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但這老話用在學習上似乎並不那麼準確。

學霸+學霸,未必孩子是學霸!太多學霸父母輔導作業時拍斷桌子,雙雙崩潰完,只得仰天長嘆:難道正正得負?

學渣+學渣,也可能“基因突變”! 父母雙方都是學渣,本來對學習沒抱希望,可是無心插柳柳成陰,文盲父母的孩子,一路殺到清華北大的大有人在!

其實不管雙學霸組合家庭,都還算生命能承受之重,至少不會互相抱怨,父母可以互相安慰一下。但一個學霸+一個學渣組合家庭,就不一樣了,有網友說: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罪名是“影響人家優良基因了”。

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

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

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

吵架還好,身邊就有這樣一起真實的離婚案:小李是學霸,媳婦是學渣,沒孩子之前兩人啥事沒有,有了孩子後,涉及到學習時,小李發現孩子完全遺傳了孩子媽媽的學渣基因,和“書”像前世的仇人,兩小時搞不明白元角分的換算,為了孩子學習,兩口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小李動不動張口就來:都是遺傳你學渣基因。

久而久之,媳婦也是忍無可忍:既然你看不上了我們母女,那就離婚吧!

網友真真:我家也是這種情況,我老公是學霸,我是學渣 ,到了孩子更是渣渣,說是我的基因拖了後腿……

網友果妞:一被女兒的學習逼瘋了,就吼老公:癩蛤蟆沒毛隨根了!


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

孩子智商到底遺傳誰更多?

從基因學上說,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而男孩子的X染色體只來源於母親,女生的X染色體分別來源於父親和母親。所以從遺傳上來說,多數孩子智商遺傳母親更多些。

but智商高低,遺傳只是一部分

事實上,科學家也發現,基因並不是影響智商的唯一因素,後天的成長環境對人的智力培養同樣重要。據研究,人類只有40%至60%的智力與遺傳相關,剩下的都與環境因素相關。

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依然巨大。原因是母親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更長,不管是襁褓中的嬰兒,還是幼兒時期的照顧,還是上學時期母親通常比父親接觸孩子的時間更多,母親的語言舉止和事情處理方式,對孩子都是潛移莫化的影響,所以通常說學霸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很牛的母親。

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

母親決定一切嗎?不,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聰明

剛才說了人類只有40%-60%的智力與遺傳有關,剩下的都與後天環境因素相關。雖然媽媽不管是遺傳學上講,還是孩子的幼兒時期影響巨大,但是僅憑媽媽的一已之力,沒有爸爸的深度參與,也很難讓孩子成才。

美國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究其原因其很簡單:

  1. 爸爸帶娃,在邏輯以及想象力方面會比媽媽更加的擅長。
  2. 媽媽普遍比較疼孩子,爸爸更願意讓孩子去”吃苦“,更願意讓孩子大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 男人內心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所以會和孩子有很多的共同的語言。性格方面也是合得來。
  4. 最重要的一點,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自信,更勇敢。對待難題更易迎難而上,挑戰精神更強。

總之,由於男人先天的優勢能給予孩子不同的體驗,是媽媽們比不了的。

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孩子沒考好,我得去跪搓衣板”

所以最後總結下來,孩子能不能成為學霸,只有孩子拼盡100%的努力之後,才會動用天賦。有80%以上的孩子,根本沒有努力到拼天賦的地步就輸得一塌糊塗了。

另外,孩子能不能成為學霸,並不在於父母是學渣還是學霸,最大的區別不是父母是否是學霸,而是對待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學霸的父母,該著急的時候積極培養,不該著急的時候靜待花開;學渣的父母,該著急的時候不著急,不該著急的時候瞎著急。所以,學霸的父母,培養出來的是學霸更多,學渣的父母,培養出來的是學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