒子把車停在門口,背起母親,大嫂給老太太披上厚外衣,三媳婦拿著塑料凳,大姐端著洗漱用品及換洗衣服,把母親送上車。

拉到鎮上,正巧有家理髮店剛開門,順便給老人理個髮。

"你們來得真巧,我剛開門打掃完衛生"。聽說女兒兒媳帶老大太洗澡,理髮店的老闆娘堅起了大拇指。"老太太真有福氣。"

小小說:給母親洗澡

澡堂是個套間,外面換衣服,裡邊淋浴,暖氣開著挺暖和。小兒子把三人送進澡堂,就在外頭等。

"送老人來洗澡,真孝順。"浴池老闆是小兩口,南方人。

我們孝嗎?不知道在哪兒看到過一段文字——

何為孝順 ?

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

病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孤單的父母,相伴為孝。

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勤儉持家的父母,勤快為孝。

有主意專權的父母,順者為孝。

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顧為孝。

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父母對你的期待,你能讓他們如願就是盡孝。

盡力吧,做到力所能及!無愧我心。

當然,從過幾天母親就打電話,他知道,老人實際上最需要的是陪伴。可是,我們卻做不到,愧對養育之恩。

過了一會兒,三人出來了。

"真舒服。"看起來老太太精神了許多,"多虧了你媳婦和你姐。沒有白養你們。"老太太對兒子說。

"只要你老身體好,比什麼都強。"兒子說。把母親扶上車,轉頭對媳婦說:"謝謝你。"

"你個傻樣,給媽洗個澡,不是應該的嗎?"

"哈哈哈……"開心的笑聲從車上傳來,飄向天空……

作於2020年01月29日


小小說:給母親洗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