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一、投資拉動仍將是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城鎮化歷史階段決定)

美國在近百年曆史中,固定資產投資與GDP比重,投資率保持15-20%之間 。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1、中國經濟轉型:是更加粗放!1992-2018年投資率由27%擴張到82%。

1992南巡講話至今27年,GDP總和810萬億,投資552萬億,投資率68%,房地產投資98萬億,佔總投資17.8%。佔GDP的12.1%。大投資=大建設=大消費

2、國家新型城鎮化與新時代三大戰略仍需要巨大投資

新亮點: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為三大戰略。京津冀6年投資42萬億,一帶一路約2萬億美元,長江經濟帶11省,205萬平方公里,人口、GDP佔40%,2017年投資超過36萬億,未來10年投資超400萬億。成立亞投行、絲路基金;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撬動投資1.6萬億美元;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需要8萬億美元。馬歇爾重建歐洲需要130億美元。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3、2012-2022年十年發展與固定資產投資研判

2012-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逐步遞減收窄,年平均增幅在15%-9%,10年總投資在750萬億元

左右,是過去10年5倍多。2020年GDP翻一番不計算CPI達到80萬億元,計算CPI是2.5%達到

102.787萬億元;增幅8.4%,2022年,預計GDP114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8萬億元,M2=254萬億元。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HW時代180萬億,新時代不少於750萬億元

這是2013年6月在華東理工大學作報告時的預測,誤差5%!經濟金融發展模式已經一段時間難以改變!

4、上海市、北京市1999-2018年經濟發展對比證明

2000年的GDP,北京2461億元,上海4551億元;2018年的GDP,北京30320億元,上海32679.87億元;

2000-2018年,北京名義增長率14.97%,上海11.57%,全國的12.97%,

下表的數據顯示,北京高於全國平均增幅,上海低於全國平均增幅。主要因素是固定資產投資加大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2000年北京的固定資產投資是上海的一半,2018年北京超過上海

5、武漢市與瀋陽市2000年以來經濟主要數據比較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2000年,武漢瀋陽三駕馬車數據接近,2017年,只有武漢的一半,核心原因是固定資產投資嚴重下滑

二、城鎮化工業化依賴土地財政的模式難以改變(制度自信)

1、上面靠稅收,地方靠賣地!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上面管錢管人:國家的稅收,中央拿走了50%,

地方幹活幹事:城鎮基本建設、社會事業等公共的投資,由地方負責;

地方靠賣地生財是制度優勢,這才是中國發展的特色!

2001-2002年,土地出讓收入3679億元,財政收入35290億元,2003年,土地出讓收入約5421億元,財政收入21715億元,

2004年,土地出讓收入5894億元,財政收入26396億元; 2005年,土地出讓收入5505億元,財政收入31649億元;

2006年,土地出讓收入7677億元,財政收入38760億元; 2007年,土地出讓收入12763.5億元,財政收入51322億元

2008年,土地出讓收入9737億元,財政收入61330億元; 2009年,土地出讓收入15910.2億元,稅收超過6.8萬億元,

2010年,土地出讓收入2.7萬億元,稅收8.0469萬億元, 2011年,土地出讓收入3.15萬億元,稅收9.5729萬億元;

2012年,土地收入2.69萬億元,財政收入10.8萬億元, 2013年,土地收入4.29萬億元;財政收入12.9億元,

2014年,土地出讓收入42940.3億元,收入超14萬億元。 2015年,土地收入33657.73億元,降21.%;財政收入15.22萬億元

2016年,土地收入37457億元,財政收入159552億元; 2017年土地收入52059億元,增40.7%億元,財政收入172567萬億;

2018年,土地收入65096億,增25%,一般財政收入183353億,其中稅收156401億;全年總收入25.8757萬億,其中土地房地產五種稅17968億,預徵所得稅等3406億,土地與房地產的相關收入總計86470億,佔總收入的33.42%!

