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島這個村莊領略她厚重的美,呵,文化和綠色是她的迷人符號


徐村,宛如大地捧出的一塊碧玉,被鄉村振興的春風春雨浣洗得青春靚麗,她是大自然和新時代令人心醉的饋贈。

 “青山橫北郭,綠水繞東城。”大美徐村,靈動而豐盈。一年四季,徐村一如畫卷。長在田園裡的徐村,就是成長在畫卷裡。

尤其是春天和夏季,是徐村讓人心醉的美麗季節。被青山和桃樹以及綠色田園簇擁的徐村美如冠玉。讓人難忘的是仲春的清晨,錯水河被飄飄渺渺的霧氣纏繞著,原野上的青草葉上掛滿了露珠,錯水河的溪流,在田園上彎彎曲曲……

暮色降臨,原野上飄蕩著炊煙,炊煙的那一頭,牽動著一輪明天即將升起的朝陽。

這便是屬於徐村的美麗,一個田園村莊的浩蕩磅礴。 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地上的徐村,田園層疊鋪展,田野裡的桃花一年一度,絕世豔麗地、一次次地綻放。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片土地也有著江南杏花春雨般的飄逸浪漫和輕柔婉轉。這片田園,為徐村的發展留下了空間,也留出了發展想象的天地。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徐村文化引領,只爭朝夕。

徐村在文化振興中打出的“組合拳”,深得大家的讚佩和青睞。

與此同時,徐村發力原生態家園建設,努力打造原生態的發展和居住環境,將自然、人文、綠色、特色、舒適等元素融入徐村的未來發展之中,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使人們能在優美舒適宜居的環境中勞動和生活。

為此,徐村為山水塑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將山水等自然元素滲透到村莊統籌發展佈局和形態之中。

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發展空間,努力體現山的俊秀、水的靈動,讓徐村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與此同時,徐村為人文立魂。濃厚的人文氣息,是徐村文化的根,也是田園環境的魂。徐村發展依賴的這片熱土,有著厚重的歷史,這裡作為農耕文明的活化形態,鄉土文化的根脈繁茂。於是,徐村通過搶救傳統文化,千方百計留住村莊的底色和發展文脈。

徐村人對田園始終懷著恭敬謙和之心,取法得益,維繫著田園與發展科學的依賴關係,使其和諧共生。

關注和持續營造綠色,用綠韻作衣裳,是徐村區別於其他村莊,打造田園環境的重要特色。“綠”是徐村的重要標誌,綠意盎然的徐村談得上“詩意棲居”。

徐村通過各種有效方式植綠護綠,讓綠色成為村莊的主元素和主色調,讓村莊擁抱綠色,讓綠色呵護村莊。

田園與生態,生態與文明,互為因果,互相作用。記得有一年,中國著名雜誌《中國國家地理》,曾經就中國的生態農業文明問題,請教有關專家。專家沒有直接回答提問,相反,卻從哲學的角度解讀這一問題。

其要義是:中國哲學宣揚對“道”的信仰,對“德”的信仰,以及對“和”的信仰,在這樣的哲學思想指導下,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充滿智慧的生態農業文明,美麗的田園就是這文明的組成部分。

這些寶貴的思想資源和實踐財富,對於徐村今天打造田園環境,構建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示範作用。

徐村在文化引領的同時,注重打造田園環境,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之舉。來到徐村,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可以安詳地守望這片希望勃發的田園,傾聽田園講訴這片土地的歷史傳統和豐厚的人文故事。

住在徐村,推門可見梧桐繁茂,鳥兒翻飛,文化綿長,一派鄉村景象。村落裡的每一棵樹木都有一個故事,每一間房屋都有一種精神,如今,行走其間,彷彿與歷史在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

今天,雖然徐村人無法知道春秋戰國時期這片土地上的田園是什麼模樣。但是,大家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先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用勤勞和智慧編織著美好的田園生活。在這裡的山下,在這裡的河邊,在這裡的海濱,我們的先人愜意地耕織著,生活著,鳥兒在他們頭上飛翔,魚兒在他們腳下游動。


這片田園,是我們先人最初的家園,數千年的人類發展演進,這片土地依然勤勉地向我們貢獻著,這裡的山水和文明的遺存,述說著歲月的浩渺和滄海桑田的博大。

毋庸置疑,打造田園環境,就是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詩一般的語言,讓人眼睛一亮,印象深刻,道出了眾人的期盼。

在鄉村振興中,徐村人大手筆揮灑,勾勒出了一派田園風光。

徐村人以自身的實踐告訴我們,在田園環境中釋放的鄉愁不是愁,她是一種激勵人們建設美好家園的正能量!

今天,徐村的大地上,水依然輕柔地流淌著,風兒依然在歌唱,在明媚的陽光下,我們讀懂了這片田園的心事,也聽懂了青山綠水的美妙歌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