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欣賞一幅中國畫的文人畫?

北京漢印畫院


陳衡恪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文人畫與我們常見的畫家畫、院體畫、禪畫,還有所謂的政教宣傳畫都有很多不同,文人畫是借畫抒胸中逸氣,而不求工整與形似,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的工夫,不講什麼目的,更不講價值;只是畫者隨興所至,畫出作者心府靈境。也就具有了文心、詩情、畫意。欣賞文人畫,不看其工整細緻,要看其畫裡畫外🈶️🈚️妙趣,畫中要🈶️文學性質,🈶️文人趣味,必須讓觀畫者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非達到所謂“妙不可言”之境地為上品,


雲壑聽泉


【輸入完了,發現題主把題目中的小品倆字去了。唉!雖然題主不靠譜,但是我回答靠譜。】

如何“欣賞中國文人畫的小品畫”,題目中已經蘊含了欣賞的三個密碼:

中國——看技法是不是中國

文人——看詩情是否與畫意相配

小品——看意是否能小中見大。

小品這個詞彙本來來自佛教,相對於大品而言。大品指佛經的全本或者繁本;小品指簡本或者節略本。中國畫中所謂小品,相對於大幅的主題性強的作品而言,一般尺幅小,內容簡單,著墨不多。

欣賞中國文人小品畫,要有三個層面:

一是看意。小品畫要小中見大,哪怕一花一草一舟一石,給人感覺彷彿有無限的空間。我覺得一幅畫就是一個世界,小品畫,就是給觀畫的人一個小小的窗口。如果你漫步在中國園林,站在花窗稍遠一點的地方看過去,你會覺得那窗裡就是一幅畫,而這個畫你一定能感受到她後面彷彿無窮無盡的空間感。

第二看詩。文人畫的傳統四字訣“詩書畫印”,畫畫就是寫詩,就是把詩具象化。因此,要能從文人畫中讀出詩意來。中國是詩的國度,詩言志歌詠清,有的畫上直接會有題畫詩,有的窮款不提詩。無論是否題詩,都要從欣賞角度看看,這幅小品畫有沒有詩情畫意。

第三看技。中國畫是有自己的技法、構圖、筆墨要求的。這點與西方油畫以及其他文化的繪畫手法有著非常大的不同。











長劍不出鞘


作為一個山水畫工作者,我認為欣賞中國畫裡的文人畫,還得以文人的角度和心境去欣賞。

唐朝的王維應該是中國文人畫的鼻祖,詩書畫印皆能,他開創了文人作畫的先河。

文人畫相對應於宮廷畫,文人畫倡導以心寫意,寫心中之意,不做作,平鋪直敘作者的情感,猶如孩童之天真,情感化入筆墨,做塗鴉的遊戲。而宮廷畫筆法細膩嚴謹,製作精良。


中國畫裡的文人畫以詩書入畫,詩中有畫,畫裡有詩,意境深遠。文人畫倡導抒發文人逸氣,畫面或高寒,或孤遠,有逃避現實的心態,一幅世外桃源之景象。


我們欣賞文人畫,要以文人雅士的心境,要以孩童天真爛漫的情懷,要以純潔無暇的眼神去欣賞。

文人的文人畫隨機而發,欣賞者要具備一定的文人修養,理解文人畫的創作思維,創作情感,一筆一劃間,讀懂文人畫。


陳莊水墨畫家


文人畫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休閒之作,通常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的繪畫。文人畫要從作者的人品、學問、才情、思想幾個方面去欣賞和理解。文人畫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並重視書法、文學等修養及畫中意境之表達。文人士大夫們一般都比較迴避社會現實,作畫題材多取決於山水、花木,以抒發個人性情,情感為主。文人畫在表現的功能上是詩情畫意的,簡潔淡雅的,清新飄逸的。在色彩上,是重水墨輕豔麗的,在線條上灑脫不拘的,在題材是自然的野趣的。畫家在觀點上多半是寫意,在表現的性質上是求意象外的趣味,而不以寫實為專務。文人畫家均以空靈虛靜的心,深解大自然無言之美,也透視生命之根源,在萬象自在的脈絡中,生者自樂其生,化者自安其化,在這天人默默相通的時機裡,畫源便潺潺的從文人心坎中流出來。