2019年,土地收入72517億元,一般收入190382億元,其中稅收157992億元。全年總收入274898億元,其中基金84516億元。與土地開發的五種稅收計19251億元,與消費者購買新房二手房產生的稅收約20429億元。佔稅收的25.12%,與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的總收入是112197億元,佔總收入40.81%

全國同期2001-2019年總財政收入176.69萬億元(不含土地),約50%歸中央財政,25%歸省級財政,13%地級市,12%縣級以及以下,財權與事權嚴重不匹配,要"跑部錢進"、要賣地才能生存發展。

2001-2019年賣地收入約49.86萬億元。土地收入中央得5%,省市級15%統籌,地級市一般統籌10-15%,縣級市區得到剩餘的65-70%,包含成本,縣級統籌10-20%,鄉鎮、街道只得總數的45-55%。

2、松江實例舉證地方發展靠賣地!

松江區2000年常住人口64萬人,2017年實有人口210萬人。

基礎教育需求:在校生增加了8.38萬名,2017年是2000年的2.5倍,新建了299所各類學校,平均每年新建18所學校!教職員工增加了7725名,平均每年新招聘教師員工515名;教育支出由2.57億元上升到41.57億元,增長了16.1倍!2017年僅僅教育的公共支出就佔當年地方財政收入的33.77%!

醫療衛生健康需求: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增加了2228名,平均每年要引進醫生和技術人才148.5名,醫療機構門診量增長了342%!

公共交通需求:不計算軌道交通客運量,僅就公路公共交通近10倍,財政對公路公交的補貼由1000多萬元增長到2.8億元,財政補貼增長了二十多倍!

2000-2015年的15年發展中,15年的公共財政總收入為278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總收入929.7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佔公共財政收入的33.43%,其餘66.57%上繳),

地方財政支出1422.54億元,地方財政赤字492.81億元。年年有巨大的財政赤字,機構怎麼能運行下去?日子靠什麼過下去?單位的工作人員吃飯生存都成問題了,還怎麼可能搞建設?怎麼辦呢?靠賣土地的收入!

近十五年內松江土地出讓金總數1130億元(只計算整數,包含工業土地出讓金約260億元):

2001-2015年:土地出讓金分別是:9億元、13億元、15億元、20億元、22億元、30億元、36億元、50億元、76億元、161億元、68億元、70億元,200億元、200億元、160億元。上繳中央5%和市政府14.25%,總計218億元(取整數),餘912億元,其中動拆遷安置、農民"養出老"等成本約400億元。累計結餘大約512億元。基本能彌補493億元財政赤字。十五年裡,松江區房地產業開發投資總數約1863.34億元,房地產出讓金約870億元,土地出讓金占房地產總投資的46.69%。這是過去十五年裡的平均數,近兩年,一線城市土地價格占房地產總造價的60%左右。

三、中國商品住房嚴重不足,房地產仍是經濟支柱(中國住房有多少?真正的商品住房佔幾何?)

國家1978-2018年的四十年改革開放期間,13億多人口的溫飽問題解決,而解決住房問題特別是城市

居民的住房問題成為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解決住房問題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房地產與國家戰略講座系列-5

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城鎮人均居住建築面積6.7平方米,1.43億人,

全國城鎮住宅面積總量為9.58億平方米。

"六五""七五"(1981-1990年)期間房屋竣工約16億平方米,住宅12.48億平方米;

"八五"期間(1991-1995)房地產竣工14.2億平方米,商品住宅11.076億平方米;

"九五"期間(1996-2000)房地產竣工21.4億平方米,商品住宅16.7億平方米;

"十五"期間(2001-2005)房地產竣工22.925億平方米,商品住宅17.88億平方米;

"十一五"期間(2006-2010)房地產竣工35.3656億平方米;商品住宅27.61億平方米;

"十二五"期間(2011-2015)房地產竣工49.76億平方米,商品住宅38.6748億平方米

"十三五期間(2016-2018)房地產竣工30.1164億平方米,商品住宅21.5016億平方米。

1981年-2018年底,全國房地產開發竣工總數是189.767億平米,其中商品住宅面積竣工

總量達到145.9224億平方米,加上改革前9.58億以及79、80年0.74億住宅總量約10.32

億平方米(假設全部房改),全國城鎮住宅商品房保有量不超過156億平方米,人均11平

方米。加上2019年竣工的商品住宅68011萬平米,全國商品住宅不超過163億平米。

1、住宅總量:

