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種急性毒血癥,以劇烈腹瀉和小腸發生潰瘍為特徵,主要危害7日齡以內的羔羊,常致羔羊大批死亡。

治療 給患病羔羊灌服0.2~0.3克土黴素和0.2~0.3克胃蛋白酶,每天灌服兩次。也可用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鉍0.2克、小蘇打0.2克,用適量水將其混合後一次灌服,每天服3次。還可將敵菌淨與磺胺類藥物按1∶5的比例混合後灌服病羔,每公斤體重用藥30毫克。對腹瀉脫水的羔羊,每天補液1~2次,每次口服補液鹽20~100毫升。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山羊偽結核病
山羊偽結核病是由偽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慢性傳染病。病羊逐漸消瘦,衰弱,呼吸加快,時有咳嗽,最後死亡。
預防 平時須搞好羊群衛生工作,皮膚破傷應注意及時處理。發現病羊及時隔離治療。
治療 偽結核桿菌對青黴素高度敏感,但因膿腫有厚皮囊,療效不好。可於早期用0.5%的黃色素10毫升靜脈注射,如與青黴素並用,可提高療效。對膿腫按一般外科常規處理,在膿腫熟透且皮未破時,用刀將其切開,將膿液排除,用濃碘酒消毒,創口內塞入浸有碘酒的紗布條,將排出的膿液深埋處理,地面要用百毒殺進行消毒。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傳染性膿瘡
羊傳染性膿皰俗稱羊口瘡,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口唇等處皮膚和黏膜形成丘疹、膿瘡、潰瘍和結成瘤狀厚痂為特徵。該病在羊群中常可連續危害多年。
預防 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嚴防創傷感染。發病後對全群羊多次徹底檢查,將病羊隔離治療,用2%的氫氧化鈉溶液或10%的石灰乳等徹底消毒用具和羊舍。
治療 可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塗2%的龍膽紫、碘甘油或5%的土黴素軟膏,每天塗抹1~2次。對病重者還應對症治療。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流感
病羊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不食,呼吸急促(每分鐘120次左右),體溫40.5℃。
治療 每天上午用複方氨基比林20毫升,下午用安乃近20毫升肌肉注射,連用兩天,另加地塞米松10毫升注射。經過治療,第三天可痊癒。為預防繼發感染,可每天按每100公斤體重用長效青黴素10毫升、卡那黴素250萬國際單位分別進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兩次。

巴氏桿菌病
巴氏桿菌病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多發生於羔羊。當寒冷、潮溼、多雨雪、氣候劇變、圈舍通風不良、營養缺乏和飼料突變時易發生內源性傳染。
預防 平時加強飼養管理,避免羊受寒冷侵襲,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對已經發病的羔羊,應查明誘因,積極改善飼養管理條件,並將其立即隔離。圈舍、用具用10%的石灰乳或3%的來蘇兒、5%的漂白粉溶液進行消毒。
治療 將青黴素80萬國際單位、鏈黴素100萬國際單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兩次,連用3天。對嚴重病例,可用四環素或磺胺噻唑鈉等配合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靜注,待症狀緩和後,再改用其他藥物繼續治療。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羔羊肺炎
羔羊肺炎由肺炎球菌和羊黴形體引起,多發生於冬、春晝夜溫差大的季節,並多見於瘦弱母羊產下的羔羊。
預防 在發病嚴重地區,給母羊和2月齡以上的幼齡羊注射羊肺炎支原體滅活疫苗2~3毫升。
治療 給病羊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每天注射兩次,每次2~3毫升,連用3~4天。也可用支原淨、泰樂菌素口服或注射,每公斤體重用藥4~5毫克,每天1次,連用6天。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皮膚真菌病
皮膚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疾病,俗稱脫毛癬、錢癬,多發生在羊的頸、肩、胸、背部和肛部上側。病初有豌豆大小結節,後期界限明顯並覆有灰白色或黃色癬斑,大小不一,痂皮增厚,被毛易折斷或脫落。病程持久,影響健康和美觀。
預防 保持羊體皮膚清潔衛生,經常檢查體表有無癬斑和鱗屑,及時洗刷被毛,發現病羊及時隔離。
治療 將患病區剪毛,然後用溫肥皂水洗滌,除去軟化的痂皮,在患部塗擦5%的碘酊或10%的水楊痠軟膏、制黴菌素軟膏、5%的硫磺軟膏、達克寧霜等,每天塗1次,直至痊癒。對被病羊汙染的畜舍、飼槽等,可用10%的甲醛溶液或1%的過氧乙酸溶液、5%~10%的漂白粉溶液進行消毒。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布氏桿菌病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以流產為特徵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過消化道、生殖器官和皮膚傷口及呼吸道傳染。被汙染的飼料、飲水、墊草等都是傳染媒介。母羊較公羊易感,性成熟後極為敏感,產羔季節較多見。流產多發生在母羊妊娠3~4個月,伴有乳房炎、支氣管炎、關節炎及關節水腫發生,公羊感染後伴發睪丸炎。
預防 堅持自繁自養,引進種羊應隔離飼養兩個月,嚴格檢疫。發現流產病羊,將其緊急隔離,流產胎兒和胎衣要深埋,並對圈舍進行徹底消毒。定期進行布氏桿菌菌苗接種。