夜色主義繪畫


你好親,很開心一起探討中國的文人畫

中國美術史上,雖然流派紛呈,百花齊放

個人拙見,中國美術史上,無論是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大體分為兩種風格

院體畫和文人畫

院體畫,是服務於宮廷,迎合最高統治者審美情趣,藝術品味的畫種

中國美術史上的院體畫家,相當於西方美術史上的宮廷畫家,經過宮廷畫院的命題繪畫考試,然後招進宮廷畫院

張萱,周昉,顧閎中,黃荃,戴進,郎世寧就是典型的院體畫家



院體畫的創作理念是,為滿足皇宮貴族,統治者的審美需求,所以創作風格都是精細入微,富麗堂皇,追求形似,格法

院體花鳥畫家黃荃創立的黃氏花鳥,取材宮廷中的珍禽瑞鳥,其富麗,工整,細緻,高貴,典雅的畫風,適合統治者粉飾太平的審美需求



與院體畫相互對立的,是文人畫

文人畫,簡稱為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創作的國畫

院體畫創作,是為了迎合皇宮貴族的創作

而文人畫,是文人墨客單純地抒發胸臆的畫種,不為了刻意迎合誰的審美需求

南唐畫家徐熙的花鳥畫,取材於自然中的花鳥,蔬果,追求生動活潑的筆墨情趣,樸實淡雅的格調

院體畫家黃荃的筆墨是精細工整的,那麼徐熙的筆墨是生動自然的,擺脫院體畫的約束,追求野逸的靈趣



蘇軾,王維,范寬,馬遠,梁楷,倪瓚,王蒙,陸探微,徐渭都是文人畫家的代表

那麼,如何欣賞文人畫呢?

個人拙見,文人畫,有以下特徵

1詩畫同源,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文人畫家王維的山水就是例子

2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莊子曾說,既雕既琢,復歸於樸

院體畫,追求華麗,精緻,嚴謹的畫風,所以畫面的色彩有些富麗堂皇的氛圍

而文人畫,追求的是寧靜,平淡,文人淡泊名利,遠離塵世紛擾的格調和意境,超然物外的情懷,所以畫面色彩很淡雅,僅以墨分五彩的水墨表達意境

元四家倪瓚的畫就是平淡,寧靜的格調



3文人畫,追求的是神似大於形似的筆墨意趣

蘇軾曾說過,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院體畫,提倡精準,嚴謹,法度,有些限制了畫家的個性發展

文人畫提倡,寫物之功,在於傳神,而不是形似,神似,是文人畫最高品格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如何欣賞一幅中國畫的文人畫?

文人畫者,首先要這人是“人”,“文”者:彙集眾彩以成錦繡,合集眾字以成辭義。大意是說:文人就是添彩頌德,專揀好話來說的人,而合集眾字以成辭義,這個辭義要麼就是漢賦之類鋪排頌德之作,要麼就是發抒真性,獨持己見以成性靈之文。事實上,自魏晉唐宋以來,真正的文人,是那些有風骨的士大夫,所謂有風骨,近代畫家呂鳳子說:生死剛正謂之骨;也有人形容高人有仙風道骨。生死剛正之骨,乃是儒家士夫之骨;仙風道骨之骨乃是仙家棄絕利慾,齋心坐忘之骨。這二者之骨,可是把好骨頭,因為這把骨頭可以捨生取義,也可以隱逸南山、終於林泉。而那些奴顏媚骨之主,只會看主子眼色,極盡諂媚之能事,這樣的骨頭,千載以來可謂多耶。也正因此,那些備受世人稱讚的硬骨頭如屈夫子、李太白、蘇東坡、米海嶽、傅青主等才會千古不朽。

因此,頗受世人讚譽之文人畫,就是有此二“骨”之心者所繪之圖方可稱是。生死剛正之骨者如:宋代范寬的“溪山行旅”、郭河陽(郭熙)的早春圖,近世黃賓虹等,可當之。唐代顏真卿之書法可當之,杜甫的詩文可當之;而仙風道骨之文人者,若王維畫、東坡書畫、米芾書畫、董香光(董其昌)書畫等可當之,棄絕利慾深入禪門者如八大、擔當、石溪、弘仁、弘一等人的作品亦當之。

