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羅日新


它是加勒比海東南一座火山地質的主島串起的一條碧綠島鏈,它用當地特產和旅遊撐起島國富裕的脊樑。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位於小安地列斯向風群島的南部,由主島聖文森特與格林納丁斯群島北半部的9個小島自北向南延伸100多公里,北、南、東三面與聖盧西亞、格林納達和巴巴多斯隔海相望。全國面積389平方公里,聖文森特佔89%。

主島聖文森特是典型的火山島,基本上被熔岩和火山灰覆蓋,火山山脈縱貫島嶼中部,險峻山嶺被百條溪流常年沖刷切割,形成峽谷飛瀑、碧水潺潺的景緻。山地佔全島面積的85%,僅在南部、東部海岸地帶與河流入海口附近有小塊沖積平原。

島的北部有西半球著名的活火山蘇弗裡耶爾,它海拔1234米,為全島最高峰。它曾在1812、1902和1979年三次大噴發,毀壞島上許多耕地和作物,最近一次由於預報準確處置得力,未造成人員傷亡。深厚肥沃的火山灰有利耕作,據稱當地人只管下種而不用施肥,然後坐等收穫。格林納丁斯諸島均為珊瑚島,地勢低平,植被茂密,白沙海灘,海鳥雲集,近海多珊瑚礁和熱帶魚類,終年遊人不絕。

全境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溫25℃,最熱、涼月分別為31℃、23℃,年降水2500多毫米,迎風山坡多達4500毫米,每年5—11月為雨季,12—4月是旱季,颶風季強風從聖文森特北部海域掠過,島國時而遭受輕重不一的災害影響。

島上礦產零資源,除水利資源豐沛外,能源的九成需進口,森林覆蓋率約為40%,沿海漁業資源豐富,島上蔬菜、水果、禽肉和海產自給有餘,主要糧食需進口。格林納丁斯部分小島淡水缺乏,需主島船運提供。

島國人口常年穩定在10萬多人,2016年報10.96萬,其族群結構和語言宗教反映出殖民歷史特點:黑人為主,再有黑白混血、白人和印度裔等。黑人約佔總人口的近2/3,他們是英國殖民時期輸入非洲奴隸的後裔。19%的居民具有非洲和歐洲雙重血統,白人約佔7%,印度裔約5.5%。英語為官方和通用語,一些居民中流行融合非洲、英、法幾種語言的克里奧爾語,極少數人講法語。近半數居民是聖公會教徒,再有新教的衛理公會信徒、天主教徒等,還有印度教徒和穆斯林。

現今一般把純非洲血統和非洲融合其他血統的居民統稱非洲裔聖文森特人,他們佔到總人口的85%,大多數以務農為生,構成島內下層的全部,也有不少成功躋身中上階層。由於島上就業機會不多,不少人流向特立尼達、法屬馬提尼克和更遠的英、美等國,男人外出使得島上的許多家庭由婦女挑大樑。亞裔居民是1834年英國廢除奴隸制後在19世紀後期輸入的2200名契約印度勞工之後裔,如今多經商。歐裔主要是英國人和馬德拉人(葡萄牙在大西洋的群島),前者構成該國上層,後者是1848年因歐洲缺乏工作機會而移民聖文森特做勞工的馬德拉人之後裔,少數族裔以專門性職業為主,島國族群關係融洽。

該地原住民先後有印第安人支系阿拉瓦克人、加勒比人,1498年1月天主教的聖文森特日,哥倫布登陸該島,遂命名為“聖文森特”,南北美大陸遼闊的土地和財富更讓西班牙人留戀,加勒比海上的蕞爾小島被置之一邊。英國海盜瞅準機會,一一搶佔。1627年,他們佔領聖文森特,遇到加勒比人的反抗和法國對手的爭奪。1719年,法國人在聖島西岸建立種植園,種下棉花、菸草、靛藍。隨後六十多年裡,英法為該島主權多次動武,1783年,兩國據《凡爾賽條約》確認聖島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人運來黑奴開闢新的種植園,1795年,加勒比人為土地和家園大舉起義,殖民軍邊殺邊逐,最後將5000多幸存者驅逐至中美洲的英屬洪都拉斯(今伯利茲),他們在那裡繁衍成為現今的加里富納人。1979年10月,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以英聯邦成員國身份宣告獨立,英國女王為象徵性國家元首,普選產生的眾院多數派人士出任總理,行使行政權力。

