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多人養寵物比養自己孩子還上心,是什麼心理?

永遠不說話


上不上心我不知道,我也養一條泰迪犬,因為孩子喜歡,我本人並不喜歡狗,但它終究是一個生命,它也很孤單,所以我感覺,既然養,就應該負責,讓它吃好,玩好。對自己對家庭負責。做好狗的衛生,辦證打防疫針。對鄰里負責,不擾民。


冰雪奇寒


昨天晚上下班回來,一個女人帶著孩子追狗玩耍,狗狗撲倒我身上,我說非常時期,打針都不方便,你栓繩呀,那女的大叫,說你說誰家的狗,狗狗怎麼啦,喜歡自由奔放,他老公也來幫腔,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我找門口保安,保安說報警吧,後來他們就走了,不了了之。我不討厭狗狗,甚至很喜歡它們,我家也養了兩隻小狗,但是我每次都是栓繩,並且帶一些東西,不讓它們造成別人的困擾,其實,家裡的寵物讓旁人討厭的大多數原因,都是狗主人的問題,沒有管理好,對狗主無可奈何,最後背鍋俠還是狗狗。


手機用戶12116734370


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深有體會,狗狗會給帶來不少的快樂,怎麼說我一個人常年在外地,沒有朋友跟親屬,當然自己感覺孤單,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自從養了狗狗自己很少哭,每天對著狗狗 有不少的話,自然也就是家裡的成員,跟孩子是一樣的心情


三個毛孩子


或許是情感擬人化

我是北漂,工作穩定,有一定的收入。但是再怎樣,沒個固定居所,身心依然是飄著。

初次碰到小傢伙,它的經歷也是顛沛流離,讓我動了惻隱之心。

在我已有的能力和經濟範圍內會給它安穩的生活和照顧,有個依靠,不用四處寄養。



夏天170341815


城市小區樓房裡就不適合養狗。再小的狗孩子們在樓道和電梯裡見了都害怕。他們一貫理由是他們家狗不咬人。試想一下要有人天天拿條大蛇跟他們一起座電梯告訴他們蛇沒毒不咬人他們啥心理感受。養狗人自認為有愛心實則沒人味,自私沒有社會責任感。我農村院子裡也養著藏獒,我也喜歡狗,我也不吃狗肉,但我堅決反對城市養狗。


請啟用新用戶名


你怎麼知道人家對孩子不上心呢?吃飽了撐的,用你操心人家對孩子好不好嗎?養寵物的人都是特別有愛心的人,對寵物好,對自己的孩子更好,用不著你鹹吃蘿蔔淡操心。


心如止水llj


現在很多人家養狗狗養著養著就把它們當作孩子養了,生活起居都無微不至的照顧,簡直比照顧一個孩子還要上心,因為你會發現在照顧它們的過程中得到很大的幸福和滿足感,而至於說比自己的孩子上心是因為孩子會成長,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玩伴,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們不再需要你細心的呵護了,而狗狗不同,它們離開主人的照料就基本無法生活了,所以我們就得一直把它們當孩子養了。


淡泊人生WYQ


這種人是有病 不治之症的傳染病 ! 大家要遠離這種人 而且養狗人身上散發著狗騷味 我們辦公室裡都躲著這樣的人!!


手機用戶22137583414


因為狗在愛狗人士的眼裡,狗是他們的父母、兒女、老公!他們的理念就是狗命大於人命,狗權大過人權,這是極為自私的一個群體,很多愛狗人士對父母家人既不關心也不陪伴,將自己畢生的愛全部投入到了狗的生活當中!


山間的蘆葦


在國外有研究證實:飼養寵物陪伴其日常生活的孤寡老人的身體狀況較為良好,壽命也得到延長。而在我國,父母工作繁忙,無法經常陪伴孩子的家庭也會考慮飼養寵物陪伴孩子。

如今,年輕人也加入了養寵物的大軍。而且,維持溫飽的、一擲千金的,都似乎離不開那些小生靈。而寵物的範圍也從貓狗為主擴大到了蛇、蜥蜴、蜘蛛、鴨子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選擇一種長得像自己或具有自身某些性格特質的寵物。例如,動作快、愛說話的人會養條活潑愛叫的狗,慢吞吞的主人會養慢吞吞的金魚,神經兮兮的人會養條蛇,貪吃者會將寵物喂得肥肥胖胖,喜歡大狗的人有優越感,喜歡小狗的人希望得到寵愛從養的寵物身上,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外在的寵物是其主人內在的一種象徵。

養寵物有幾種心理:自戀型,理想化照料者、壓抑的情感由寵物來達成。

自戀型,就是養什麼像什麼,或者是他部分人性的反映。人通常都有自戀的心理,也需要有自戀的心理,養寵物,是一種很好的又不自知的自戀行為。

很多理想化照料者,是一種過渡課題,比如,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他把寵物看成自己了,而他自己充當一個照料者,其實,他怎麼照料寵物的,就是他內心渴望別人怎麼照顧他的。有一些人,則是童年時期的一個未了願望,比如,以前家庭子女比較多,父母能夠給到每個孩子的關注並不多,但孩子本身是有慾望與渴望的,在她的心裡都有一個理想媽原型,當她有機會時,她會充當這個理想媽媽,去照料寵物,這就是一種補償。

表達壓抑性的情感,是養寵物的另一種心理。人都有多面性,她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她最真實的一面。這個時候就產生一種壓抑。壓抑需要排解,養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慾望的寵物,也是一種排解。所以會看到,一個斯斯文文的女孩,卻養一條兇猛的大狗這種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