通俗的講:文人畫首重人品,因此才有字如其人、畫如其人、文如其人之說,而先賢李日華更直接講:人品不高,用墨無法。什麼樣的人品就好,可能標準不一。但大致說來:不苟合貪圖榮利者,即或有利慾之思,那也是奉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標準。其次;好人,不欺人、也不自欺。反正人品高的人,絕不害人。再者:好人品的人,最低有一條原則:對於不合己意者,或者無力改變者,奉行我惹不起,但我躲得起的原則。我寧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寧願與漁樵對話,與煙霞為餐。反正,眼不見心不煩。

那麼,文人畫具體有什麼的審美形態呢?

其一:不重色彩。但凡稱得上文人畫的,基本上都是是水墨為主,因為在他們眼裡:色、欲不重要。即或是有色彩,也多是淡雅的緊。比如元人趙伯駒、趙孟頫等人畫的青綠山水,那也是將水墨畫技法與趣味融在青綠山水的畫法中,形成一種介於院體畫(歌功頌德之作)和文人畫之間的文人青綠,即小青綠山水。我目前就是在整理研究這種畫法;

其二:不重形似。文人畫,特別不重形態上的相似,而重氣韻。所以六法論第一要素就是“氣韻生動”。這從蘇東坡等人的書畫理論多次提到。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論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鄰”。但凡一個人在展覽館裡指著畫說:這畫畫得真像,如果這畫得到這樣的評論,我敢絕對的說:此畫無格;宋代沈括就說了: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觀畫者,多能指摘其間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於奧理冥造者,罕見其人。

第三:有畫外意,即文人畫,往往不是就畫論畫,而是意在畫外。或者是作者敏銳情感的延伸,畫作可能與作畫時的心態全無關係。比如:八大山人畫的魚、鳥,殘山剩水,可能並不是畫的形象,而是藉此表達情沒落皇族子孫的孤寂無奈心態。再如徐青藤的葡萄、鄭板橋的竹子、金冬心的梅花、李方膺的蘭花等等,表達的都是借物抒懷的情緒。而這恰恰是文人畫特別耐人尋味的地方,也恰恰是中國畫獨具魅力的地方,也恰恰是西方人永遠都無法理解的地方。通過作者的畫跋、筆墨,可以考見創作者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說,文人畫有時就是文人自娛自樂的遊戲,你要說精神自慰也可以。

最後一點,中國文人畫,特別強調繪畫中線條的書寫性。即書畫同源。自宋元以來,沒有一個文人畫家不重視書法。為什麼強調書法的重要性呢,大道理好多理論家都說了,按我的理解,文人畫,就是線墨的舞動,文人畫裡面的線條和墨色是極其鮮活、靈動、輕鬆的,絕不裝逼,故作深沉。當然,有的線條會很厚拙,有的線條會很柔婉,不管厚拙也好,柔婉也罷,文人畫追求線條的自由是一定之理。


三品書畫


如何去欣賞一幅畫是文人畫,這是收藏界定大問題,關係到作品是否升值和藝術導向。文人畫歷史上都是文人的創作,是寓情寓志之作。如鄭板橋的竹,齊白石的和平等。關鍵是以文載道,也即以畫載道。方法是通過通過題字、題詩或印章字號內容表達作者情感和思想。文人畫多數具有粗獷豪放的筆觸,色彩以墨為主,講究傳神,不拘泥成法,獨創特色鮮明,構思獨一無二,以出奇而制勝,以反映重大主題而富有不朽的時代生命力。


國禮藝術家範志禮


文人畫主要以感性為出發點,就憑其心裡狀態下揮毫而畫,是作者個性張揚的體驗,順勢吟詩或語言表達配畫,兩者之間有所共鳴,就象人在寫作文那一下子的感覺,文人畫中就是帶有半敘述文,但又伴隨著趣味性繪畫,是一門文人畫藝術,以水墨畫為主,較少見到有色彩的,比較清淡雅俗共賞,一般性不強調迎合他人。


竹林堡人


古代的文人畫是以詩入畫,詩是作品,畫是工藝,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

鑑賞文人畫,首先從詩意入手,審觀意境,再看精美別緻,畫不入詩為俗品,詩不入畫是工藝的藝術不到家!


無名18981460869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