農業長期起著經濟支柱的作用,迄今全國半數人口居住農村,香蕉、葛薯(竹芋)是兩大主產和出口作物,特別是後者,當地地質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合野生葛薯生長,人們大量種植,其主產品澱粉(葛粉)既可入藥,又廣泛應用於造紙、紡織等領域,不經意間聖/格成為世界最大的葛粉出產國。

如今,旅遊業已遠超農業,挑起島國經濟和創匯的大梁,它把目標放在乘坐私人噴氣式飛機和豪華遊船的富貴達人身上,以格林納丁斯諸島為目的地,修建起兩座機場和多座碼頭,在島上建起高爾夫球場、網球場,提供現代化潛水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北美和歐洲的富人姍姍而至,棲身農舍式賓館、別墅,享受陽光、沙灘、海浪和各種水陸運動項目,島國賺得不菲美元。2016年,島國實現GDP7.7億美元,居民預期壽命73歲,被世界銀行列入中高等收入國家。

1902年蘇弗裡耶爾火山大噴發曾吞噬1500個鮮活生命,毀壞聖島1/3的土地。加勒比颶風一如既往,按照固定的時間和軌跡給島嶼留下印記……百年過去,現代科技已能全程監控火山活動、預報颶風路徑,火山島國的四大族群和睦相處,享受種植、旅遊、僑匯等帶來的財富……


ruixuezhaofeng


加勒比海可能是世界上國家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了,並不大的區域之內,卻又密密麻麻分佈著大量的島嶼國家,而這些國家很多至今都沒跟中國建立外事聯繫,所以對我們來說很陌生,比如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乍一聽可能還以為是什麼西藥名稱。

聖格是眾多加勒比諸島嶼國家裡,很不起眼的一個,畢竟很多加勒比島國小歸小,還是很富有的,比如巴巴多斯、巴哈馬群島等。然而作為英聯邦成員的聖格,不僅面積小人口少,而且經濟發展水平相當落後。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顧名思義是由聖文森特與格林納丁斯兩個部分組成,前者是個面積比較大的單獨島嶼,總面積344平方公里;而格林納丁斯群島則由33個島嶼與近600處沙洲礁石組成,可總面積也只有43平方公里。聖格的總面積尚沒有舟山島大,人口也僅有11萬。

作為火山島國,聖格境內火山與各種地熱景觀遍佈,但除了少數柔軟火山土覆蓋區域,更多都是堅硬的火山熔岩地區,無法進行經濟活動。除了少量的硫磺礦、森林與地熱資源,聖格的陸地與周邊海域也並沒有太多的自然資源。並非島國就有大量漁業資源,比如聖格海域的海產相當貧乏,這就非常尷尬了。


最早居住在西印度群島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的分支加勒比人,新航路開闢以後,1498年聖文森特節之日哥倫布登島,因此為其取名。之後的歲月裡,英國、西班牙、法國等為了爭奪聖格在內的加勒比海諸多島嶼,展開各種爭鬥。1783年聖格正式歸屬於英國,英國引入大量黑奴在島上發展種植園經濟,不過因為聖格比較貧瘠,其經濟發展一直也比較滯後。

上世紀70年代,聖格正式脫離英國管制成為新生國家,不過依舊留在英聯邦內部,尊奉英國女王為元首,而且聖格的司法終審權,至今都還在英國樞密院手中。聖格與英國、美國之間聯繫密切,經常接受英美的援助資金,與此同時積極主張加勒比一體化的進程,不過聖格實力薄弱,在加勒比地區影響力非常有限。


在加勒比地區,離岸金融產業與旅遊業向來是兩個非常普遍的支柱產業,聖格自然也有,不過發展得卻不怎麼樣。聖格資源匱乏人口稀少,其製造業極度薄弱,在經濟中佔比還不到7%,甚至比不上農業的比重。聖格經濟對農業的依賴比較高,尤其是香蕉與椰子種植,而比較意外的是,這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葛粉出口國,目前農業在聖格的經濟比重佔到1成。

而說到離岸金融與旅遊業,聖格發展得遠沒有周圍的開曼群島、格林納達等優秀,吸引外企來註冊以及移民投資的數量也遠沒有聖基茨和尼維斯等多。直到如今,聖格的經濟總量還不到10億美元,人均GDP水平也並不高,由於相關配套建設落後,當地的旅遊資源開發不足,在加勒比旅遊區,聖格屬於非常小眾冷門的旅遊目的地,所以旅遊產業並不甚發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