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說起錢學森,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作為有名的中國航空和導彈之父,他在航空方面的成就是無人能比的,可以說,中國如今在航空方面能有如此傲人成績,很大程度都歸功於他。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而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為了中國的發展而毅然放棄了外國更廣闊的天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回來報效祖國。錢學森不僅在事業上非常出色,他的家庭生活也是人人羨慕的,他和夫人蔣英相濡以沫62年,一直恩愛有加。

1911年,錢學森出生於上海,家裡是當地有名的名門望族,家境非常富裕。他的父親錢均夫是當時的名士,學識淵博,為人開明豁達。他的母親則是富貴人家的小姐,美麗大方,知書達理。錢學森是獨子,深受父母的疼愛。錢均士有一個至交好友叫蔣百里,出生於名門世家,也是當時有名的軍事理論家。蔣百里一共有五個女兒,其中蔣英排行第三。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由於兩家父親是世交好友,所以錢學森很早就認識蔣英,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而且錢學森的母親非常喜歡蔣英,並認她為乾女兒。不過由於兩人各自忙於學習,所以見面機會很少,只是偶爾書信來往。直到1935年的時候,錢學森準備出國留學,蔣英陪同父母去給他送行。這一次相見,讓彼此印象深刻,一種情愫在兩人之間蔓延開來。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之後,錢學森在美國學習航空工程,而蔣英則來到德國柏林學習音樂,兩人幾乎沒有再見過面,只能通過書信來互訴衷腸。直到1947年的秋天,錢學森回上海探親,遇到剛好回上海演出的蔣英,此時他們已經將近十年未見,但彼此的情愫依然存在。而這一次,錢學森不再沉默,他勇敢地和蔣英表白,並提出跟他回美國。

起初蔣英並不是很願意,但在錢學森的一再追求下,她終於答應了。於是六個星期後,兩人在上海黃浦江畔的和平飯店舉行了婚禮,正式結為夫妻。婚後不久,兩人便偕同回了美國。據說他們回到美國的第一天,錢學森就完全投入學習中,每天早出晚歸,連妻子也顧不上招呼。於是蔣英只能獨自待在家裡等待著丈夫歸來。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不過即便如此,蔣英從來沒有埋怨過丈夫,反而對錢學森如此投入學習感到極為敬佩,而這也說明錢學森的成功絕對不僅是靠天賦,更多的還是靠後天的努力。過了一段時間後,蔣英逐漸習慣了美國生活,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事業,而錢學森只要有空,就會在家陪妻子,偶爾還會下廚做飯給妻子吃,值得一提的是,錢學森非常熱愛美食,也有一手好廚藝,他們還常常宴請一些好友。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後來,錢學森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在美國重要機構擔任要職。當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報效祖國,錢學森不顧美方的阻攔,和蔣英執意要回國。

但由於錢學森太過優秀,美方不放心他回國,便找藉口把他關押了起來。為了讓錢學森出來,蔣英帶著年幼的子女到處奔波,甚至勇敢和美國官員對抗。好在由於證據不足,錢學森很快就被放了出來,卻依然被美國聯邦特工24小時地監視著。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這樣的日子錢學森整整過了五年,在這期間,蔣英一直照顧著他,寬慰著他,讓他一直心存希望。終於有一次,錢學森在外出購物時,以夫人蔣英為掩護,成功向父親的好友陳書通遞交了求救信,陳書通得到求救信後,便把信交給了周總理,最終在我國的極力協調下,以15名美軍俘虜為條件,成功換取了錢學森回國。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回到祖國後,錢學森很快便投入到研究導彈和航空等科技之中,而蔣英則負責照顧家庭和培養孩子。由此可見,錢學森成功的背後少不了蔣英的默默支持。到了晚年時,蔣英回憶起錢學森,只用了五個字來形容他,她說:“我很可憐他”。

這句話令人非常訝異,蔣英為何如此說呢?原來她覺得錢學森很熱愛美食,但由於他忙於事業,而自己又不會做飯,所以他一輩子都沒怎麼吃過美食。

她是錢學森的青梅竹馬,兩人相濡以沫62年,晚年她說:我很可憐他

聽得出來,蔣英說的“可憐”其實包含著她對丈夫滿滿的愛和疼惜,以及沒能實現他願望的一點點愧疚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