羊痘
羊痘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熱性接觸性傳染病。病羊皮膚和黏膜上發生特異的痘疹,個別羊發病後很快蔓延全群。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或由損傷的皮膚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節流行,飼養管理不好可促使發病。
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抓好膘情,冬春季節適當補飼,注意防寒保暖。每年定期預防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痘)。對發病羊進行隔離,對未發病羊緊急注射疫苗,病死羊屍體深埋,防止擴散病毒。
治療 大羊用魚腥草注射液1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小羊用魚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兩次,連用1~3天。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寄生蟲病

羔羊的體外寄生蟲主要有疥癬、蝨蠅,體內寄生蟲主要有線蟲、絛蟲等。防治寄生蟲病的基本原則:外界環境殺蟲,消滅外界環境中的寄生蟲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滅傳播者蜱和其他中間宿主,切斷寄生蟲傳播途徑;對病羊及時治療,消滅體內外病原,做好隔離工作,防止感染周圍健康羊;對健康羊進行化學藥品預防。根據寄生蟲普遍存在的特點,每年定期驅蟲。通常每年4~5月及10~11月各驅蟲1次。還可用辛硫磷(濃度為0.25%~0.5%)、林丹乳油(濃度為0.025%)、倍特(50~80PPm)5%的溴氰菊酯水劑對羊進行藥浴。

一、體內寄生蟲的驅除計劃:(一)絛蟲。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驅蟲1次,用硫雙二氯酚(別丁)按每公斤體重80~100毫升配成混懸劑灌服。(二)線蟲。每年春、秋兩次或每個季度1次驅蟲。常用藥物:左旋咪唑,按每公斤體重8~10毫升溶水灌服。阿維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0.2毫克肌肉注射。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體重5~10毫克灌服。

冬春羊病多 做好防治須及時

二、驅除體外寄生蟲,可在每年春、秋兩季,用阿維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0.2毫克皮下注射,或用阿維菌素預混劑,按每1000公斤飼料中混用2克,連用7天。

三、使用驅蟲藥物注意事項:(一)丙硫苯咪唑對線蟲、吸蟲和絛蟲都有驅殺作用,但對疥蟎等體外寄生蟲無效。用於驅殺吸蟲、絛蟲時比驅殺線蟲時用量應大一些。有報道,丙硫苯咪唑對胚胎有致畸作用。所以,對妊娠母羊使用該藥時要特別慎重,母羊最好在配種前驅蟲。(二)有些驅蟲藥物,如果長期單一使用或用藥不合理,寄生蟲對藥產生了抗藥性,有時會造成驅蟲效果不好。抗藥性的預防可以通過減少用藥次數,合理用藥,交叉用藥得到解決。(三)目前阿維菌素的劑型有片劑、散劑、針劑等。有些製品是用菌絲體甚至用藥物殘渣製成,有的注射液不是緩釋製劑,藥效不是28天,隔5~6天需要再注射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