全國的全社會住宅記錄總量,至2018年,在494-510億平方米之間,

考慮近幾年大量的城鎮農民城中村和私房動拆遷,實際總量約490億平方米。

其中城鎮住宅(特指城市和縣城)246億平方米左右,人均29.6平米,佔總量的50.2%%;

村莊農民住宅244億平方米,農民人均43.26平方米,佔全國住宅總量的49.8%;

2、商品住宅總量:

2018年全國的商品住宅約156億平方米,人均11平米,佔總量的31.2%;

2019年全國竣工的商品住宅6.8億平米,總數約163億平米。

商品住宅約1.92億套(85平米/套),14億人口、5.6億個家庭,城鎮有8.48億3.35億家庭

(在施工中的商品住宅約62.77億平米,全部在建的、建成的總計約226億,2019年城鎮人口84843萬

人均僅有26平方米商品住房,包括在建和在銷售的)

真實數據的結論是:商品住房缺口巨大,遠遠沒有達到中等國家水準.


2017年房地產銷售169408萬平米,銷售額133701億元人民幣;均價7892.25元/平方米;

2018年銷售171654萬平米,增1.3%,銷售額149973億元,增12.2%,均價8737元/米,增10.7%;

2019年銷售171558萬平米,降0.1%,銷售額159725億元,增6.5%,均價9310.26元/米,增6.6%

2018中國的全部房地產的市值是165.8萬億元!全國建國後的房地產總數是189.767億平方米,徵地和造房子等成本是752814+21298=774112億元,加上35%的財務稅務管理等各項成本,房地產銷售前總成本是104.5萬億元,與市值有理論上的毛利約37%。

4、中國房地產市值:

2019年中國房地產全部竣工的市值約185.56萬億元!

全國現有竣工商品房199.309億平米,在建設施工中的還有89.3821億。

農村住房與宅基地不能買賣,是當下中國社會穩定的唯一法寶!

改革的前提是農民社會和醫療綜合保障,住房保障、就業保障等一系列保障體系的完善。

四、中國房地產業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十大關係

1、房地產業與城鎮化:是城鎮化的支柱、是龍頭產業,能帶動619個行業發展;

2、房地產業與工業化:是工業化的支撐,是地方推進工業化基礎的資金保障;

3、房地產業與外貿進出口:是當下進口的核動力,出口的資金支撐,出口退稅每年超過1萬

億元,2011年9205億元,2012年10500億元,2013年12000億元。2017年退稅13870億元,2018

年退稅15913億元

4、房地產業與國內消費:是最大的國內消費,個人家庭最大的消費;

5、房地產業與地方政府和財政:是財政支柱,穹天大柱!

6、房地產業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是最主要資金來源,是根本;收取配套費;

7、房地產業與城鎮社會事業建設:是主要的資金來源,是支撐;收取配套費;

8、房地產業與生態環境園林綠化:是最主要資金來源,是根本;收取配套費;

9、房地產業與鄉村建設農業現代化:是最大的掠奪者,也是最大的支持者;

10、房地產業與信息化建設:是最直接的投資者、建設者,是根本載體。

五、經濟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立足於國土,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

1、建設現代化,首先是以經濟發展為中心, 經濟發展靠什麼?

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生產力三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

經濟"三駕馬車":投資、消費、貿易。

2、馬克思《資本論》,引用威廉配第語"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

3、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溫飽階段、小康階段)

無房產不富足,無科技不強大,無國防等於零。(富裕強盛階段)

六、新型城鎮化工業化的特徵,就是大開發、大投資、大建設的過程

十八大十九大以來,特別是2013年城鎮化工作會議以來,明確城鎮化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兩大引擎

從確立城鎮化、工業化大戰略起(這是必由之路)

城鎮化就是造城市:造房子,造房子,造房子!

工業化就是自動化、現代化、智能化;重要事說三遍。

城市化是社會財富的巨大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國家中產階級形成的過程。

城市化發展是工業化的載體,是市場化的平臺,是國際化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